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作者:淨心(爸媽精讀作者)

去年10月,神舟十七載人飛船的新聞上了熱搜,其中宇航員江新林的人生經曆讓人歎為觀止。

江新林出生在河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上面還有哥哥姐姐。

家裡供養幾個大學生,經濟比較拮據,農忙時要幫忙幹農活,即使如此,他還是非常刻苦學習,考上大學,實作了從坦克兵到航天員的三級跳!          

閨蜜感歎:這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自覺,自律,他還優秀!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閨蜜之是以感歎是想到自己為了培養孩子,放棄了還不錯的工作,全身心地為了家庭和孩子付出。

結果孩子不但不領情,還經常跟她對着幹,家裡人也埋怨她連孩子都帶不好。

培養一個孩子需要父母的言傳身教,全力托舉,而毀掉一個孩子,隻需要不停地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不停地催他,毀掉他的自律性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呢?

早上,先叫孩子起床,再匆忙地做好早餐,結果早餐做好了,孩子還沒起來,隻能不停地催他。

好不容易起床了,孩子穿衣服時卻總是磨磨蹭蹭,當父母的恨不得幫他穿,但也隻能繼續不停地催他,結果總是掐點到校,偶爾還會遲到。

第二天,同樣的親子大戰繼續上演,開啟雞飛狗跳的一天。

為什麼一直催孩子,卻達不到想要的後果呢?

首先,從心理和生理上來說,大人與孩子的節奏是不同的。

父母眼裡的磨磨蹭蹭,對于孩子而言,可能就是他的正常速度。就像我們大人跑100米和小孩跑100米速度肯定不能相提并論。

其次當孩子面對催促時,大腦接收到的資訊是“指令”和“控制”,是以輸出的資訊就是“拒絕”,而不是行動。

樊登老師也表示:催孩子,根本無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隻會讓他凡事依賴父母。

了解了孩子“磨蹭”的原因,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在學習生活中引導他在規劃好的時間做好事情。

在做一件事時,我們可以試着把選擇權歸還給孩子,比如,讓孩子自己決定先玩半小時再做作業,還是先做完作業再玩?

孩子覺得受到了重視,自然不會用磨蹭來消極反抗,而且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同時,在他表現好時強化正面行為,就會慢慢養成好習慣。

反之,如果父母一直催,就會把主動做事變成被動做事。孩子沒有了動力,自然就不會自律,反而越催越慢。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關于起床的問題,有一位智慧的媽媽是這樣做的:

在孩子上一年級時,她買了孩子最喜歡的鬧鐘,并跟孩子提前說好,你現在是國小生了,今天開始要自己調好鬧鐘準時起床。我隻叫你一次,遲到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第二天,孩子像往常一樣賴床,結果媽媽真的隻叫了他一次就沒再催他了。不出所料,這天遲到了,但孩子也是以長了記性。從此都是自己調好鬧鐘準時上學。

教育家林格說過: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無條件保護甚至捍衛孩子的主動性,而不是控制它。    

隻有明白孩子磨蹭背後的真正原因 ,放下焦慮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并把主動權和責任還給孩子,他才能真正做到自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不停地講道理,毀掉他的思考力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最不喜歡父母做的哪一件事情?

有個高贊回答是:最不喜歡父母一直講道理。

确實,講道理,是很多家長最喜歡的溝通方式。

孩子考試不好,他們喜歡講道理;   

孩子做錯事,他們喜歡講道理;

孩子不聽勸告或發脾氣時,還是喜歡不停地講道理!

講道理成了他們教育孩子的法寶,還美其名曰“我們都是為了你好”

然而,父母在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孩子卻依然無動于衷。

為什麼孩子聽不進去道理呢?

其實,家長在對孩子講道理時:會向對方傳遞一句潛台詞:你錯了,我才是對的。這樣就會忽視了孩子的情緒感受,自然容易激起對方的叛逆。

同時,父母不停地講道理時,完全沒有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 ; 而且當孩子不聽道理時,很多父母還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

大人很容易忽略:孩子對于世界的認知往往基于直覺,形象的思維,他們難以了解抽象的道理。隻會機械地按大人的要求去做,完全沒有思考為什麼會出錯,結果下次還是會犯同樣的錯誤!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那麼,孩子做得不對時,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父母的格局》作者黃潔老師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

