天天看點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作者:水木社

即将過去的2023年,被稱作是人工智能時代AI元年。

比爾蓋茨在年度展望裡提到,他平生見識過兩次印象深刻、革命性的技術示範,其中一次是80年代Windows系統的誕生,一次則是2023年與OpenAI的會面:

我大為驚詫地目睹了ChatGPT在AP生物考試中的60道選擇題的考試中,答對了其中的59道,并出色地寫下了考試中六個開放式問題的答案。我們請了一位外部專家為考試打分,GPT得到了滿分5分,相當于在大學水準的生物課程中得到A或A+。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毋庸置疑,AI已經在一點點改變學習性質和教育模式。

我或許是國内第一批用AI自學的高中生。

在過去将近一年的時間裡,我用GPT-4、Remnote、Quizlet等工具,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内學完了學校大約1年的授課内容,自學考了SAT與A-level兩門學科。

沒想到的是,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自學者,我卻在學校的考試裡遇到了不小的挑戰。

到底是哪兒出了錯呢?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William在谷雨星球首發的兩篇文章被《青年文章》和《讀者》轉載,AI對教育的影響深受大家的關注。

第一篇圍觀05後高中生用AI省下十幾萬,隻想感慨後生可畏;

第二篇05後中學生靠AI自學當學霸的攻略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AI沒教會我的事

先說下自學背景,對我來說,上課是很痛苦的事。80%以上的高中課堂我都在睡覺或開小差,原因也很簡單:

上課很無聊。

這不是老師教得不好的問題,我在上海一梯隊的國際高中上海領科就讀,老師的平均教學能力并不差,問題出在我自己的學習方式上。

我從小就是一個喜歡靠自己去掌控自己學習節奏與習慣的人。

我喜歡發散性的就知識點進行聯想(有的時候表現為發呆),喜歡不計時間地探索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喜歡先抛出問題,再探索相關知識的「問題導向學習法」。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然而,目前國内課堂上都是線性的講授,學生是被動學習,作業也是進行不斷的重複。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自學備考升學必備的A Level考試時,有個意外的發現:

要想在考試中拿到高分,光靠自學學懂所有知識點,遠遠不夠。

舉個例子,下圖是我在AL化學考試前刷到的一道題,學過課本知識的同學都能較為輕松的回答:隻要給這三種物質的酸性排個序,解釋下原因,就能拿下前兩分。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不過當我打開這張卷子的答案冊時,赫然寫着一個我未曾設想的得分點。

沒錯,要在這道題中得到滿分,學生還得很多餘的再寫一遍酸性的定義:一個物質越酸,越能提供質子。

類似的情況,出現在整張卷子近乎四分之一的題目上。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簡單來說,對于其中的很多題目,我已經完全掌握了其背後的所有知識點。但是要想考出高分,就得重新學一遍「如何用正确的措辭與架構答題」。

這些,AI和課本完全無法告訴我。

這讓我感到挺無奈的。

我不得不在校外找了一位化學老師,惡補這些内容。老師給了我一份幾十頁的資料,上面整理了上百個曾經出現在考卷上的所有考點和得分點,我花了一天時間硬是都背了下來。

隔天的大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次默寫測試——

我就像一個上滿了發條的列印機器,正以極高的效率往試卷上噴着墨水。

如今想想那場景還是很好笑的,笑着笑着,又覺得笑不起來了。

難道,老師存在的意義僅僅隻是那份幾十頁的考點清單?難道,考試就是學生學完知識點後,再去習得把知識點填到試卷上的學問嗎?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體制内外殊途同歸

理性告訴我,在求學過程中,或許有什麼東西錯了。

錯的并非需要考出好成績申請大學的學生,也非希望學生能考出成績的老師,錯的甚至可能并非衡量學生的那把标尺——

問題的核心,或許藏在課程體系對學生的期望。

學校要求學生擁有關于事實性知識的精确記憶,卻忽視着學生對于知識點與其間連接配接是否已透徹了解;學校希望學生能夠達到解題技巧上的精湛,而常忽視着學生腦海中發散聯想的重要性。

是以,即使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不一定能考出頂尖的成績,因為沒有人劃考點。

這揭示了一些沖突:

當考出好成績成為學習的目标,學生反而難以進行卓有成效的學習,就像學習答題技巧,的确對我沒什麼實質上的提升。

我原本以為這是體制内才會這樣,沒想到轉到體制外也是如此。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一本我最近很喜歡的書,裡面詳細論述了這種沖突:過度追求成績,反而會難以取得學術上的成功。

在AI自學越發被人重視的當下,自學考察的并不是知識性的掌握,而是自主性,并沒有那麼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線上工具這麼多,補習機構也越開越多的原因。

我相信各位家長都能多少體會過,要讓孩子堅持一件自己不喜歡的事有多難。上國小,我媽當初為了讓我長高,要求我每天去樓下跳五百個繩。但我沒一次是認真跳完五百個的,基象征性跳幾下再溜達幾圈,最後興高采烈地上來交差了事。

我有理由相信,應該大部分孩子跟我差不多。

當你要在他寶貴的課餘時間中扣出一兩小時自學,他定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與你展開艱苦卓絕的鬥争,設法逃避。

更何況,對于高效的自學,一台電腦或平闆是肯定必不可少的。

俗話說得好,與人鬥其樂無窮,為了喜歡的遊戲、漫畫、小說與父母鬥智鬥勇,乖乖聽你的話自學?不存在的!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自學最大的收獲,實際上在于能幫助我們鍛煉解決問題、時間規劃等各項能力,幫助我們在未來的大學教育與終身學習中做到遊刃有餘。

