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九部門: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拓展“農村客貨郵 +”

作者:IT之家

IT之家 1 月 2 日消息,交通運輸部、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财政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家郵政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郵政集團今日釋出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九部門: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拓展“農村客貨郵 +”

指導意見提出,深入推進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以下簡稱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更好滿足農村群衆出行、貨運物流、寄遞服務需求。

指導意見稱,力争到 2027 年,具備條件的縣級行政區實作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全覆寫,全國縣鄉村三級客貨郵站點數量達 10 萬個以上,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達 2 萬條以上,基本建成“一點多能、一網多用、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農村運輸服務新模式,全國農村運輸服務水準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升,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九部門: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拓展“農村客貨郵 +”

圖源 Pexels

IT之家附指導意見中的具體措施如下:

打造因地制宜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形式

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充分發揮農村客運網絡覆寫廣、通達深的優勢,引導城鄉客運企業、公交企業依托城鄉客運線路布局,優化車輛排班,合理設定停靠站點,積極開通由縣城至各鎮村、鄉鎮至建制村的農村客貨郵合作線路,利用車輛行李艙、内部物品存放區等代運郵件快件,在確定安全、保障農村群衆乘車需求的前提下保障郵件快件快速送達。

發展貨運班車。在農村貨運物流、郵政快遞服務需求旺盛或多為大件的地區,引導企業發揮貨運車輛運量大、時效高的優勢,整合各類貨運物流資源,統籌布設配送路線,推廣時間固定、線路固定、站點固定的“貨運班線”模式,将物流包裹、郵件快件由縣城配送到鎮村站點。對于臨時性的大件物流需求,可采取提前預約方式組織貨運車輛配送,精準滿足農村物流寄遞需求。

拓展“農村客貨郵 +”。結合本地産業優勢,引導企業積極發展“農村客貨郵 +”電商、旅遊、農業等模式。積極搭建平台,引導農村客貨郵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合作,提供日用消費品、農資下鄉和農産品進城“網上下單、一鍵送達”服務;與景區景點合作,為特色景區産品、傳統手工藝品、鄉村民宿伴手禮等提供高效的運輸寄遞服務;與農副産品生産經銷企業合作,開通農副産品定制化運輸專線、季節性運輸專線等特色客貨郵線路。

建設“一點多能”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站點

拓展縣級客運站客貨郵功能。支援縣級客運站在保留客運基本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拓展貨運物流、郵政快遞、電商、旅遊等綜合服務功能,推進統一倉儲、統一分揀、統一配送。在保障客運安全和客運服務功能的前提下,鼓勵設定獨立的操作區,集中開展郵件快件裝卸、安檢、分揀、交接等作業流程,提升分揀裝運效率。

拓展鄉鎮站點綜合服務功能。按照便民、集約、高效的原則,依托鄉鎮客運站、城鄉公交首末站、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農村公路養護站、鄉鎮郵政支局所、鄉鎮供銷社等站點,拓展客運乘車、商品售賣、物流配送、郵件快件寄遞、農資供應、新能源車輛充電、汽車維修等功能,實作綜合服務功能的集聚,增強上接縣、下聯村的集散中轉服務能力。

完善村級站點網絡。優先選擇農村客運站點、村民活動場所、村口等友善農村客運車輛便捷停靠的點位,利用村委會、鄉村商超、村級電商服務點、郵政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含村郵站、郵樂購等)等村級設施,整合客運乘車、物流配送、郵件快件寄遞、政務服務、便民繳費等功能,打造覆寫廣、功能全、服務優的“一站式”村級站點。

推廣安全可靠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裝備

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适配車型。鼓勵農村客運經營者優先選用配備下置或後置行李艙的鄉村公路客車,按照《客運班車行李艙載貨運輸規範》規定,利用行李艙做好郵件快件等物品運輸。鼓勵客車生産廠家結合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需求,優化相應客運車型,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更多車型選擇。農村客運經營者應使用符合國家及行業标準的車輛内部物品存放區,在保障旅客運輸安全的前提下,開展郵件快件運輸。

