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作者:情感教學堂

李玉剛的戲曲之路

1978年的一個寒冷冬日,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誕生了一個叫李玉剛的男孩。李玉剛生在一個典型的農村貧困家庭,父母都是道地的農民,僅僅給他取了個小名便将他養大。

小小年紀的李玉剛就展現出堅強的性格,為了改變命運,他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然而1996年,家境所限,李玉剛不得不中途辍學,背井離鄉來到陌生的大城市謀生。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來到城市後,李玉剛開始了艱難的生活,他曾做過服務員、銷售,甚至在歌舞廳裡打過雜。為了生計,他靠着自學成才的獨特嗓音,在夜總會用男女聲互換的方式唱戲賺錢,勉強維持生計。

好不容易積蓄了啟動資金,李玉剛創辦了家政公司,結果還是失敗告終,不得不重拾當年的演藝夢想。李玉剛憑着過硬的實力和堅定的毅力,在2006年參加了央視《星光大道》比賽,他那驚人的男聲女聲轉換技巧讓所有人目瞪口呆,沉寂多年的夢想在此刻絢爆重生,一曲《北京一夜》為他赢得年度季軍,人生也是以達到新的高度,踏上了傳奇的征程。

梅葆玖看中李玉剛

李玉剛在《星光大道》的精彩表演讓習慣了悠揚戲腔的觀衆耳目一新,平劇界大師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尤為欣賞李玉剛的才華。

在梅葆玖看來,李玉剛将流行元素融入平劇,讓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煥發出生機,吸引了大批年輕觀衆關注平劇,這正是平劇界急需的新血。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于是,身為平劇傳人的梅葆玖主動聯系上了人氣飙升的李玉剛。經過幾輪交流,雙方建立了良好關系。梅葆玖把珍藏的父親梅蘭芳留下的獨門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李玉剛,同時也把平劇精髓融入其中。

在梅葆玖的悉心指導下,李玉剛的平劇功底逐漸增強。最終,在梅葆玖的影響下,李玉剛順利加入中國歌劇舞劇院,成為了國家一級演員。

一時間,人們期待李玉剛能成為平劇的新星,帶着這門古老藝術走向輝煌。

分歧暴露,梅李結怨

然而,好景不長。在與梅葆玖的初期合作中,李玉剛還比較謙遜,但随着事業的成功,他逐漸顯露出自負的一面。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李玉剛性格獨立,不喜被規矩限制,更偏愛将流行元素融入平劇。他認為戲曲必須創新,才能吸引年輕觀衆。而梅葆玖則認為李玉剛應該繼承正統的平劇藝術,不該随心所欲改良。

兩人在平劇發展方向上的分歧日益明顯。梅葆玖多次苦口婆心地勸說李玉剛要多加練習基本功,但李玉剛不以為然。

2010年,李玉剛憑借代表作《新貴妃醉酒》一舉成名後,竟自稱是“梅派代表”。2012年央視春晚上,當衆人介紹李玉剛将帶來梅派經典曲目時,李玉剛再次稱自己代表梅派,氣得正在背景的梅葆玖當即憤然離席。

從此,梅葆玖對李玉剛大失所望,公開批評他是“騙子”、“門外漢”。李玉剛也對梅葆玖的指責激怒不已。兩人自此結下不解之緣,成為不共戴天的死敵。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這起糾紛打破了平劇界短暫的和平幻象,預示着更大的分裂即将到來。

戲曲現狀探微

李玉剛和梅葆玖的公開沖突,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目前中國戲曲界正面臨的困境。随着社會轉型和文化多元化,戲曲這個傳統藝術門類日漸衰微,青黃不接的問題凸顯。

許多戲曲傳人不到願意苦練基本功的弟子,持續發展能力堪憂。

有些年輕演員不再堅持傳統戲曲的規矩,為謀生計,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表演。他們或在公園、商場進行簡短的示範,或在餐館、酒吧用戲曲元素進行融合表演。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由于環境的限制,這些演出往往簡略化,偏離了傳統戲曲的本義。一些地方的老戲台也常常出現演員高齡化,台下觀衆寥寥的情況。

同時,一些戲曲明星則想方設法吸引年輕人投入戲曲學習。如郭德綱就舉辦“戲曲招生”活動,力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産。

我們要認識到,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應該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呵護。隻有讓更多年輕人熱愛國粹,戲曲才能煥發新的生機。

戲曲傳承之道

針對目前戲曲傳承面臨的困境,我們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進戲曲事業的發展。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第一,國家和社會應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扶持力度。設立國家級的戲曲傳承基地,吸引演員進駐傳授技藝。增加戲曲表演的政府采購,舉辦相關文化節慶活動。

在國家政策和社會環境兩方面,營造學習戲曲的激勵機制。

第二,戲曲界自身要主動融入新時代。針對年輕人的審美特點,在傳統劇目基礎上,适當加入通俗易懂的現代元素。

在表演形式上帶來驚喜,吸引更廣泛的青少年觀衆。同時,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戲曲推廣,使之與年輕人的生活貼近。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第三,要推動戲曲進校園、進社群。設立藝術特色學校,從小培養對戲曲的興趣。組建業餘戲曲社團,讓更多群衆親身體驗表演的樂趣。

還可以考慮與音樂劇等現代藝術形式進行融合,創新傳統劇目語言,增強其現代感和大衆吸引力。

隻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給戲曲注入新元素,我們就一定能讓這一古老藝術在新時代煥發青春活力!

結束語

李玉剛和梅葆玖的分歧,折射出中國戲曲在傳承過程中面臨的痛點和困境。但這并不意味着中華文化就必将在時代洪流中消亡。

李玉剛以“梅派代表”自居,得罪平劇圈,梅葆玖:不可能原諒他

曆史潮流充滿智慧,正是在傳統與創新碰撞中,中華文明才能煥發出新的光彩。

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我們要以積極的态度看待古老藝術形式與新思潮的融合。既尊重戲曲的傳統規範,又不怕進行勇敢的創新實踐。

讓每一代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民族文化的守望者。

人生在世,最寶貴的是“心”。我們要用一顆赤子之心去傳承和包容,用一腔熱血去傳播和實踐,使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在世代接力中閃耀奪目的光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