她家老二不喜歡刷牙,給他講道理也沒用。

哥哥因為蛀牙看牙醫時,黃潔老師專門帶弟弟一起去,讓他有視覺上的感受。

果然,當弟弟親眼看到哥哥牙齒上的牙洞在放大鏡裡的情形,主動說:“我以後一定要刷牙!”後來不用黃潔老師催,弟弟每天早晚都自覺去刷牙了。

是以給孩子講道理,适可而止。

留給孩子想象和思考的空間,才能收獲成長。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不停地打罵吼叫,毀掉他的自尊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一則舊新聞,簡直氣炸了。

這位媽媽當衆打罵孩子還罰跪,别人勸她,她還認為我的孩子我想怎樣就怎樣,完全不顧孩子的自尊,實在太可惡了!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所謂自尊,指的是整體的自我價值和滿意度。

孩子自2歲起便有了自尊,不停地打罵吼叫,隻會毀掉孩子的自尊。人前教子,打掉的不僅是孩子的自尊心,還有對父母的信任。          

一個沒有自尊心的孩子,會變得自卑,膽怯,消極,逃避。如果從小失去了自尊心,那麼他将來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

當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時,還會導緻孩子緊張,焦慮,害怕,引起情緒,心理和學習問題。

還記得2020年,武漢那個因為被媽媽當衆扇兩個耳光而跳樓的14歲孩子嗎?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因為在上課被玩撲克牌被請了家長,媽媽不顧當時還在學校,直接在走廊罵孩子,并且當着孩子同學的面扇了他兩記耳光。結果,他轉身從身後五樓的走廊一躍而下。

我們無法想象,在跳樓的那一刻 ,孩子有多絕望!當衆打罵孩子,打掉了孩子在同學面前的自尊,成了壓倒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孩子用生命代價換來的教訓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深思!

教育學家朱永新老師說,尊重孩子,才是教育的開始。

我們可以通過鼓勵支援孩子,多傾聽,尊重孩子的隐私,建立良好的溝通,讓孩子感到自己被尊重和認可。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會建立起健康的自尊。而自尊心是孩子自信的源泉,将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不停地打擾他,毀掉他的專注力

以前在早教時,經常有家長問怎樣可以提高孩子專注力?孩子連搭建積木都堅持不了幾分鐘。

這時,我一般會問他:孩子在玩時你是怎麼做的?

結果發現很多家長在孩子玩的時候會不停地問他要不要吃水果,上洗手間等,完全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那麼什麼是專注力呢?

專注力也稱為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态。

專注力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有非常重要的展現,在蒙氏教室時,令人震驚的就是除了有序優雅的環境以外,就是孩子們在專注地做活動。

可以說,專注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如果孩子專注力自小就被破壞,就有可能無法很好地聽課,寫作業,連學習都會成為障礙。

與其在孩子出現專注力問題時再後悔不已,不如在平時的學習生活玩耍中保護好孩子的專注力。

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1.利用興趣:當兒童在進行感興趣的事情時,他的專注力就不容易被外界事物分散,家長一定不要打擾他。

2、制定目标:在兒童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可适當給孩子制定一個正向的目标,當兒童有确定的目标時,專注力就會比較集中;

3、父母陪伴:父母的陪伴對培養兒童專注力十分重要,就像《中國詩詞大會》武亦姝父母在孩子學習時,也是關掉手機,在旁邊工作和學習。

在父母陪同下,兒童更容易完成培養專注力的訓練。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想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的做這幾件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孩子不容易,毀掉一個孩子卻隻需幾步:

催孩子,催得自律性都沒了;

講道理,講得孩子思考力都不見了;

打罵吼叫,讓孩子失去了自尊;

打擾他,破壞了他的專注力。

唯有了解孩子,相信孩子,他才會主動做事更自律。

講道理不如讓通過繪本故事或親身體驗讓孩子明白道理,學會思考;

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與孩子溝通,尊重孩子,更容易讓他形成良好的自尊;

利用興趣,制定目标和正确地陪伴,孩子專注力自然不成問題。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的本能,但如何智慧地愛孩子,卻需要終身學習。

希望我們都能在育兒育己的路上不斷修行,培養一個自律,自尊,有思考力和專注力的孩子。

作者簡介:淨心,富書專欄作者,客家人,二寶媽,喜歡讀書寫作做公益,永遠相信美好的事物會發生,期待在育兒育己的路上互相賦能,共同成長,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