應用标準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裝置。鼓勵使用标準化的物流周轉袋(箱)、托盤等,探索建立循環共用、綠色環保的裝備體系,進一步提高郵件快件運輸效率。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低碳發展,提升快遞包裝标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水準。鼓勵縣級站點應用自動化分揀、裝載、運輸等裝置,加快推進縣、鄉、村站點智能掃描終端、智能郵箱、智能快遞櫃等裝置應用,提升分揀、運輸、投遞、派送等各環節服務效率。鼓勵企業在郵件快件寄遞過程中,推廣應用條形碼、射頻識别、電子運單等。

健全規範有序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服務體系

規範農村客貨郵作業流程。規範郵件快件交接手續,及時、準确填制運輸與配送憑證,確定品類、數量核對無誤。規範郵件快件配送流程,以便利方式告知收件人提取方式以及查詢和投訴管道等相關資訊,保證郵件快件及時安全準确送達。

提升農村客貨郵服務品質。規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服務,明确服務流程、服務時效、服務價格、投訴處理等要求。鼓勵結合地方産業特點和文化特色,制定統一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标志,規範客貨郵站點名稱、站内設施标牌及車輛外觀辨別。加強市場監管,相關收費項目應按規定明碼标價、上牆公示。加強行業管理和執法監督,堅決查處快遞末端違規“二次收費”等問題。

強化農村客貨郵安全管理。督促企業完善安全生産制度體系,細化崗位職責,強化駕駛員安全教育訓練,加強車輛檢查維護,保障運輸安全。加強郵件快件存放管理,不得存放危險貨物及其他列入違禁目錄的貨物。督促郵政快遞企業及相關經營機關嚴格遵守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嚴格執行實名收寄、收寄驗視、過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郵件快件經安全檢查後,數量、重量、體積、擺放和系固等符合安全運輸條件的,方可進行運輸或配送,對未驗視安檢的郵件快件一律不予運輸。

完善合作共享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機制

完善協同機制。積極争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援,推動将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納入到政府工作目标或鄉村振興相關規劃,統籌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推動建立由政府牽頭,交通運輸、工業和資訊化、公安、财政、農業農村(鄉村振興)、商務、郵政管理、供銷合作社、郵政公司等部門機關參與的工作機制,共同研究制定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明确發展目标、主要任務、實施路徑、支援政策、保障措施,形成多部門協同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工作格局。

整合市場主體。積極推動農村客運市場主體整合,提升農村客運集約化發展水準,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集中運力保障。積極引導縣域内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電子商務等市場主體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強合作,選擇或組建具有較強協調整合和持續營運能力的龍頭企業作為營運主體,合理設定收益配置設定機制,讓各方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中實作合作共赢,提升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自身“造血”能力。在西部農村地區,注重發揮農村客運網絡優勢和郵政服務在農村末端寄遞中的基礎性作用,擴大“快遞進村”覆寫範圍。

加強資訊互聯互通。加強農村客貨郵資訊化建設,引導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和快遞企業加強資料共享,實作農村客運車輛班次、營運線路、途經站點、發車時間,農村貨運物流和郵政快遞運單等關鍵資料在縣級層面的彙集。加強資料綜合利用,為群衆提供出行購票、郵寄下單、物流跟蹤、投訴回報等“一站式”服務。加強農村客貨郵資訊安全管理,嚴防個人資訊洩露。

建構支撐有力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保障體系

完善配套支援政策。統籌綜合利用各類資金管道支援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線路開通、适配車輛更新、資訊平台建設等,将具備貨運物流、郵政快遞、旅遊等綜合服務功能的縣級客運站建立改擴建項目優先納入支援範圍。鼓勵使用各類金融機構相關金融産品,為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提供融資服務。

鼓勵先行先試。支援将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作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建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宣傳推廣等内容,積極争取将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納入縣域商業建設行動支援縣、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等示範建立工作。鼓勵省級交通運輸部門開展本省份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示範,以點帶面提升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水準。

加強經驗宣傳推廣。交通運輸部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召開現場推進會、印發案例集等方式,總結推廣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典型經驗做法。各地要積極總結提煉本地經驗和特色做法,多管道多形式加強全媒體傳播,營造全社會支援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