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作者:懶熊體育

過去一年裡,屬于男籃項目的好故事似乎不太多,新疆退賽、季後賽默契球、世界杯出局、亞運會被逆轉,樁樁件件連串考驗着球迷的承壓能力。但也不乏亮點,比如屬于中國三人男女籃的“流浪地球”——一場圍繞巴黎奧運會直通名額展開的搶分大戰。

今年7月,國際籃聯3x3大師賽澳門站比賽間隙,代表利曼隊出戰的張甯一邊流着汗,一邊向媒體形容自己和隊友們的生活狀态就像“流浪地球”。

就三人男籃而言,所謂“流浪地球”,是指31名球員于六個月時間内,密集飛往世界各地參賽,赢取FIBA 3X3 積分,以換得巴黎奧運唯三直通名額的征程。随着直通資格到手,“流浪地球”成了又一個富有奇迹色彩的體育故事,而三人籃球,這個過往僅被視作五人籃球旁支的項目,也開始被更多人注意。

不過,同樣經曆了“流浪地球”的三人籃球運動員朱淵博告訴懶熊體育,三人籃球走向公衆視野,他們這批隊員其實隻是承前啟後,過往有先驅者,未來還會有其他人接過火把,繼續向前。

企業搭台,初成氣候

1993年,香港維多利亞公園曾舉辦一次三人籃球比賽,這被視為三籃項目在香港和内地的起源。但三人籃球真正開始發展還要等到十年後,肯德基三人籃球賽的出現。

作為青少年賽事,肯德基三人籃球賽獲得了中國籃協支援,自2004年持續辦賽至疫情前,覆寫約5000所學校,吸引報名人數近300萬人次。商業賽事的出現,讓國内三人籃球運動從無序狀态被“收編”。21世紀頭十年,匡威、361°、沃特、佳得樂等品牌都曾冠名過區域性三籃賽事。借由賽事營銷傳遞品牌理念、大衆參與擴大品牌影響,三人籃球一度成為商業賽寵兒。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2013肯德基三人籃球賽總決賽,張梓祎當選MVP。

這一趨勢發展到後來,便有了輻射全國的群衆性賽事,如2015年創辦的新浪3X3黃金聯賽。在《賽事金礦》一書中,原新浪體育總經理魏江雷提及這一新浪自創IP時提到,2015年下半年,新浪體育開始丢失包括NBA、中超在内的多項體育賽事版權,而創辦自己的賽事“既有内容來源,又能産生流量”,于是黃金聯賽誕生了。

有别于過往賽事主辦方側重品宣需求的做派,打造内容IP的動機,讓黃金聯賽對商業化有更高要求。例如,為謀求更多元的營收方式,主辦方希望将比賽場地遷移到商超。魏江雷在書中寫到:2016年前後,體量1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一個周末的靜态展示(搭建展位,品牌露出,有營銷人員在場)報價為每兩天6萬-10萬元;2018賽季,黃金聯賽在近60個城市的商超辦賽,創造的線下展示價值可以達到600萬元。

三人籃球的項目特點,恰恰為黃金聯賽的商業需求提供了可能。《2020年三人籃球國家隊商務方案》裡是如此形容三人籃球優勢的:

  • 一場比賽十分鐘,可傳播性強;
  • 一次攻防10秒,節奏緊湊;
  • 21分制,絕殺頻繁,激烈刺激;
  • 源于街頭,兼具競技性和娛樂性。

除此之外,一支球隊隻有四個人、場地約為正規籃球場一半等原因,使得三人籃球相比五人制比賽,在辦賽成本、場地選擇、組織管理和報名門檻等方面更符合商業賽事需求。故而很長一段時間裡,品牌搭台,草根唱戲,民間辦賽,成為國内三人籃球賽事的主要存在方式。

2019年,黃金聯賽已經擴張到185座城市、3萬支球隊、多達12萬人參與的規模。短短五年從零做到十萬人參與,足以證明項目具有不錯的群衆基礎和參賽需求。但另一方面,大衆對正規三人籃球比賽又缺乏認知。魏江雷在書裡提到,剛開始辦賽時,很多參賽選手連最基礎的交球規則都需要反複講解,就連個别裁判都沒有完全掌握三人籃球的比賽規則。

