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黎建南:台灣啥都缺但不缺貪官 是時候找回正确道路

作者:直新聞

剛剛過去的2023年,台灣人是滿腹心酸、充滿不安,當然也對2024充滿了期盼。我寫的台灣七連仔(nà)是:

2023在台灣,充滿心酸與不安,缺這缺那缺雞蛋,就是不缺大貪官。

2023轉眼就結束了。雖然歲月就是這樣,一年一年地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但是台灣在2023的變化确實讓台灣人充滿了心酸、憤怒與不安。尤其是又到了四年一任的地區上司人選舉,2024年1月24日,要選出新的政府。台灣群眾又充滿期待,又怕受傷害,大家的心情我覺得可以用四個字來分别說明:第一個就是“缺”,缺少的缺;第二個是“怕”,害怕的怕;第三個是“變”,變化的變;第四個是“盼”,期盼的盼。

黎建南:台灣啥都缺但不缺貪官 是時候找回正确道路

第一個,“缺”。台灣《聯合報》每年票選年度字,2023年度字叫做“缺”。因為台灣人民這一年經曆了各種“缺”,“缺疫苗”、“缺口罩”、“缺快篩”、“缺豬肉”、“缺雞蛋”等等。蔡當局是怎麼樣做的?缺什麼的時候就抓住這個缺口,讓她的人狠狠撈一筆、賺一筆。讓一些沒有經驗、沒有資本的公司竟然拿到高達數億訂單的進口憑證,做起獨家買賣。

你要賺錢,台灣人也很無奈。但是你進口的蛋竟是過期的“壞蛋”,而且怕被認出來,居然把蛋打散了賣,賣到學校,賣到餐廳……結果被發現了,“好蛋壞蛋”混在一起就變成混蛋!難怪台灣人民票選第一名的字是“缺”。票選第二名的就是“蛋”,台灣人民對這個蛋是恨透底。台灣當局的主政者,更是缺能力、缺擔當、缺誠信、缺青年、缺羞恥……是以台灣群眾說啊,台灣什麼都缺,就是不缺貪官。

黎建南:台灣啥都缺但不缺貪官 是時候找回正确道路

第二個是“怕”。台灣人很清楚,政客喊“統”喊“獨”,都是一廂情願,因為台灣哪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美國要阻礙兩岸統一,這是大家很清楚了。

美國它有五個方法:第一個“和獨”,在和平中慢慢達到“獨立”;第二個“和分”,在和平中慢慢把兩岸切割、“去中國化”分割;然後再來就是用“武耗”,采用武力耗損的方式,培養台灣跟大陸作戰,耗損中國國力。還有一個就是交換,就是“讓你統一”,但要用利益進行交換。美國人知道大陸有統一的決心和信心,是以它覺得要“和平中獨立”、“和平中分開”不可能。但你叫美國放棄,它也不甘願,因為這意味着從“第一島鍊”放棄到“第二島鍊”。希拉裡在位時期,曾經妄圖以1萬億美金作為“讓你統一”的交換,但美國覺得中國大陸出了1萬億美元,很快就會賺回來,而且中國大陸還會越來越強,是以它不想交換。這個時候它就決定武耗,想培養台灣跟大陸打。

美國國防戰略智庫的埃爾布裡奇·科爾比出了一本新書《否定戰略》,認為中國推進的速度不可阻擋,是以必須遏制中國,而在台灣地區挑起有限戰争是必須也是值得的。大家絕對不要認為這本書是一個人的作品,這本書現在已經變成了美國在兩岸關系的“交戰手冊”,這是我們要特别注意的。也就是說,毀滅台灣,重創中國大陸,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已成為了美國兩黨共識。

黎建南:台灣啥都缺但不缺貪官 是時候找回正确道路

這些荒唐言論終于讓台灣群眾警覺到,“台灣毀滅論”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已經開始往這個步驟走了,更可怕的是蔡當局完全配合美國。就在2022年快要結束的前幾天,蔡英文宣布從2024年1月1日起,将兵役由四個月延長為一年。這件事直接成為當時整個新曆年、農曆年街頭巷尾的讨論焦點,都在談為什麼兵役要延長、會不會打仗……

