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作者:故裡聊世界

原來,在這部電影拍攝過程中,吳京先生給予了許多重要支援。盡管自己拍攝行程緊張,他還是抽出時間特地飛到劇組,認真投入到自己的客串角色中。

為了不耽誤電影進度,吳京先生格外勤奮,確定自己的所有戲份都能在限定時間内完成拍攝。在許多細節處理上,他也給予新人導演專業的建議,幫助導演更好地把控電影風格和節奏。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不僅如此,在電影推廣期間,吳京先生還多次在公衆場合力薦本片,将這部低成本電影推介給更多觀衆。可以說,從拍攝到上映,吳京先生都給予了全程支援。

而他這樣做的用心,也在于對文藝電影的熱愛,以及對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推崇。吳京先生的大度胸懷,讓《萬裡歸途》的制作人感激不盡,是以特意在片尾以字幕的形式來表達謝意。

雖然吳京先生的角色并不重要,但他積極投入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對電影本身價值的推崇,都讓《萬裡歸途》的拍攝人員受益匪淺。

感謝之情由衷而發,也令人欽佩。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萬裡歸途》上映後,觀衆的反響出現了兩極分化。那些預期觀看驚心動魄的動作片的觀衆們,看完電影後感到失望和不解。

他們期待着與之前同類電影一樣的戰争與火拼場面,結果除了偶爾的槍聲和爆炸,基本一個真刀真槍的打鬥場面也沒有。

但是,另一些觀衆則感觸頗深。他們發現,沒有誇張的戰争場面,反而讓《萬裡歸途》的真實感大大提升。主人公宗大偉,不再是一個訓練有素的軍人或特工,而更像是一個普通人。

面對危險時,他内心也會害怕、會退縮,和許多觀衆自己的反應一樣。這種代入感,比起腎上腺素飙升的動作場面,更能觸動人心。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125名撤僑同胞們,也都鮮活立體,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不會簡單聽從指令。這微妙的群像刻畫,豐富了電影的細節。

觀衆仿佛置身其中,每一個人都可能是自己或身邊的朋友。

可以說,動作片通過擴張視野帶來感官的刺激,但《萬裡歸途》選擇另一種低調内斂的方式,通過人物的細膩刻畫觸及内心。

它帶來的不僅是兩個小時的故事體驗,更能讓人在離開電影院後,繼續思考人性中的光明與陰暗。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外交官宗大偉是一個典型的普通人,并不可能具有雷厲風行的決斷力或過人的勇氣。當他面臨執行生死攸關的撤僑任務時,内心也不可避免地産生動搖——他才剛經曆了孩子流産的打擊,隔着遙遠的距離,又要目睹第二個孩子的降生。

這種複雜的家庭情感,必然會影響他面對危難的心理狀态。

是以,當使館裡開始配置設定具體任務時,其他同僚主動請纓,宗大偉卻沉默以對。這種躲避險境的正常反應,讓觀衆不禁對他産生同情和了解。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但當125條生命懸于嘴邊,宗大偉還是選擇挺身而出。他必須承擔起這份責任。為了穩定衆人情緒,他隻能隐瞞現實的險情,強調一定能安全撤離。

然而理智上他明白,前路難料,成功的機率渺茫。這種心理上的天人交戰,令人動容。

在逃亡的過程中,宗大偉時刻受困于對手的嘲弄和武力威脅。狂躁的恐懼情緒充斥着他的内心,可他必須強自壓抑——因為同胞們的命運全賴于他。

他不是訓練有素的特種兵,能夠從容應對這些極端情況。他隻能依靠着殘存的勇氣和智慧,以普通人的方式戰鬥。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當最後生還的一幕出現在螢幕上時,不僅同胞們淚水滿面,就連觀衆也無法抑制心中的狂喜與感動。因為他們明白,那不僅僅是電影人物的勝利,更是人性中光明面的凱歌。

吳京在《萬裡歸途》中隻擔任一個小角色——一個對兒子的勇氣表示懷疑的父親。這一角色設定頗具諷刺意味。之前吳京在許多電影中塑造的,都是堅韌不拔的硬漢形象。

而在這部電影中,他卻換了一個視角,來質疑所謂的“勇者”。

這種刻意的反差,或許含有吳京本人一定的自嘲成分在裡面。通過這樣一個自黑的小角色,他算是在戲谑地反思自己以往那些過于“硬漢”的人設。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但更重要的是,這也展現了吳京對這部電影主旋律的認可和支援。《萬裡歸途》回歸了人文精神的本真,沒有任何誇張和渲染。

吳京出演這樣一個小角色,以實際行動支援了這種風格。

他其實完全可以堅持自己動作片演員的位置,但他卻情願站在影片制作人一邊,為這樣一部低成本小電影獻出一份力量。

這展現了他對電影藝術的熱愛,而不僅僅是商業價值的追逐。

為啥要感謝吳京?《萬裡歸途》裡沒有特種兵,更沉重也更加感動!

可以說,《萬裡歸途》送給觀衆的,是一種價值觀念的轉變——英雄主義讓位于普通人的堅持,誇張讓位于内在的真實。

而吳京的參與,為這一主題注入了積極的正能量。電影最終如實描繪了普通人面對危機的焦慮、絕望與戰鬥,更加令人省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