受制于企業本身資源、大衆觀賽習慣乃至政策規約等種種原因,商業賽事在國内的作為終究有限。但優質賽事仍舊聚集了一大批隊伍和球員。今年參與“流浪地球”搶分大戰的球員裡,朱淵博、郭瀚宇、趙柏清等拿過黃金聯賽分站冠軍;2019賽季總冠軍上海上實龍創、上海站冠軍Y&M隊、長沙站冠軍三秒區隊是現今超三聯賽球隊的前身;張甯則是2018年黃金聯賽總冠軍“Nowhowho”陣中球員,而那一年的黃金聯賽國際精英賽上,張甯今年的母隊、來自塞爾維亞的利曼隊就曾受邀并且獲得了冠軍。

國内商業賽事方興未艾時,另一條時間線上,三人籃球正在國際籃聯改造下改頭換面。上述球隊和球員們,都将在日後卷進這次變革的波濤中。

三籃入奧,草根唱前戲

簡單來說,就是2017年,三人籃球成為東京奧運會正式項目。

2007年到2012年的五年時間裡,國際籃關聯作頻頻,出爐三人籃球官方規則、推動項目進入2010年新加坡青奧會,同時啟動了三人制籃球世錦賽(後更改為世界杯)及世界巡回賽。目前,國際籃聯3X3競賽體系由國家隊賽事、職業賽事和授權賽事幾部分組成,這個體系不僅包括了國家之間的杯賽、俱樂部之間的巡回賽,還海納世界各地的3X3賽事。如新浪黃金聯賽、肯德基三人籃球賽等都獲得了FIBA官方認證,參賽隊伍和球員可以獲得FIBA積分。

另一項重要工作,便是建立起國際籃聯3X3積分體系。所有FIBA體系内的賽事被分為11個等級(含0級),賽事等級越高,球員能拿到的積分越多。比如國際籃聯3X3大師賽代表着10級最高等級,國際籃聯3X3世界杯是9級,2020年黃金聯賽全國總決賽是4級賽事。2019年,朱淵博随“Y&M”拿到黃金聯賽上海站(4)冠軍時獲得的積分是1800分,而今年他随北京隊拿到國際籃聯挑戰賽無錫站(9)冠軍時,積分則達到53820分。

積分的一大作用,就是與奧運會資格挂鈎,排名靠前的國家,才可以直通或者拿到奧運資格賽入場券。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部分賽事等級分布情況

對于中國籃球來說,國際籃聯努力推廣三人籃球,似乎可以稱作意外之喜,又像是雪中送炭。

喜的是三人女籃。2010年新加坡青奧會,三人籃球在奧運賽事的首次亮相,中國U17三人女籃就拿到了金牌;2019年3X3女子世界杯,女隊斬獲大陸曆史首個籃球項目世界冠軍;東京奧運會拿到銅牌後,今年又以積分第一直通巴黎。

與此同時,當中國五人男籃接連丢掉東京和巴黎奧運會門票,三人男籃也成了“全村的希望”。2013年,中國籃協專門成立了三人籃球辦公室,柴文勝成為負責人。這個部門的成立,自然與三人籃球成為青奧會項目并有望入奧密切相關。

其後,官方的一系列動作包括2014年舉辦首屆全國三人男籃錦标賽、2015年與耐克共同開啟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2016年,又承辦了改名前最後一屆國際籃聯3X3世錦賽。這次世錦賽上,男隊的四名隊員分别來自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2015年冠軍“Captain”和2016年冠軍“寶華一隊”。這一階段,業餘球員成了三人籃球世界的主角。

2017年,随着三人籃球入奧,中國籃協正式成立三人籃球部。同年舉行的天津全運會為這一項目增設了四枚金牌。四塊金牌最終被業餘球隊包圓。當年年底打響的“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台賽,業餘球隊東莞麻湧奪得男子公開組冠軍,隊員們是以獲得了代表國家隊出征2018國際籃聯3X3亞洲杯和亞運會的機會,并在雅加達以業餘球員身份曆史性奪金。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國3x3男女籃持金牌合影。

