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作者:新潮商評論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直譯為“知識産權”,可以了解為所有具備影響力和傳播力的文創(文學、影視、動漫、遊戲、潮玩等)作品的統稱。一個好的IP具有龐大的粉絲及流量吸聚能力,同時還具備強大的商業變現能力。

根據wikimili釋出的2023年全球最賺錢的50個IP(根據上市公司财務資料、全球第三方權威資料統計平台等),總收入達到10014.1億美元(約合人民币7.15萬億元)。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整體來看,多數IP所有權在美國、日本公司手中,華特迪士尼集團(收購了漫威影業、二十世紀影業、盧卡斯影業)無疑是最大的赢家,擁有華納兄弟、DC的華納傳媒,擁有尼克國際兒童頻道(Nickelodeon)的派拉蒙,美泰、孩之寶等玩具巨頭,以及任天堂、萬代南夢宮、三麗鷗等日本公司同樣占有一席之地。

排在榜單6-10位的依次是面包超人、哈利波特、芭比、漫威電影宇宙、使命召喚。誕生于1987年的芭比是榜單“新面孔”,以339億美元的收入排在第8位。

去年7月21日上映的《芭比》,在全球掀起一股粉色風暴,是2023年北美唯一一部票房過6億美元的大片,也是全球最賣座的電影,斬獲14.4億美元票房,力壓《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和《奧本海默》。

美泰(Mattel)是芭比的IP授權方(授權給華納兄弟),也是電影制片方之一,可謂賺得盆滿缽滿。2023年第三季度實作營收19.19億美元,同比增長9%;淨利潤1.46億美元,雖然同比下滑50%,但相較上半年的持續虧損,業績已經有明顯回暖。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排在2-5位的分别是米老鼠和他的朋友們、維尼熊、星球大戰、迪士尼公主,均隸屬于迪士尼。其中,迪士尼公主以454億美元的總收入排在第5位,這是華特迪士尼公司最知名的商标之一,集結了名下各個作品女主角。

截至目前,官方認證的“迪士尼公主”共有14位,除了家喻戶曉的白雪公主和花木蘭外,還有仙蒂(灰姑娘)、愛洛(睡美人)、愛麗兒(小美人魚)、貝兒(美女與野獸)、茉莉(阿拉丁神燈)、寶嘉康蒂(風中奇緣)、蒂安娜(公主與青蛙)、樂佩(長發公主)、梅莉達(勇敢傳說)、莫阿娜(海洋奇緣)、艾莎和安娜(冰雪奇緣)。

從2014年起,迪士尼開始了“公主系列”真人化,從《沉睡魔咒》《灰姑娘》到《美女與野獸》《阿拉丁》,雖然票房取得成功,但口碑并不出挑。至于《花木蘭》《小美人魚》,則遭遇口碑票房雙撲街,尤其是後者在選角上引發軒然大波,推遲到2025年上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也有同樣的選角争議。如何把握緻敬經典與合理改編的度,擺脫套路化叙事和低齡化的刻闆印象,是亟需迪士尼回答的問題。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全球第一大IP:寶可夢,總收入88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6280億元),背後的版權公司寶可夢公司,是任天堂的主要參股公司,主要負責授權與販售寶可夢系列的相關商品。

寶可夢也叫精靈寶可夢(另有常見非官方譯名:口袋妖怪、寵物小精靈、神奇寶貝)。1996年2月27日,Game Freak在任天堂Game Boy平台上發售《寶可夢 紅·綠》,經過27年和九代遊戲的發展,該系列已有超過1000種不同的寶可夢可供捕獲和戰鬥。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2023寶可夢上海大師賽活動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寶可夢卡牌同樣備受歡迎。它比遊戲王系列還早誕生,目前以14種語言在全球89個國家和地區發售,全球銷量累計超過529億張。一張1998年的皮卡丘卡牌,曾被拍賣出90萬美元的高價。

除了遊戲,“寶可夢還推出動畫和劇場版(包括真人電影《大偵探皮卡丘》)、科學短片、繪本、YouTube頻道等内容,不斷拓展消費群體。優衣庫、麥當勞、肯德基等品牌争着與其聯名,産品涵蓋服飾、手表、首飾、婚戒、家具、食品、手機、耳機、航班、酒店、遊樂園,甚至是藝術品。毫不誇張地說,隻要你願意,你可以每天都在寶可夢的世界裡。

全球第一大IP:日本品牌打敗米老鼠、漫威,總收入超過6000億元

圖源:三文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