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協社情民意資訊關注城市公共藝術發展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作者:華龍網

開欄語:

新重慶,新藍圖。

2024重慶兩會即将召開,全市人民又将迎來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即日起,華龍網開設《我當代表這一年》《協商履職譜新篇 同心共建新重慶》欄目,聚焦過去一年,代表委員履職情況,講述他們的履職故事。

華龍網訊(記者 劉豔)打造人文之城,是重慶建設文化強市、培育文化新辨別、提升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如何将重慶得天獨厚的優勢轉化為打造人文之城的勝勢?緻公黨九龍坡區區委委員、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魏婷在走訪調研後撰寫相關社情民意資訊,得到有關機關認真辦理。

魏婷說,近年來,公共藝術成為城市建設研究熱點,其意義不僅在于提升城市形象,還能以其特有的城市營銷力和驅動力,為城市發展帶來新機遇。

政協社情民意資訊關注城市公共藝術發展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中國·重慶第二屆國際光影藝術節。受訪者供圖

在走訪調研中,她發現在我市的城市化程序中,公共藝術規劃較少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中,藝術助力城市建設的作用沒有最大化發揮。同時,缺乏具有影響力的城市藝術IP。城市視覺形象内涵式發展不足。目前所開展的社會美育和公共美育主要以美術館、文化館和相關文化藝術展演為主,受空間和時間限制,公衆參與度和文藝氣息的浸潤度還待提高。

魏婷在社情民意資訊中建議,加強針對公共藝術的統籌謀劃引導,加大對城市公共藝術、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公共文化事業的投資力度。以公共藝術事件為抓手,培育城市藝術IP。

同時,建設社群美育實踐基地,豐富市民美育活動。利用好博物館、美術館、文化演藝機構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定期開展參與式公共藝術活動,融入城市曆史人文,帶動城市人文氣息的營造,涵養城市人文精神。

該社情民意資訊送出後,得到相關機關重視。據介紹,重慶緊緊圍繞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保障人民群衆文化權益中心任務,加速建構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截至2023年底,重慶建成公共圖書館42個、文化館41個,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2150個,實作市、區縣、鄉鎮(街道)、村(社群)四級全覆寫,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增至760平方米,文化館、公共圖書館一級館率分别達95%、90.7%,位列全國第二、第三。

政協社情民意資訊關注城市公共藝術發展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江北區圖書館鴻恩寺館。受訪者供圖

“書香重慶”建設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每年開展9000場次以上。廣泛激發群衆文化活力,精心打造大家唱群衆歌詠比賽、廣場舞大賽等群衆文化品牌活動,“三館一中心”年均免費服務群衆7200萬人次。連續開展“市民影像計劃”等群衆文化品牌活動,培育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的城市影像師,發現城市之美,記錄城市之變。

在城市藝術IP打造上,以近期舉行的中國·重慶第二屆國際光影藝術節為例,藝術節以光影為媒、城市為幕,打造出一場共創、共享、共融的藝術盛會,營造“大美育、大美業、大美景”的數字藝術新場景。

下一步,重慶将進一步挖掘城市審美價值和地域文化特色,運用藝術語言,提升城市品位和公共空間審美水準,推動美學與現代工業發展相融合,賦予工業品更多藝術氣質和時代内涵。促進藝術創作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賦予作品更多技術感、藝術感和時代感,在助力文化強市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建設現代化新重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政協社情民意資訊關注城市公共藝術發展 助力文化強市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