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在明頸部被刺再“渡劫”,将助力南韓關鍵選舉?

作者:酒死了
記者 | 安晶

2024年剛開始,南韓政壇就迎來血雨腥風。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釜山出席活動時遇襲,在場的50名警員也未能攔住襲擊者的30厘米長刀。

現年59歲的李在明經緊急搶救後已轉入首爾大學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這也是李在明因絕食住院、被控涉嫌貪腐之後的又一次“渡劫”。4月10日,南韓将舉行國會選舉,這次選舉也能決定總統尹錫悅能否擺脫國會最大黨共同民主黨的束縛。

目前共同民主黨與尹錫悅所屬的的國民力量黨在民調中的支援率持平,李在明遇襲很有可能為共同民主黨赢得同情分。

李在明遇襲

1月2日上午,李在明在釜山視察加德島新機場用地後接受記者團采訪。一名頭戴寫有“支援李在明”字樣藍色紙王冠的男子面帶微笑擠開記者走向李在明。

該男子當時還手持支援共同民主黨的智語,智語上寫着“國會拿下200席”。南韓國會采取一院制,共有300個席位。

李在明頸部被刺再“渡劫”,将助力南韓關鍵選舉?

由于男子看上去是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粉絲,安保人員并未阻止他靠近。當時現場有約50名警員,負責場地安保和交通指揮。男子接近李在明後向其索要簽名,随即突然拔出長刀,直刺李在明頸部。

據韓聯社報道,事發20多分鐘後,李在明被救護車送至釜山大學醫院,并在神志清醒的狀态下接受檢測和搶救。李在明頸部有約1厘米的裂傷,但沒有生命危險。

經過緊急搶救後,李在明于當天下午坐直升機轉至首爾大學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共同民主黨人士表示,李在明的頸靜脈可能受到損傷,擔心可能進一步出血。

襲擊者則在現場被捕。南韓媒體發現,視訊記錄顯示該男子上月曾出現在釜山的另一場活動上,李在明也參加了活動。當時男子同樣戴着“支援李在明”的藍色紙王冠,但沒能靠近李在明。

據《北韓時報》報道,行兇男子現年67歲,是忠清南道居民,去年在網上購入了一把長刀用于此次襲擊。男子僅對警方透露自己想殺死李在明,但沒有解釋原由。

尹錫悅已敦促相關部門迅速查明事件真相,盡全力為移送和搶救醫治李在明提供幫助。他強調,不管在何種情況下,南韓社會決不能容忍類似暴力行為。

南韓檢察總長李沅䄷則要求釜山地方檢察廳組建特别偵查組,還要求各地檢察廳加強防範與4月國會大選相關的暴力,嚴打政治暴力行為。

在南韓,政治人物遇襲并非罕見之事。2022年,共同民主黨前黨首宋永吉在街頭宣傳活動上被襲擊者用錘子擊中頭部,後接受手術治療。

2015年,美國駐南韓前大使李伯特(Mark Lippert)在參加文化會館活動途中遇襲,臉部和手部多處被水果刀刺傷。2006年,前總統樸槿惠遭襲擊者用美工刀襲擊,臉部被刺傷。

助力關鍵選舉?

李在明遇襲後,共同民主黨發言人将此次襲擊稱為威脅民主的“恐怖襲擊”。周三,共同民主黨國會議員将召開緊急會議。

目前距離國會選舉投票僅三個月,共同民主黨黨鞭洪翼杓敦促國會成員保持冷靜,不要對此次襲擊做政治解讀。

雖然尹錫悅是南韓總統,但國會最大黨不是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而是李在明上司的共同民主黨。共同民主黨目前占168席,國民力量黨隻有111席。由于立場對立,尹錫悅政府的諸多提案都遭到國會否決。

在外交政策上,國民力量黨與共同民主黨存在明顯差別。在北韓問題上,共同民主黨主張北韓半島無核化,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朝核問題;國民力量黨則主張對北韓強硬。

對日本的态度上,共同民主黨更為強硬。隸屬共同民主黨的文在寅執政時期,韓日因日本拒絕就殖民統治時期強征南韓勞工進行賠償開打貿易戰。尹錫悅上台後,南韓政府為加強與美國的關系而主動在勞工賠償案上向日本讓步,韓日政府間關系加速升溫。

在對中國的态度上,李在明參加2022年總統大選時表明南韓不應在中美間選邊站;國民力量黨的保守派成員則更為親美。

由于通脹、韓元持續貶值和外交政策,尹錫悅的支援率跌至了32%的曆史新低點,讓國民力量黨擊敗共同民主黨更為困難。南韓民調機構Kstat Research去年12月底的調查顯示,國民力量黨的支援率為33%,與共同民主黨的33%處于同一水準。

超過60%的選民都認為,4月的國會選舉将是選民對尹錫悅政府和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一次評分。還有選民認為,從尹錫悅政黨和李在明政黨之間做選擇,是選擇“邪惡度更低”的一方。

李在明并非政治世家出身,而是從貧困家庭的勞工成為南韓政壇頂級人物之一。他對社會福利的推崇為其赢得了口碑。在擔任城南市長時,無償校服、公共産後調理院、青年分紅三大福利讓李在明在市長選舉中拿下連任。

擔任京畿道知事時,李在明在新冠疫情期間對新天地教會重拳出擊也獲得了好評。在對前總統樸槿惠的閨蜜門事件中,李在明也是支援彈劾樸槿惠的領頭人物。

2022年,李在明參加總統大選并提出全民基本收入提案,準備首先為年輕人、農民和漁民設定基本收入門檻,之後再推廣到其他國民。在當年的大選中,李在明僅以0.8%的得票率差距敗給尹錫悅。

但一系列貪腐案也讓李在明口碑受損。李在明被控在任城南市長和京畿道知事時均涉嫌貪腐,其家人也被指公權私用。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要求逮捕李在明後,李在明開始了絕食抗議。

雖然李在明絕食的理由是反對尹錫悅内閣、不滿南韓政府在核污水排海問題上向日本妥協,但他的絕食也被指為逃避受審之舉。最終李在明因絕食暈倒而被送醫治療。為挽救共同民主黨的聲譽,國會準許了檢方就貪腐案對李在明的拘捕要求。

去年10月,結束絕食、為調查做準備的李在明回歸黨務,但共同民主黨也因為李在明而分裂加劇。就在李在明遇襲前不久,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李洛淵要求李在明辭去黨首之位,否則将自己成立新黨。

李在明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遇襲無疑将為其赢得同情分。如果最終調查顯示襲擊是出于政治目的,則無論襲擊者是共同民主黨其他派别的支援者還是尹錫悅支援者,都将為李在明繼續上司共同民主黨助力。

樸槿惠就曾成為襲擊事件的受益者。2006年,樸槿惠的臉部被襲擊者刺傷後,她所上司的大國家黨在地方選舉中獲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