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的豪宅,已經成為大佬們營銷play中的一環了:
向太陳岚出售澳門地标級大别野。
張藝謀6100萬賣無錫的别墅。
這些土豪被曝賣一次豪宅,準能上熱搜。
前段時間國貨美妝品牌韓後的創始人,也被爆因為欠空姐千萬要賣豪宅。
圖源:@新浪熱點
準确來說,韓後創始人王國安要将廣州僑鑫彙悅台的住房拍賣了,占地面積360多平方米,起拍價為7千萬元。
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難道昔日網紅韓後也撐不住了。
一頓吃瓜才發現,不是韓後不行了,而是韓後營銷太刑了。
王國安自曝“拍賣房”背後,是償還驕龍資産的一筆1500萬借款,而驕龍資産背後的老闆就是個空姐。
又是空姐又是1500萬,這波炒作瞬間引發網友的反感。
更沒想到的是韓後上熱搜,韓束也躺槍,畢竟都帶了個韓字。
眼看自己的大瓜上熱搜,王國安幹脆不裝了,吃瓜吃到自己身上,在抖音上線《何以為家》系列,做起拍賣豪宅的連續劇:
揭秘拍賣房子背後的秘密,強調回應是個人欠錢不是企業欠錢,把自己的豪宅變賣把企業做好;辟謠自己與空姐那些事,不是因為愛情;更不忘給品牌打廣告,提到韓後來年的發展計劃。
圖源:韓後創始人王敢敢
我懷疑你在炒作,但是我沒有證據。畢竟“空姐”是自帶流量的标簽,這一招理想汽車剛剛玩過。
不久前在小紅書上,突然有大批空姐轉戰新能源賣車,官宣加入理想汽車做銷售,更有的宣傳月入十萬。
但這波話題被質疑是理想汽車在炒作,抓住空姐、美女話題給賣車引流。
圖源:車事迹
是以不難看出韓後這個自曝的操作,其實就跟理想汽車炒作空姐背景一個樣,利用空姐标簽賺取關注度。
從王國安拍賣豪宅被熱議,《何以為家》的上線,再到空姐話題上熱搜,讓原本消失很久的“韓後”,莫名其妙一夜翻紅。
這一次如果不是“賣豪宅還債”“欠空姐1500萬”這炸裂的字眼,韓後都快被公衆遺忘了。
王國安這自曝操作看似不把我們當外人,但隻要聯系一下王國安多年前打造品牌的政策,又會覺得情理之中。
要知道幾年前,有着“燒錢小王子”之稱的韓後也風光過,試過一年雙11一天賣1個億,做營銷主打一個不管我們死活的燒錢。
圖源:@i黑馬
這就不講講被稱為“王敢敢”的王國安,将腦白金創始人史玉柱的那一套奉為圭臬,他曾經說過:
“偉大的廣告一定是浪費出來的,你不要去想我設計好,用多少錢剛好,我甯願讓它浪費。我一定要把這鍋水滾開,如果你省着用炭燒,最後才90度,你還花一樣的代價。”
比如外界流傳着一個說法,王國安曾在某化妝品行業媒體打廣告稱,2012年銷售回款額若達不到6億以上,就圍着花園酒店“裸奔”一圈。
再回顧韓後剛出道那幾年的創意,一個比一個野,比花西子還瘋批。
比如搞節日營銷,韓後在第一屆919整了個炸裂全網的事件。
2013年8月韓後在《南方都市報》打了個“天下無三體”廣告,文案太敢寫了:
你放手吧!輸赢已定好男人,隻屬于懂得搞好自己的女人!祝你早日醒悟。搞好自己,願,天下無三!
圖源:微網誌網友
初看都以為是小三叫闆正室,但後來韓後又回應辟謠“此前任非彼前任”,引出品牌#搞好自己#的活動,倡導“天下女性,搞好自己”。
圖源:化妝品财經線上
韓後以“小三”為噱頭來營銷,真的玩得很花。但也因為内容違背廣告法“社會良好風尚”被點名,據說計劃投放7天,但中途被工商局叫停。
雖然韓後在違法的邊緣瘋狂試探,外界對這個廣告評價兩極分化,但必須承認韓後成功讓大家記住“919”和“張太體”,還為後續的促銷貢獻高達1個億銷售額。
第二年的919營銷,韓後同樣發揮穩定,直接截了蘇甯的胡。
2014年9月蘇甯宣傳自家919活動,投放了個廣告“TA怎麼了”。迷惑的是,廣告隻有幾個帶着痛苦表情的人物,并沒露出自己的品牌。
圖源:美妝網
是以當時網友并不知道金主是誰,結果韓後搶先截胡宣傳“9.19隻要你姓張,白拿BB霜”,若有其事回應蘇甯的預熱。
圖源:韓後官微
第三屆的919,韓後再次上報紙刊登【我恨你,七夕】廣告,喊話恨七夕反向營銷。
圖源:@韓後 官微
可以說一開始大膽的營銷手段,為韓後自家的919打響了知名度。
在代言營銷方面,韓後也很卷,無論是2012年以1000萬元,請來當時“亞洲代言身價最高的女藝人”全智賢代言,還是砸了2000萬元簽下内地“男神”黃曉明、南韓“男神”元彬、台灣“男神”李治廷,再到後來簽約黃子韬、唐藝昕為代言人,都暴露出韓後很舍得砸錢。
圖源:@韓後 官微
在影視劇營銷方面,韓後同樣是個燒錢狠人。
當年韓流爆火,韓後就冠名韓劇《來自星星的你》;還試過1.5億拿下《界歌王》獨家冠名,2.5億競得第五季《中國好聲音》獨家特約權。
說到燒錢就不能不再提小蠻腰,憑2億拿下廣州小蠻腰的5年廣告權,成為首個登上小蠻腰的品牌。
圖源:@韓後 官微
雖然韓後那幾年的一些燒錢營銷,放在今天的營銷圈并不算新鮮,但在當時已經算是進擊。
以前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凄慘。
雖然創始人賣豪宅被曝韓後撐不住是假的,但韓後這幾年消失在大衆的視野卻是事實。
抛去近年來國潮美妝品牌異軍突起、同類産品選擇變多等不談,還有其它原因。
首先韓後最初火起來蹭的就是韓流。
僞韓系之是以興起,很大程度上是幾年前,韓劇、韓綜等韓流文化流入中國。
過去消費者對韓妝存在一定的迷信,有些品牌跟風進入“韓”字輩群聊,推出韓式風格品牌、找南韓明星代言,以至于現在有的品牌淪為消費者眼中的南韓貨。
但随着中國消費者對韓系日系的熱忱降低,中式審美開始影響更多年輕消費者,大家對于國潮支援的力度越來越大,不少韓妝品牌也在消失。
悅詩風吟、伊蒂之屋等品牌撤店,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韓妝品牌春雨面膜,不久前也因為推出中國市場引發熱議。
圖源:微網誌網友
與此同時,很多“僞日系”“僞韓系”品牌開始向國潮品牌轉型,伏見桃山品牌改名為“伏小桃”,元氣森林将原本的“気”變成中文漢字“氣”,都在去僞日系。
圖源:@元氣森林 官微
是以對于韓後來說,靠創始人炒作營銷挽回品牌是很難了,這裡網友建議改名“漢後”強化國貨形象。
無論如何這也帶給我們一個啟發,借鑒日系或者韓系需謹慎,與其披着華麗外衣做營銷,倒不如好好做産品搞研發,借日系或者韓系外殼搞品牌溢價,那就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