不難想到,這些寶貴的能力隻有當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直面挑戰時,才有可能被鍛煉到。如果學生隻是「被動自學」,那隻會事倍功半。

綜上所述,一句話:長期自學的前提,是孩子目前願意主動學習。

自學能幫助已經擁有積極性的孩子實作「從一到十」,最難的反而是從零到一的第一步。不得不承認,這确實是最難的一步。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我平時自學時的頁面,左:可汗學院的課程頁面;中:Khanmigo,基于GPT-4的大語言模型;右:Remnote, 一個自帶單詞卡功能的筆記軟體(還有其他自學資源、幹貨很多,下一篇文章專門分享)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學校教育的沖突

回顧備考的那段時間,給我收獲最多的并非考前的背誦與沖刺,而是自學過程中的探索與積累。

從淺處說,自學是一個磨砺能力的過程。

時間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控力……這些能力在充滿日程表與監督的學校生活中難以被鍛煉到,但在大學與将來的人生旅程中是無比必要的。

往深裡說,自學的過程,實是一個對内探索、尋求啟發的過程:

當我有了選擇,我就會開始思考自己要學什麼,以後想做什麼;

當我開始運用主動性,我就會開始思考自己要怎麼學,以及為什麼要學習。

這些思考與探索,才能加速孵化學生的内驅力與勇氣——這些是我身邊大部分學生都普遍缺乏的力量。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相比而言,知識隻是自學的副産品。

可惜,大部分學校無法給學生提供進行自學的時間與自由。

我相信,絕大部分學校早已意識到學生時間管理能力、自控力與内驅力的普遍匮乏。但他們往往是用課表、監督與考試帶來的外驅力來掩蓋這些問題。

然而,這樣的做法雖然高效,卻也讓在校自學變得難以實作。

在學校時,我觀察到我身邊的确有那麼一小部分學生:

他們已做好探索自我的準備,擁有出色的自學才能,卻被困于課表與教室之中,被剝奪了探索自我、暢遊知識之海的空間與時間。

他們中不乏有人具備改變這個世界的野心,不乏有人具備足以撼動某個學界的潛質;更有不少人已明白了自己是誰,從哪來,又要到哪去。

他們是未來優秀的理論實體學家、計算機科學家、材料科學家、政客、哲學家與實幹家,他們也是曾伴我身邊的朋友。

可惜的是,若沒有家庭助力,這些「猛虎幼崽」隻能被關在籠子中,成為标準化的樣子。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寫到這裡,我很想對我的學校(與那時的學術主管)說一聲謝謝。

在充分了解我的情況與成績後,他們準許了我轉向自學的請求,允許我從大部分枯燥的課堂中脫身而出。

可惜的是,我們絕大多數的高中教育環境,無法很好地幫助這些自學比上課更有成效的學生。

畢竟,開展自學需要足夠的自由。無論是時間上的自由,還是空間上的自由,還有思想上的自由。

在還稚嫩的我看來,我也有了解了錢學森之問:為什麼國内學得這麼好,卻難以出頂尖科學家?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時間不多了

或許在未來,一種新的高中教育模式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就像我的一位老師構想的一樣:

一個學生社群,一個大圖書館,一個自由而充滿資源的地方。

在那裡,學習作為一個随時随地的可選項存在。在那裡,考試與大學申請不再是目的地,而是旅程的中點。

驅動我們的,依然會有來自考試與GPA的壓力,但更根本上,會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改變世界,提升自己的渴望。

這樣的未來在全球來看,已經并不遙遠。

2023年被稱為AI元年,比爾蓋茨說,未來之路将在2024年迎來轉折點,其中最關鍵的就是人工智能正在塑造未來。

教育也是如此,從「知識導向」到「能力導向」的轉變,到新型教育形态的出現,新的評價名額的豐富,大學招考模式的變化,求職能力圈的變化,都會成為新的轉機。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馬斯克回複網友,“SpaceX和特斯拉都發現了,過去幾年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能力明顯下降,為此,他将辦一所理工科大學,已經在啟動中了。

對于國内的我們來說,對于創新教育的接納程度,或許花的時間要更久一些。

我很喜歡《優秀的綿羊》這本書,它向我們展示了教育的一種可能性:

沿着目前的道路勇攀高峰,我們會培養一批具有強大學術素養、超凡競争力與空洞内心的精英。他們會是他人視角上的強者,會是一批看似光鮮亮麗的綿羊。

而在另一邊,當我們放開對于「我/我的孩子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執着,随着内心所指在教育路上前進,未來便是完全未知的。

這或許讓人心慌,但孩子的内心定會走向豐盈。後者,便是自學的核心與起點。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我忽然想起一句英文諺語,它曾被挂在我國中的宿舍樓外牆上,雖現實中的它已被雨水沖刷地泛白,但在我的心中,它從未褪色:

Education is not filling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可惜的是,連我這樣一個自學的高中生都感受到了一些問題,教育者們或許更有切膚的體會:

不管體制内外,我個人親曆的教育正在追逐成績而忽視真知,追求産出而忽視動力,追求平庸的精英而忽視豐盈的怪才。

更可惜的是,AI時代的轉折點已經到來,留給我們去改變的時間,也不多了。

第一批用AI自學爆火的高中生:拿了滿分,我卻開心不起來

■chatgpt4考試通過率基本達到 80%以上,提升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