2018年,“高手在民間”這句話被姚明和柴文勝反複提及,“草根直通國家隊”成為幾項官方賽事吸引報名的最大噱頭。不過,從群衆性賽事選拔業餘球員,也許隻是基于現實的選擇。國家體育總局2017年7月釋出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全國範圍内沒有三人籃球專職教練員,隻有6個國際級三人籃球持牌裁判。柴文勝告訴懶熊體育,某次國際挑戰賽上,他看到過一支國内球隊沒有教練,球隊老闆親自給幾個球員講話的場面。

2018年年底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柴文勝直言:“我們在雅加達奪冠的這支隊伍,當時去塞爾維亞拉練,參加當地一個七級的比賽,也就是一個地區級别的賽事,我們連四強都打不進去。”據懶熊體育統計,2018與2019兩年時間内,國内球隊共有90隊次參加了24站國際籃聯大師賽或挑戰賽,僅有北京隊3次打進過四強,最好成績是第三名。而這支北京隊,其實相當于三籃國家隊,包括陳培東、鞠明欣、鄭毅、李浩南、劉恒驿等在内,全部是當年三籃國手或者CBA球員。

偏偏此時,沖擊東京奧運會資格的大考近在眼前。

兩次直通,規則裡尋通途

2019年,朱淵博變得“忙碌”起來。他不僅參加了中國籃協主辦的2019全國三人籃球錦标賽、2019年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和2018-2019中國三人籃球擂台賽,還打了黃金聯賽上海站和總決賽,甚至參加了國際籃聯大師賽南京站、國際籃聯挑戰賽無錫站及昆山站。

如此忙碌的背後,承載着中國籃協通過“人海戰術”沖擊東京奧運會的計劃。因為東京周期,一個國家FIBA3X3積分前一百名的運動員分數總和,彙算後就是該國綜合積分,積分前四可以直通東京。換言之,比不過球技,還可以比人頭。

是以,中國籃協開始大力籌辦三籃賽事。僅2019年一年,國内接連舉辦了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中國三人籃球挑戰賽、“我要上奧運”全國三人籃球擂台賽和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等一批最高評級為7級的賽事。各地還承辦了多場國際籃聯大師賽和挑戰賽。

憑借“人海戰術”,男女三人籃球項目最終雙雙直接晉級東京奧運會。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三人女籃赢下東京奧運會銅牌戰,王麗麗(23号)和楊舒予怒吼慶祝。

出乎意料的是,進入奧運會的三人男籃卻迎來輿論口誅筆伐。奧運會上,三人男隊2勝5負因小分劣勢排名墊底。成績之外,選人更引發廣泛質疑。根據規則,奧運4人正式名單中需要有兩名積分排名國内前10的球員,這意味着另外兩個名額操作彈性很大。事實也是如此,最終名單裡,出現了胡金秋和高詩岩兩位CBA球員。

争議集中在高詩岩入選及鄭毅落選。鄭毅在2019年參加了20項FIBA積分賽事,代表國家隊打了3X3亞洲杯和世界杯,是當年國内積分第一的球員。相比之下,高詩岩幾乎沒有三人籃球經驗。

是以,當三人男籃今年再次拿到奧運會門票、當“流浪地球”的故事被更多人了解,誰會去巴黎立刻成了球迷關注的話題,畢竟這一次,三人男籃這回的搶分過程,比四年前更加激烈。

時間稍稍往前回溯。進入巴黎周期後,國際籃聯修改了晉級規則。隻計算單個國家前25名球員的積分,并調整不同級别賽事分值,削弱了低級别賽事積分權重。簡而言之,人海戰術失效了,大量辦賽意義也不大了。

由于疫情幾年沒有外賽,國内球員當時積分很低。于是2022年,中國籃協啟動了一項外訓外賽計劃,柴文勝作為負責人,與朱淵博、郭瀚宇、顔鵬等球員在國外呆了三個多月,目的就是“把積分往上提一提,讓2023年有一個好的起跑線”。

