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作者:勞動報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頭圖:同仁醫院門診護士長楊敏怡(左一)在門診工間休息室吃午飯的同時,與同僚讨論今年年會事宜。

2024年上班第一天,長甯區天山路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心悅山舍”職工工間休息室在醫務職工的期盼中閃亮開張。此時,在與之相距3公裡的上海市同仁醫院,陳洪飛醫生結束了一台高強度手術,更衣後快步走入手術室職工工間休息室,躺上按摩椅,緩解因久站導緻的腰部酸痛……建設改善一批醫務職工工間休息室是2023年市總工會服務職工實事項目之一。2023年3月,長甯區總工會聯合區醫務工會選取15家醫療衛生機關推進職工休息室建設改善工作。截至目前,包含2間樣闆間在内的16間工間休息室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今,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正和陳洪飛一樣,在工作之餘,享受“幸福新空間”帶來的全新休息體驗。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同仁醫院醫生陳洪飛在手術室工間休息室按摩椅上休息,醫院工會還在休息室準備了耳塞、眼罩等物品供職工使用。

建家:“騰挪移”擠出新空間,建成啥樣職工說了算

地處中心城區的長甯區,寸土寸金。在區屬醫療衛生機關内,用房緊缺情況同樣突出。長甯區醫務工會副主席趙琦表示,為提升患者就醫舒适度,醫院最好的空間均優先向他們傾斜,醫務人員的休息區域普遍存在空間狹小局促、動線不分明以及設施裝置老舊等情況。

如何“螺蛳殼裡做道場”,從有限的空間裡擠出工間休息室,各醫療機關動足了腦筋。江蘇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将一棟老洋房二層的檔案室,騰挪改造成職工工間休息室。同仁醫院門診護士長楊敏怡在工會的支援下,對更衣室進行了重新規劃布置,工間休息室建成後,不僅醫務人員的更衣區域變得寬敞了,還新“變”出了休息、吃飯、讀書、交流的區域。虹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除了在室内建有一處工間休息室,還向“天空”要空間,在屋頂鋪設步道、配上綠植,設定了桌椅和遮陽傘,曾經遍布太陽能闆的屋頂,現在成為了職工午間休息的後花園。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江蘇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職工在工間休息室制作手工皮具。(受訪者供圖)

作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首提地,長甯在建設工間休息室的過程中,從區總工會到醫務工會,再到各醫療衛生機關工會,按照“因地制宜、功能合理、貼合需求、建設規範”的要求,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等形式,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建設“職工所需、職工受益”的工間休息室。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通往同仁醫院手術室工間休息室的走廊兩側牆壁,貼滿了牆紙裝飾。

在休息室,有的職工想要運動健身,有的職工想要安靜休息。這“動”與“靜”該如何平衡?在江蘇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召開的一次職代會上,有職工就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将休息區安排在單獨的房間内,和運動休閑區間隔開。方案通過後,工會還貼心地在休息區增設了泡腳桶等放松設施。

趙琦介紹說,各機關會根據實際情況,使出十八般武藝滿足職工各類需求。“按摩椅、拳擊機、淋浴房是醫務職工呼聲最高的‘必需品’,但有的工間休息室太小,無法放下按摩椅,工會就會為職工準備一個小巧的沙發按摩墊。還有的工間休息室條件受限無法辟出淋浴間,工會主席就在選址上做文章,将休息室想方設法建到公用浴室旁,并對其進行裝修更新。”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江蘇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職工在工間休息室跳操健身。(受訪者供圖)

愛家:自發扮靓幸福小家,同僚關系和諧融洽

路過同仁醫院手術間工間休息室的走廊,可見兩旁的牆壁春意盎然。手術室護士長黃晨介紹說,這是手術室副護士長王碩利用休息時間,将櫻花、蝴蝶等貼紙,一片一片貼上的。無獨有偶,在江蘇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職工不但從家裡帶來了綠植,還把自己心愛的遊戲機、親手縫制的手辦捐進了工間休息室。

“許多休息室都增添了咖啡機,剛開始我們還挺擔心咖啡豆用完了,機器是否就成了擺設。在後來的調研中,我們打消了這一顧慮。”趙琦表示,工間休息室建好後,職工們都把這處空間當成了自家的客廳,自發地将自己在旅行途中購買的特産、自己家中的咖啡豆等帶進工間休息室與同僚共享。

在日常工作中,工間休息室還成為維系職工感情的橋梁紐帶。同仁醫院門診護士長楊敏怡是醫院2023年以人才引進方式招錄進來的新員工,她表示,“我通過張羅建設工間休息室迅速融入了新集體,同僚們也因為工間休息室,多了許多交流的機會,大家的關系是以變得愈發融洽。”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虹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職工在室外工間休息室“屋頂花園”打八段錦。(受訪者供圖)

興家:建好更要維護好,改造更新步履不停

長甯區總工會自去年初下發《關于開展2023年本區醫療衛生機關職工休息室建設改善工作的通知》後,專門安排經費用于支援醫務職工工間休息室的建設,在原計劃建設7家的基礎上,協助區醫務工會2023年全年實作16家休息室的建設。

從0到16,長甯醫務工間休息室“小屋大愛”為職工幸福升溫加碼

虹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職工午間在室内工間休息室小憩。

“以前我們醫務人員午休隻能找空診室四處‘打遊擊’休息,休息室建好後,職工終于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休息空間。場所内咖啡機、電烤箱、冰箱、運動器材等一應俱全,成為我們生日會、遊園會等工會活動的主陣地。”虹橋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工會主席莊葉清感歎道。據了解,長甯區醫務行業按照職工不同的工作場景和需求特點建設工間休息室,做到了“屋”盡其用。“為維護好這一‘幸福新空間’,各醫療機關工會都安排了工會委員輪班值日維護,定期開展職工滿意度調查,并根據職工需求改造更新工間休息室裝置及功能。有些機關還定期進行空氣檢測,保證職工健康。”趙琦告訴記者。

今年,長甯區總工會将繼續聯合區醫務工會加大區内綜合醫院急診休息室、手術部休息室改善工作力度,進一步實作各類工會服務職能的疊加和拓展,總結符合醫務特點的特色做法,推進職工休息室運作制度化、配置标準化的規範管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