與此同時,台灣軍方還竟然規劃戰時要把“衡山指揮所”遷移到雪山隧道,要把戰車火炮藏于民間。其實就是讓民間百姓充當軍方的人肉盾牌。這是符合《否定戰略》這本書所說的“台灣人民死亡就可以激起全球不知真相的人民對于中國大陸的憤怒,然後好對中國實行制裁手段”。美國一旦對中國大陸進行經濟制裁後,它就會第一個借口“保護”台灣并當機台灣的五六千億美元,美其名曰是要“保護你的錢”。緊接着,美國就會沒收中國大陸的錢。美國的目的,大家一定要清楚,它先耗損你經濟力量,然後再耗損你國力。

2023年1月,美國宣布向台灣出售總值1.8億美元的“布雷系統”。台灣人也恐慌了。因為這就會把台灣變成地雷島,台灣人民能不害怕嗎?然後2月中,美國華盛頓廣播節目主持人嘉蘭·尼克松發文說,白宮内線的消息透露,當被問到有什麼比“新保守主義烏克蘭方案”更具災難性時,拜登竟回答說“等你看到我們‘毀滅台灣’的計劃就知道了”。意思是,美國毀滅台灣的計劃,比消耗烏克蘭人民的更狠更毒,是以台灣人民當然害怕,而且也憤怒啊。幾個月後,拜登再被問到“兩岸如果發生武力沖突,台灣變成一片廢墟,台灣人民要怎麼生存生活?拜登進來說,不要擔心,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人了。

是以這個東西不是我們這邊制造的,是你美國總統這樣講的。那當然台灣是封鎖這些新聞,可是你再怎麼封,台灣群眾從各個管道還是會得到。是以今天第二個字,台灣人第二感覺是怕。

黎建南:台灣啥都缺但不缺貪官 是時候找回正确道路

第三個字我覺得就是“變”。2024年1月13日,台灣四年一度的地區上司人選舉,這是一個政壇改變的機會。由于台灣群眾對蔡當局執政無能、A錢腐敗、缺這缺那就是不見貪官少的這種怨恨,又對台當局“倚美謀獨”、倚美抗統、逼着台灣人去當炮灰,蔡當局都在所不惜的這種恐慌,讓台灣人生怨,是以就興起了一個叫“下架民進黨”的呼喚。

民進黨下架當然台灣會變,但是民進黨如今是執政者,掌握着權力和優勢。大家原本寄希望于藍白合,可是藍白合破局了。藍白的政客雖然因為私心而讓藍白合破局,但是藍白的支援者期待下架民進黨的決心沒有破。是以最後會有棄保,達成藍白合下架民進黨的願望。當然這中間是非常奧妙的,必須有正确的民調,大家也必須要進行正确的選擇。

那我講到第四個字就是“盼”。人活着,再痛苦、再害怕、再絕望,還是要抱着希望,是以台灣人怕什麼呢?1月13日的選舉,藍白的支援者能否棄保成功達到讓賴清德不當選下架民進黨的願望很難說。但是要知道即使因為棄保做得不夠周嚴,讓賴清德漁翁得利,僥幸得勝,但是賴若當選的得票率,超過一半跟不到一半是不一樣的。

大家要知道,賴的得票率不到一半,民代的選舉,大機率民進黨絕不可能過半,是以這個時候民進黨的議長一定會被下架。那這個時候,賴清德就不能像蔡英文得票率過半時那般氣勢傲慢、掌握議會過半而胡作非為。那麼人民的期望,兩岸要和平、要交流、要發展、要合作的呼籲,賴也不能不管不顧。

2023年在由兩岸有關機構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絕大多數投票給“融”,融合的融。大陸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道路,福建被委以重任,為台胞、台企融入福建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援,要推進廈門跟金門,福州到馬祖。我們五六十年前當兵很清楚,廈門是對金門,福州是對馬祖,當初是對峙,同樣的地緣關系現在是融合。以廈門跟金門、福州跟廈門的區域融合,推動閩台兩地應通盡通、能融盡融,然後以通促融、以會促融、以情促融。現在台灣人都很清楚,台胞證不一定要在台灣辦,經小三通過去可以當場辦,是以隻要民進黨賴清德選票不過半,那麼他就必須要照顧人民的心願,讓兩岸從融合開始。然後心靈契合,那最後當然就水到渠成,自然統一。

台灣年輕人經過2023年的“缺”與“怕”了,已經開始用腦思考,不再糊塗。台灣與福建有地緣之親,更有血緣之親,台灣年輕人隻要有理由到大陸,他會馬上知道過去完全被民進黨欺騙了,被民進黨忽悠了,他就會對自己的祖國有信心、有希望。這個時候,我想不但是我們期盼台灣能夠找到正确的路,也能期盼統一很快到來。

作者丨黎建南,台灣時事評論員

編輯丨楊穎,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