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司馬南:蜀漢的浪漫到底是什麼?熱血男兒的浪漫,男兒到死心如鐵

我為什麼喜歡季漢,比起虛僞現實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我永遠喜歡浪漫無私的理想主義者們,桃園結義,三顧茅廬,伯約逢亮。有太多的浪漫故事。其實不僅僅是季漢,三國裡有太多太多這種故事,向北而死的沮授,伯符子義的惺惺相惜,吾誓不為漢賊獻一策的元直,太浪漫了不是嗎,三國,就是男人的浪漫。無數次看得我熱血澎湃,無數次看的我悲憤交加,又無數次看得我熱淚盈眶,這就是,男人的浪漫。

司馬南:蜀漢的浪漫到底是什麼?熱血男兒的浪漫,男兒到死心如鐵

都說三國演義的蜀國是一群理想主義者的聚集地,為了一個虛無缥缈的夢想而建立的,缺少現實條件的政權必将轉瞬即逝,滅亡是必然的,可是,這又恰恰是最令人動容的地方,現在很多三國演義的老粉都說今年是季漢政權建立的1800年,這正是我們對蜀漢英雄們理想信念的延續啊,記得有一句話說的特别好,記憶與緬懷是對靈魂的另一種延續,隻要我們永遠記着他們,他們就沒有離我們而去,我們帶着他們的精神永生。實體是滅亡了,可是精神永不滅,他們重情重義,這麼多人為了共同的理想奮鬥,這正是當今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所或缺的吧。

四百年大漢的落幕,不在魏文稱帝,不在後主出降,也不在三家歸晉,而是停留在了姜伯約這最後一劍,這一刻理想到了終點,又悲壯到了極緻。就如同千年後崖山之戰的最終記載,“舟覆,(張)世傑死,宋遂亡”。這等與國同休的悲情榮譽,注定是要一個為之掙紮奮鬥的英雄豪傑才配得上。

司馬南:蜀漢的浪漫到底是什麼?熱血男兒的浪漫,男兒到死心如鐵

三國最喜歡的就是姜維。姜維是最佩服的三國人物,好師傅帶出來的好徒弟,但凡姜維懷有一點異心,劉阿鬥早就是曹芳了。年紀輕輕統四路大軍拜漢朝大将軍。有勇有謀,但性格内斂腼腆人也有擔當,不是很懂人情世故也忠義無雙。不愛花錢,而且還很堅韌。不管是老還是年輕的時候心态永遠積極向上,基地爆了隊友投了我不慌,隊友又瞎又聾我不怕。

突然想到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

姜維不僅活成了丞相諸葛亮的樣子,也越來越體會到當年丞相力不從心的苦衷。就是那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感覺,獨木難支也絕不降魏,并用生命捍衛住了蜀漢三代人克複中原的理想。

司馬南:蜀漢的浪漫到底是什麼?熱血男兒的浪漫,男兒到死心如鐵

這裡指的是傳承同一理想并為此奮鬥的三代人。先帝起于亂世,不幸中道崩殂;丞相繼承先帝遺願,奉命于危難之間,奈何病逝五丈原。而丞相之後,真正為興複漢室而奮鬥的隻剩下伯約了,奈何最終隻能“吾計不成,乃天命也”。

感覺姜維比劉備和諸葛亮還難,劉備起碼有歇業這樣的兄弟,有忠心輔佐的賢臣,還有大漢宗親大義在,而姜維身為降降本來在蜀國地位就很尴尬,到後期蜀國百姓也都對着來回北伐卻未能見寸功而怨聲載道,到蜀漢後期大漢已經亡了快40年了,古代平均年齡也才40啊!已經足夠兩三代人成長起來了,那時候已經連心還漢室的人都沒多少了。古今曆史上比姜維還難的人也沒多少了。

司馬南:蜀漢的浪漫到底是什麼?熱血男兒的浪漫,男兒到死心如鐵

中國曆史上有兩群最可愛的人,他們生于亂世,見證于殘酷與屠殺,他們都在妄圖給這片古老的土地灑下大一統和和平的種子。于是乎他們一個向古代探求,一個向國外探求。

蜀漢政權為啥執着于複興漢室?因為他們的認知中大漢是和平繁榮的,是以興複漢室是他們唯一能想到帶給人們幸福的路,可惜天時真的不在那一邊。但是千年後,當這片土地再次遇見了戰火與紛争的時候,另外一群可愛的人帶着他們的信仰,完成了當年沒有完成的事,這可能也是曆史的可愛之處吧。

其實我最後想問下,劉禅在吃香的喝辣的的時候他有沒有想過有一位将軍還在堅持這個将軍還是個投降過來的将軍。在劉禅說此間樂,不思蜀的時候。姜維為了複興漢室被人一擁而上亂刀砍死死無全屍。姜維死後見了諸葛亮起碼還能說,拿命c了沒辦法這也是能力有限。你劉禅死後有什麼臉面面對漢朝24位先帝?有什麼臉去見你雲叔,二叔,三叔和你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