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興業銀行開年重挫逾8%,“拉淨值”還是“烏龍指”仍未明朗

興業銀行開年重挫逾8%,“拉淨值”還是“烏龍指”仍未明朗

興業銀行開年重挫逾8%,“拉淨值”還是“烏龍指”仍未明朗

繼2023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尾盤突然漲停後,1月2日,興業銀行股價向下俯沖,重挫逾8%,報收14.83元,基本回到29日“瞬間漲停”前的水位。銀行闆塊跌1.08%,除了興業銀行外,跌幅最大的銀行為甯波銀行(-1.94%)。

同時,興業銀行今日主力資金(超大單+大單)淨流出7861萬元,遠超上一交易日主力淨流入資金(4022萬元)。龍虎榜資料顯示,機構淨賣出7882.81萬元,滬股通淨賣出1.79億元,營業部席位合計淨賣出649.86萬元。

雖然股價已經回到異動前水準,但是關于此次銀行銀行股價異動的原因仍然未明,飽受市場關注。

時間回到2023年12月29日,興業銀行股價尾盤集合競價大幅波動,在前期微漲不到0.3%的情況下直接拉升漲停。截至收盤,該行股價較前一日上漲9.97%,收報16.21元/股。而當日,銀行闆塊平淡收官,僅微漲0.82%。

随後,上交所釋出消息稱,12月29日收盤集合競價階段,興業銀行股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經初步核查,為某投資者以明顯偏離股票最新成交價的價格大筆申報成交所緻。上交所将對相關情況做進一步深入核查,并根據核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上交所提醒廣大投資者合規審慎參與交易。

随後,興業銀行公告,經自查核實,公司經營情況正常,内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拉淨值”OR“烏龍指”

對于此事件,多位市場人士向钛媒體App表示“難以了解”。有部分人士認為不排除個别投資者“烏龍指”。此外,還有諸多來自市場人士的猜測。總體而言,基金“拉淨值”和“烏龍指”是最主流的兩個觀點。

一位券商首席分析師向钛媒體App表示,從最後15秒連續大量買入看,這更可能是“烏龍指”。如果是内幕交易,那樣顯眼的行為實在難以成立。

該人士進一步闡述,如果是基金為提高市值而操縱,這種做法都難成立。一是該股票排名已定,無需通過單獨提價來影響;二是私募很少會單獨通過大手買入來提升整體淨值。當然,也可能出現個别極端情況,比如某基金持有該股票倉位很大,面臨清盤線,為求一搏而在最後時刻大手買入。但這種可能性也不高,因為私募随意出幾億元調整持倉,在風險控制上難以通過。

但是也有市場人士并不認同以上觀點。比如,自媒體“價投谷子地”認為,這不是“烏龍指”而是“赤裸裸地操縱市場”。

其主要觀點是,“烏龍指”通常發生在盤中交易,而不是集合競價階段。輸入錯誤造成的“烏龍指”一般為一筆交易,而不是多筆小單。以2013年“光大烏龍指”事件為例,234億成交僅2秒完成,符合“烏龍指”特征。而興業銀行當日的資料顯示,17筆買單分布在10秒内,間隔2秒,不符合一次烏龍指被拆單後的特征。

對此,中央财經大學投資學教授李國平向钛媒體App表示,以上分析并不能排除“烏龍指”,“有人開車,能夠持續把刹車當油門死踩着不放,是以,也不排除有人連續下錯單。”李國平說到。

李國平還認為,“不能排除量化交易的因素,如果模型有問題,也可能出這種錯誤。”不過,上述券商人士認為,“量化交易模型出問題的可能性也不大,目前國内主要是私募機構在執行量化交易政策,而私募基金的規模普遍不大,且持倉股票往往均勻分布,在一隻股上的資金量不會太大。”

不過,上述人士也都強調,此事件比較容易調查清楚。

福建國資剛剛公告增持

三季度報告顯示,2023年1-9月,興業銀行實作營業收入1612.96億元,同比下降5.59%;實作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9.65億元,同比下降9.53%;其中,第三季度淨利潤222.85億元,同比下降17.22%;不良貸款率1.07%,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

2023年9月末,該行前十大股東分别為:

福建省金融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16.91%;中國煙草總公司,持股5.34%;中國人民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産品-008C-CT00滬,持股4.56%;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險分紅,持股3.86%;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持股3.44%;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2.87%;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資金,持股2.74%;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個險萬能,持股2.28%;福建省财政廳,持股2.18%。

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256家主力機構或基金持有興業銀行,持倉量總計105億股,占流通A股50.54%。基金方面,上證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華泰柏瑞滬深3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華寶中證銀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等,持倉比例較靠前。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10日,興業銀行公告稱,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期間,福建港口集團及其子公司在二級市場累計增持約5.59億股興業銀行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由0.11%升至2.8%。

公開資料顯示,福建港口集團成立于2020年8月,是福建省屬重要骨幹企業,位列2023年中國企業500強第345位,主要業務有港口碼頭基礎設施建設和營運、臨港園區開發與營運;道路運輸、水上運輸等與交通運輸相關的配套服務;現代物流及商業貿易等。

1月2日,有投資者在投資者關系平台上提出疑問,“福建港口集團2023年12月10日釋出增持公告,該公司未持股到5%,為什麼要公告?該公告是法律法規強制性公告的,還是興業銀行自願公告?該公司是否有進一步增持的意願?”

該行董秘回複:“該公告為自願性公告,且已經征得福建港口集團同意。目前,我行無應披露而未披露資訊。”(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作者 | 蔡鵬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