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作者:萌眼探世界
資訊源:本文陳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文|橘子

編輯|橘子

前言

一般來說我們生活當中每天要炒菜做飯,在歐美國家中國菜館也深受歡迎,宮保雞丁,左宗棠雞,麻婆豆腐等炒菜,更是聲名在外。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有趣是事情,外國人喜歡吃炒菜,但是他們怎麼不在家裡做炒菜,這是為什麼?他們隻會水煮,煎焖這種烹饪方式嗎?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文化差異造就?

歐美人愛吃炒菜,但是炒菜有一定的門檻,對他們來說比較難上手,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輕松掌握的,看看美國媽媽的做飯日常,通常都比較簡單。

去超市買個面包牛奶,簡單做個三明治,配上一些生的蔬菜,沾個醬汁,簡單的白人飯就做好了,是以我們會發現,做飯這個事,在歐美真的是太簡單了。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我們喜歡食物經過高溫爆炒之後的濃烈香氣,歐美人更喜歡煎烤,這種原始粗犷的烹饪方式。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就拿牛排來舉例,中國人喜歡七八分以上的,甚至全熟,接受不了帶着血絲的牛排,仿佛回到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習慣了熟食得我們的口味跟歐美有着很大差異。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外國人對此表示相當的不了解,他們更喜歡吃食材原汁原味,牛肉就是牛肉的味,雞肉就是雞肉的味,他們喜歡三分熟,甚至一分熟的牛肉,基本上就是屬于剛剛斷生的樣子,或者是直接生吃,覺得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經過高溫會流失掉。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國人大呼不可思議。那麼除了吃生還是吃熟,還有什麼别的呢,不要着急,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對美食的不同要求标準

對中國人來說,吃飯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道好菜除了實在搭配,味道更是重中之重,再辛苦下班都要炒個菜犒勞一下自己。

自古以來,是在有條件的時候吃的好,在沒有條件的時候,也要想辦法吃好,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總能找到做的好吃的方法,這是刻在骨子裡的對吃的執着,是在長久以往的生存鬥争中獲得的生活智慧。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但是歐美人對味道好壞沒有那麼高的标準,吃的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合理,的他們比較在意的問題他們喜歡吃大塊的牛肉,沒有刺的魚,什麼食材就是什麼味道,一般來說不會喧賓奪主,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他們認為高溫會破壞食物本身的分子結構,是以一般會選擇水煮,煎焖這種烹饪方式,蔬菜類就是做成沙拉直接生吃。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西餐的起源于意大利宮廷菜,貴族的社交禮儀,餐桌文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優雅的進食展現了貴族的階級特權和禮儀修養。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是以他們會持有一定的目的去吃飯,比如,為了商務宴請,平時喜歡吃漢堡和牛排,營養均衡且飽腹感強,

那麼,為什麼中西方的飲食習慣差這麼多呢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環境差異,決定吃什麼

