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作者:奶豆爸爸聊育兒

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回了一趟老家,又重遊了自己的國中母校。

學校和之前相比,學生越來越少,聽說因為生源太少的關系,鎮子上的這所中學,有和市裡國中并校的可能性。

圍着學校操場走了幾圈,感觸很多,當時正值課間操的時間,有不少學生趁着休息的時間,去操場邊的小賣部買零食。

這一幕,倒是跟我們上學的時候一樣,隻是,因為學生少的緣故,已然沒有當初的熱鬧勁。

其實,我們鎮子上的這所國中,之是以學生越來越少,一方面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去了大城市生活和打拼,自然會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學校從初一到初三,每年都有一些學生辍學,外出打工。

就拿我上學那時候來說,剛上初一的時候,一共有5個班級,每個班級四十多人,可是到了初三,馬上要中考了,結果很多學生都會放棄這個機會,選擇辍學,很早的步入社會,最終隻能合并為3個班級。

其實,對于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也會為那些提前辍學,步入社會打拼的孩子們所惋惜。

不過話說回來,除了那些拽着也不願回頭,最終以辍學為結束的孩子們之外,還有一個學生群體,可能更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隐形辍學”的孩子們。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01.什麼是“隐形辍學”?

說起“隐形辍學”,這在一些農村或者偏遠地區,非常常見,就像我們鎮子上的這所國中一樣,也有很多孩子處于“隐形辍學”的沼澤地之中,甚至大有蔓延之态。

相比較與傳統辍學,隐形辍學說的是孩子并沒有完全的離開學校,但在學習上卻存在很大的問題,比如說厭學、學習困難、讨厭學校生活等等。

這類孩子看起來坐在教室裡,但是他們的心思已經沒有用在學習上,不但缺乏基本的學習動力和興趣,甚至還會謀求或者向往和社會産生關聯。

比如,很多孩子可能都沒有告訴父母,就一邊上學,一邊在外頭找工作,或者有的孩子,一連好長時間都可能不去上課,而是窩在宿舍或者網吧。

可能很多朋友覺得不了解,孩子有沒有認真上課學習,家長能不知道嗎?

其實,在本地上學的孩子,可能父母們大多都在外務工,努力奮鬥,一年也回不來幾次,是以孩子大多由老人看管。

上了國中的孩子,家裡的老人年紀也相對較大,不管是接觸外界事物,還是說教育孩子,都有些力不從心,很容易有疏漏的地方,就算孩子出現厭學的想法,老人們可能也是後知後覺。

是以在這種局面下,可以說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動向,了解的相對比較少,甚至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後,才明白原來自己家的孩子很早就放棄了未來。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02.為啥在農村或者偏遠地區,很容易出現“隐形辍學”現象呢?

隐形辍學的背後,是很多孩子在“豪賭”自己的青春,他們本該在學習的年紀,汲取知識的養分,雖不求飛黃騰達、出人頭地,但是卻能讓他們在未來面對無力的生活時,有更多的選擇權和挑戰的機會。

但可惜的是,盡管他們仍然處于學校的環境下,心思早已沒有用在學習上,也讓人惋惜不已。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農村等偏遠地區,隐形辍學現象會比較普遍呢?歸根結底,一般有3個原因。

①教育資源的匮乏

可能很多家長不了解,就算父母為了養家糊口、外出務工,那麼老師也不負責任嗎?

事實上,在很多比較偏遠的地區,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師資力量,相對都是比較匮乏的。就像我們小時候上學的時候,可能一個老師要教授好幾門課程。是以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

再加上農村地區的課程,也比較單一,無法與大城市的一線學校所媲美,久而久之,學生不管是對學習的積極性,還是信心,都會受到打擊,厭學的心理也會慢慢滋生。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②家庭困境和生活現狀的沖擊

許多農村家庭,由于經濟條件有限,不得已之下隻能外出打工,孩子也隻能交給老一輩人照顧。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很難對孩子的學習情況,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指導,有些家長因為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在教育問題上的重視程度不夠,就很容易給自己家孩子一種錯覺,學習不重要,掙錢才重要。

此外,農村家庭的孩子,每天除了學習之外,還有家裡的農活要幹,是以學習時間被大大縮減,不管是學習投入度還是學習習慣,也會是以受到影響。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③心理與情感上的缺失

農村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之後,他們的成長,往往要遭遇非常多的心理挑戰。

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和引導教育,他們往往會産生自卑、焦慮、叛逆等心理問題,再加上遇到問題時,無法擷取必要的心理支撐和情感關懷,就很難克服這些障礙,慢慢的不但影響孩子自身的成長,還會影響學習。

讓人比較疼惜的是,這個群體孩子的家長,因為四處奔波,再加上缺乏心理方面的能力儲備等緣故,也會在很多個關鍵時刻,錯過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确引導,讓孩子的心理問題進一步發展,直至最終徹底爆發。

其實,面對很多偏遠地區的這一系列的“隐形辍學”的問題,可能真的需要相關部門、學校老師和家長三位一體的協作,才能幫助孩子走到正确的路上。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首先,相關教育部門,要改善農村教學措施相對落後的問題,必要時,可以采取學校合并的方案和措施,盡量把師資力量擴大化,讓孩子們都能享受好的教育力度和環境。

其次,對于老師而言,要加強與外出務工家長的緊密聯系,多采取家庭教育講座、上門家訪等方式,多了解學生的動向,因材施教,引導孩子樹立正确的學習觀和成長觀。

最後,對于外出務工的家長來說,如果條件許可,盡可能把孩子接到自己打工的城市學習,如果實在沒辦法,那就盡可能多的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動态,及時給予孩子關心和支援,確定孩子能夠在心理健康的情況下,更好的進行學習和生活。

“隐形辍學”現象悄然存在:父母努力奮鬥,孩子卻早早的放棄未來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尤其是在如今競争激烈的教育環境下,作為父母,更應該給予孩子學習和生活上必要的支撐和鼓勵。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位家長,分享了自己孩子的一段故事,他說自己孩子學習不好,中考分流之後,進入了一所技巧,結果去了沒一個月,就開始打架、抽煙、逃課……

這位父親說:如果早知道孩子會變成這樣,無論如何都會讓他好好學習。

其實,很多遺憾和後悔,當我們後知後覺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

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我們隻有不缺席,孩子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充分享受“上場”的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