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錢不敢花”與“22萬元預算”以及“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

前些日子,央視主持人白岩松在節目中眉頭緊鎖地請教專家:如何解決老百姓“有錢不敢花”的問題?引發廣大網友讨論。今天,一張“80後夫妻2024年預算超22萬” 的紙條以及一段“夫妻病床話别”的視訊成為頭條熱點。

“有錢不敢花”與“22萬元預算”以及“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

一年,兩個孩子,僅住房,交通,教育等基本生活預算, 22萬。多還是不多,不同地區,不同境況的人眼裡會有不同看法。22萬可能是很多人一輩子也存不下來的錢,但高額的預算,是如此必需,又甚至未包含他們的三餐飲食。

“有錢不敢花”與“22萬元預算”以及“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

妻子:“我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丈夫:“不恨你,是你跟錯人了”。這是一份沉重到無法承受的愛,仿佛深夜的燭火,微弱的在風雨中掙紮、搖曳、熄滅。生命與愛情的尊嚴和價值在此刻被現實冷酷地衡量取舍,最終,沒有哪個選擇更好,隻有哪個選擇能讓活着的人努力活下去。

“有錢不敢花”與“22萬元預算”以及“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

日常瑣碎繁重的生活已經讓大家耗盡心力,我們在其中疲于應對,卻又無法掙脫,隻感到心力交瘁。而那些專家和主持人,卻一邊在溫度适宜的演播廳端着咖啡,一邊憂國憂民的讨論如何将老百姓的口袋掏得更空。他們忙得看不見80後小夫妻的焦慮和苦惱,也聽不到病床前妻子的自責和嗚咽。

演播廳的表演于他們不過是一場大秀,一門生意。放下耳麥,大多會想着晚點去哪吃,吃什麼?那些夏日裡跑腿、寒風中候客的老百姓如滄海一粟,偶爾想起便憐憫的感慨一下:好好努力,再大的困難除以14億,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教育、醫療、托育、養老、住房,這民生領域的“五座大山”,一直壓着咱們老百姓喘不過氣。政府也一直試圖給這些領域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和政策支援,但目前為止,大部分老百姓仍感負擔極重。疫情後地緣沖突、貿易戰等各種争端愈演愈烈,其導緻的全球經濟下滑,2024也許仍将繼續。

我們能怎麼辦呢?隻有使勁在環境惡劣的當下拼命賺錢,努力生存。剩下的就是一個字“等”,等中美貿易争端暫停或出現勝者,等地緣沖突不再惡化,等全球經濟回暖。難熬的時候,希望那些專家們少些聒噪,讓我們可以偶爾清靜的将頭埋在沙底,坐等風來。

站在谷底等波峰,貌似簡單,也很艱難。祝願所有朋友們都能熬過現下的寒冬,迎來必然來臨的春天。

“有錢不敢花”與“22萬元預算”以及“不救你了,你恨不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