柴文勝說,當時的想法就是:“最起碼也要排世界前十幾名,2023年再去努力,可能會有奧運會資格賽的資格。”2024年,巴黎奧運會除了3個直通名額,另外5個名額将通過三種資格賽産生,其中最實際的一種方式,就是把國家積分排名鎖定在前16,然後和榜單上的剩餘國家打資格賽。2022年11月,随着北京隊在大師賽香港站拿到第5,三人男籃的賽季收官。經過幾個月比賽,中國排名從年初45名提升到第15名。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2022年國際籃聯3X3大師賽香港站,朱淵博(5号)與郭瀚宇在比賽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這片中國三人籃球的發祥地,柴文勝再次見到了幾年前某次挑戰賽上,親自指導球員的那位老闆——無錫惠汕三人籃球俱樂部的投資人芮葉彬。

實際上,2022年大師賽香港站及此前蒙特利爾站,北京隊的參賽資格都是芮葉彬直接購買外卡得來的。“我當時有機會買到外卡,就詢問了柴部,他表示很需要”,芮葉彬向懶熊體育坦言,“兩張外卡給北京,是為國家隊服務嘛。”

聊天時,聽說直通巴黎至少需要積攢650萬分,芮葉彬向柴文勝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可以試着搞定300萬分。柴文勝一聽,算了算籃協這邊差不離也能幹到300多萬分,兩邊加起來,事情沒準能成。一番談話後,三人男籃的目标從擷取資格賽資格,變成了直通巴黎。

這确實不是異想天開。國際籃聯的大師賽與挑戰賽允許不同國籍組隊,比賽打完後球員積分各算各的。是以,除了塞爾維亞、美國的一些隊伍,其他國家的俱樂部多多少少都是洋槍加土炮。2019年,國内球隊參加大師賽基本墊底,但中國籃協引入四屆3X3世界杯(世錦賽)冠軍球員馬爾科·薩維奇後,他帶領北京隊拿過2022年兩站大師賽的第5名。

“我們運動員在中外結合組隊模式下,參加高水準比賽其實跟世界強隊差距不大”,柴文勝表示,“正是基于2022年收獲的成果,我們考慮奧運會直通時有了一些經驗”。

而芮葉彬承諾的寶貴之處在于,他不僅擁有無錫惠汕這支國内球隊,還擁有烏布隊和利曼隊這兩支國外頂尖的三人籃球隊伍,陣中甚至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後來又與裡加隊合作。起初,他收購海外球隊的想法很簡單,是為了友善将國内球員輸送出去鍛煉。但現在,這些球隊的存在,可以為搶積分提供最直接的幫助。

2023年,北京隊、福田隊、武漢隊、無錫隊、U21國家隊,加上烏布、利曼和裡加,配備着國内外頂級三人籃球運動員的幾支球隊,構成了中國球員征戰國際籃聯比賽的隊伍矩陣。其後便是很多球迷耳熟能詳、31名球員“流浪地球”的一年。公衆号“三人籃球研究院”總結資料顯示,到2023年11月1日積分截止日,中國三人男籃的隊員共飛往20餘個國家,參加66站國際賽事,球員随隊拿到4站大師賽冠軍、6站挑戰賽冠軍,以世界排名第三直通東京奧運。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圖源:微網誌@中國三人籃球國家隊

職業聯賽,風起超三

推廣三人籃球項目,在柴文勝看來不僅可以彌補五人男籃進不去奧運會的缺憾,還在于這個項目的确存在獲得國際比賽成績的可能。他至今仍記得三人男籃在東京奧運會隻輸給拉脫維亞一分。“最後拉脫維亞是冠軍,”柴文勝說。

回過頭看,東京周期充滿争議的選人,中斷了2019年以前草根代表國家隊出戰的傳統。為組建更強陣容,讓職業球員取代業餘球員,這并不難了解。但排名墊底的現實,昭示着三人籃球與五人籃球終歸存在差别。

三人籃球需要自己的職業聯賽。

東京奧運會結束後,建立職業聯賽被提上日程,2021年12月12日,超三聯賽過渡賽季開打。次年8月4日,由中國籃協與其全資公司深籃體育聯合主辦、16支球隊組成的超三聯賽正式揭幕。這是繼CBA、WCBA、NBL後國内第四個職業籃球賽事。目前,進行了兩個賽季的聯賽形成了20支超三球隊+8支衛星賽球隊,以及女子三人籃球聯賽(3WL)格局。