很久很久之前,曾發生了嚴重的災情,百姓沒有吃的,路上的樹葉,樹皮,野草都被吃了果腹,民不聊生,皇帝聽了之後感到疑惑,問到,既然沒有米,那為什麼不吃肉呢?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這個故事一直成為了笑話,但是在大洋彼岸,這可不是笑話,歐洲飲食一直以來肉食多,糧食少,那麼,為什麼我們的主食吃糧食,而他們以肉食為主呢,咱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地理環境和食物的種類造成了食物結構的架構,歐洲受大氣環流的影響,擁有豐富的水汽,形成降雨,天氣濕潤多雨,這種天氣不适合種植農作物,蔬菜也容易腐爛變質,不易儲存。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但是獨特的地理環境意外的非常适合牧草的生長,長出的牧草含有各種營養物質使得當地畜牧業高度發達,盛産牛羊,牛奶等動物食材,肉食和奶制品更容易擷取,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大口吃肉,喝牛奶,喜歡吃甜,構成了歐洲飲食的特點,喜歡吃肉,烹饪方法就是比較傳統的煮,烤這種原始的烹饪方式。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反觀中國,廣闊的土地農耕種植提供了便利條件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中國人對種地的熱情,是刻在血脈裡的,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大陸地域遼闊,氣候多樣,南北氣溫差異大,以秦嶺淮河為界,分為南方北方,南方高溫多雨,北方寒冷幹燥,氣候的不同,主要出産的農作物也不同。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北方最早種植的為粟,後來經過發展,現在廣泛種植小麥,而南方多水,出産香甜的優質稻米。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農作物的豐富使我們的食物選擇非常豐富,但是不變的是以谷物糧食為主食,搭配新鮮的菜蔬,肉類始終處于輔助地位。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中國人的飲食偏清淡,農業大國畜牧業不發達,在古代肉食不容易擷取,沒有那麼多肉食,是以脂肪和蛋白質的攝入不高。一般老百姓會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增加肉食。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有了鍋,才能炒菜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很久以前的飲食方式比較簡單,陶器也不能完成炒菜的制作,多是煮,烤這種比較原始也是最容易操作的烹饪方式,現在廣東地區喜歡煲湯,就是沿襲了古人的飲食習慣,随着時間的發展,人們的味蕾不滿足于目前的味道,開始尋找新的烹饪方式。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一開始人們炒菜是用脂肪提取的葷油,對于食物匮乏的古代,炒菜是非常金貴的,盡管葷油炒菜會油膩,涼了會腥,也是權貴階層才吃的上,普通百姓用的都是陶罐,瓦罐,陶器無法高溫爆炒,隻适合進行簡單的炖湯這種食物的加工,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中國大概開始使用鐵鍋炒菜的時候,炒菜隻在上層社會流傳。因為想要做炒菜,就要有耐用并且快速導熱的鍋,但是當時符合條件的青銅造價昂貴,是具有政治意義的材料,普通人不能擁有。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鋼鐵的冶煉技術也後落後,鐵的擷取非常不易,是以不具備廣泛使用鐵鍋的條件。宋朝經濟繁榮,科技進步,鋼鐵的産量大幅度提高,鐵鍋的價格百姓可以買的起,開始在民間流行起來,從宋朝開始,炒菜在民間普遍流産開來。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早在千年前,老祖宗已經記載了關于炒菜的鼻祖,是以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老祖宗已經吃上炒雞蛋了,炒菜的做法,也逐漸開始在民間流行開來。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歐洲國家的烹饪曆史相對較短,西餐來自意大利,兩千年前古羅馬宮廷菜已經非常成熟,優雅精緻是宮廷菜為代表,意大利面,奶酪聞名于世。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鐵鍋炒菜在中國民間普及的時候,歐洲還在使用陶器,生産力底下也無法掌握炒菜這一技能,工業革命後,才開始出現炒菜的方法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水煮菜和燒烤一直都是歐洲人主要的烹饪方式,後來通過工業科技的進步,适合炒菜的烹饪工具也開始出現,但是經過千百年的飲食習慣并不是那麼容易改變。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他們依舊喜歡吃大塊的肉食,對于中國人喜歡的内髒,頭,爪子之類,通常會抛棄掉,因為他們覺得麻煩,幹脆就不要了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炒菜離不開的油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用葷油炒菜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人們開始掌握了植物油的提取,人們發現,用植物油炒菜,清爽鮮美,不油膩,更加能激發食物的香氣。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是以聰明的古人開始研究怎麼樣才能獲得大量的植物油。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是以各種油料作物廣泛種植,經過千年的發展,中國的榨油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油和鐵鍋是炒菜的黃金搭檔,離了哪個都不行。看過了我們用什麼油,咱們再來看看外國人用什麼油。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我們發現,外國人做菜,大多選用橄榄油,他們覺得橄榄油是比較健康的,橄榄油的熔點低,适合蔬菜清炒,不适合爆炒,油煙大,外國房屋的煙霧警報器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因為炒菜觸發警報,那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難道隻是因為怕油煙才不炒菜?也不是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文化融合,炒菜與快餐的碰撞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高頻率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人們的更注重時間效率,簡單便捷具的一餐是多數人的選擇,漢堡,炸雞,這種快餐味道好,葷素搭配,飽腹感強,快速獲得了人們的認可。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對外國人來說,雖然也喜歡吃炒菜,但是,自己做确實不太容易操作,香想吃炒菜了,就去中餐館一飽口福,酸甜口的餐品尤其受歡迎。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除了有西式快餐,中式快餐也非常受人歡迎,比如蓋澆飯,香軟的米飯澆上熱騰騰的美味炒菜,一份蓋澆飯就完成了,是更符合中國胃的快餐,不同口味的炒菜滿足不同口味的選擇。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作者觀點

中西方飲食也互相滲透,産生了心得火花,發展出了美式中國菜,還在中國口味的漢堡等,融合,互相了解,互補相容才是趨勢,體驗不同的飲食文化,互相滲透學習,尊重并且了解對方,不管選擇哪種烹饪方式,都是不同民族對于生活的智慧

為何歐美人都不炒菜,隻有中國有?誰的方式更原始?

文章參考

百度百科,炒菜的發展曆史

西方餐飲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