新聯賽其實有不少老面孔。過渡賽季時,超三近半數球隊都曾參加此前的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廣州長隆作為該賽季冠軍,陣容是以拿過2018年亞運會冠軍的東莞麻湧為班底。而它的決賽對手上海上實龍創,是中國三對三籃球聯賽2016和2017兩連冠球隊,還是黃金聯賽2019賽季總冠軍。

盡管隊伍都是老熟人,但作為2022賽季超三聯賽總決賽MVP,朱淵博告訴懶熊體育,聯賽開辦後球隊更規範,人員也更固定,球隊之間的差距在慢慢縮小。今年年初,三人男隊召開選拔訓練營,35人大名單中有29人來自超三聯賽,他們也組成了沖奧主力。這批球員“流浪地球”回歸後,明顯提升了聯賽競争水準。朱淵博提到:“像深圳今年的成績很好,因為劉千豪、劉長江這樣的年輕球員參加過高水準比賽,回來就能帶動全隊。”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2023賽季超三聯賽南京争霸賽,崇明橫沙譽民隊慶祝奪冠。

與此同時,超三聯賽也吸引了許多新玩家,比如廣州悅跑豹貓。

“從網際網路角度講,三人籃球具有更強的傳播力,”悅跑圈創始人兼CEO梁峰告訴懶熊體育:“現在短視訊要求幾秒鐘幾分鐘展現一個東西的時候,三人籃球是很好的載體。源于草根、有完整遊戲規則、有極龐大群衆基礎、還有傳播平台,幾者配合起來就有了好的發展空間和機會。”

而随着三人籃球入奧和職業聯賽籌辦,梁峰覺得嘗試營運一支職業俱樂部的機會來了。作為悅跑圈旗下的職業俱樂部,廣州悅跑豹貓以黃金聯賽長沙站冠軍廠牌“三秒區”為陣容架構,從超三過渡賽季就開始參賽。

在《賽事金礦》一書裡,魏江雷寫到:一項初創賽事,如果沒有大量的參賽選手、海量的優質内容、億級規模的媒體傳播,就無法為贊助商創造價值,那麼賽事初期投入就要靠老闆自掏腰包、天使投資人或者其他投資者了。

就目前而言,盡管有職業性質加持,超三聯賽目前仍舊需要“自掏腰包”。梁峰透露,目前一支超三聯賽球隊單賽季營運投入在500萬以上,暫且做不到收支平衡,一大半球隊都源于投資者的熱愛在維持。

某種程度上,部分球員們也是靠熱愛在堅持。據懶熊體育了解,很多超三聯賽球員平時會現身各種業餘賽場,也就是打野球。朱淵博介紹稱,職業梯隊出來的球員打野情況會少一點,大學生和其他球員或多或少都會有相關經曆,如果沖擊奧運會是實作夢想,打野球就相當于為了生活。

“是我們沒有提供更好地保障給他們,才讓他們需要出去打野球。”梁峰用“權宜之計”來形容現狀。他相信一名超三球員年薪大概幾十萬,甚至比不上一些人打野球的收入,但球員仍舊願意來到超三聯賽,為的無非是站上職業賽場。

好的方面是,沖擊巴黎奧運會成功,讓三人籃球獲得了更多關注。朱淵博提到,他們出國參加的一些比賽,即便半夜直播,仍會有很多人觀看。“我們今年把這件事情完成以後,也可以給大家看中國還有三人籃球這個項目,我感覺這才是意義更大的一點。”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2023武漢城市三人籃球賽,比賽場地設在黃鶴樓公園。

盡管聯賽聲量還遠遠沒有達到梁峰預期,但他覺得情有可原。“球隊能自己養活自己,這是對一個職業俱樂部的基礎要求。内容、視訊傳播、電商團隊的建立,球員選拔機制和體系,我覺得都是需要繼續去提高的”,在做好這些的前提下,梁峰給廣州悅跑豹貓實作要求的時間,是5年。

從街頭到奧運,從草根到職業,三人籃球運動正經曆前所未有的蛻變。“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靠近年輕人的大金礦,是以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維護好它的遊戲規則,做更好的内容傳播。”梁峰認為,超三聯賽才兩歲,一切都剛開始。

當然,三人籃球也是。

中國三人籃球,三十年登堂入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