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勢力去年成績單:理想超37萬輛“遙遙領先”,蔚來零跑位列二三,哪吒失意

作者:澎湃新聞
新勢力去年成績單:理想超37萬輛“遙遙領先”,蔚來零跑位列二三,哪吒失意

2023年,依舊留在牌桌上的造車新勢力們多數都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2024年1月1日,包括理想、問界等在内的多家造車新勢力先後公布2023年12月份傳遞資訊,2023年全年成績單也随之出爐。理想汽車以37.6萬輛穩拿第一,蔚來則以超16萬輛位居第二;從同比增速來看,理想汽車達到了184.6%,遠超行業均值。

一片“漲聲”中也不乏失意者。在被統計的7家車企中,哪吒汽車則是唯一一家出現同比下滑的新勢力,12月份傳遞量更是暴跌至五千輛左右。

制圖:澎湃新聞記者 吳遇利

“價格戰”是貫穿車市2023年的關鍵詞,新勢力不可避免,也跟随車市經曆了多番價格戰以及銷量起伏。面對2024年,業内普遍給出了“更卷”的預期,“巨無霸”特斯拉已經在1月1日開啟了新一輪降價促銷,2024年的競争格局或進一步分化。

理想“遙遙領先”

無論是去年12月還是全年,理想汽車都穩居第一。理想汽車在2023年12月傳遞新車超5萬輛,同比增長137.1%,成功達成月傳遞五萬輛的目标。2023年第四季度共傳遞13.18萬輛,同比增長184.6%。

就2023年全年來看,理想共傳遞37.6萬輛,同比增長182.2%。截至2023年12月31日,理想汽車累計傳遞量超過60萬輛。

制圖:澎湃新聞記者 吳遇利

由華為和賽力斯聯合開發的AITO問界也在年末突破了2萬輛天花闆。據AITO汽車官微,2023年12月,AITO問界系列傳遞新車2.45萬輛,2023全年累計傳遞9.44萬輛。

小鵬汽車2023年12月共傳遞新車2.01萬輛,同比增長78%,第四季度累計傳遞突破6萬輛,同比增長171%。2023年全年小鵬汽車總傳遞14.16萬輛,曆史累計傳遞突破40萬輛。

零跑汽車傳遞量為1.86萬輛,連續重新整理傳遞量曆史新高,實作119%的同比增長。2023年累計傳遞14.42萬輛,同比增長超29%,成立至今累計傳遞已超30萬輛。

蔚來2023年12月傳遞新車1.8萬輛,同比增長13.9%;第四季度傳遞5萬輛,同比增長25%,超過季度傳遞指引。2023年全年,蔚來共傳遞新車超16萬輛,同比增長30.7%。截至2023年12月31日,蔚來新車已累計傳遞44.96萬輛。

極氪12月傳遞達1.35萬輛,再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18.9%。極氪年度累計傳遞量達11.87萬輛,同比增長65%。

“失意者”哪吒汽車在2023年12月僅傳遞5135輛新車,同比下滑34.1%,是被統計中12月唯一銷量同比下滑的造車新勢力。2023年全年,哪吒汽車共傳遞新車12.75萬輛,同比下滑16.16%。截至去年12月底,哪吒汽車總傳遞近40萬輛。

有意思的是,日前哪吒汽車CEO張勇發文稱,“我們國内車企還在為了顯示比别人多賣了幾台車,搞一個每周資料排行的時候,别人在悶聲發大财。資料的增長如果是犧牲利潤甚至是負毛利帶來的,這種增長是沒有價值的。”

7家車企整體增勢超越新能源車大盤

從上述7家造車新勢力2023年的增長曲線來看,除了哪吒汽車以外的新勢力都維持住了從年初到年末的增長勢頭。

其中最為亮眼的無疑是理想汽車,在高基數的基礎上,依舊維持了全年平穩向上。面對2024年,理想汽車依舊雄心勃勃。1月1日,理想汽車CEO李想釋出微網誌表示,“2023年目标全部達成:376000、50000、20000、300。2024年挑戰更高的目标:800000、100000、30000、2000。”以其上下文對應關系可知,李想提到的目标正是80萬輛年銷量、10萬輛月銷量、3萬輛單一車型銷量,以及2000座充電站。

不同于理想等新勢力平穩上升,問界則是以新M7扭轉頹勢,迅速拉升銷量。

2023年9月12日,問界新M7正式釋出并開啟預售。官方資料顯示,AITO問界新M7在12月傳遞新車2.06萬輛,累計傳遞已達4.86萬輛,累計大定已突破12萬輛;此外,問界M9上市七天累計大定也已突破3萬輛。此前問界方面透露,2024年起單月傳遞能力預計将突破3萬輛。

制圖:澎湃新聞記者 吳遇利

小鵬汽車的拐點則是得到了德國老牌車企大衆汽車的背書,以及主打高成本效益的車型G6的大規模傳遞。

2023年7月底,大衆汽車與小鵬汽車官宣戰略合作,雙方将聯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兩款B級純電動汽車,同時,大衆汽車宣布将向小鵬汽車投資約7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該消息一出,小鵬汽車股價随之暴漲,加之新車型G6在2023年7月開啟傳遞,其銷量也實作了翻身。

就整體來看,7家新勢力全年傳遞量的總和為116.24萬輛,較2022年的78.79萬輛增加了近五成。乘聯會釋出的預測資料顯示,中國新能源車2023年或較2022年增加36%。和大盤相比,造車新勢力的增速更勝一籌。

2024年已經“開卷”

2024年,包括新勢力在内的中國新能源車企無疑都面臨着一個更為殘酷的環境。

1月1日,哪吒汽車CEO張勇在新年緻辭中說道,2024年,新能源車市轉向技術、産品、生态、價格等融合的多元競争。同時,2024年也将是全球車市大浪淘沙的新紀元。

業内專家對于2024年市場環境的預期基本較為一緻。

12月2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産業競争格局已經進入“深度重塑期”,“明年應該是競争更加激烈、競争格局更加分化的年份。明後兩年太關鍵了,該退出的企業基本在這兩年就退出了,該成的也就迅速崛起了。”

1月1日,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總結說,在2022年年末的燃油車車購稅減半政策退出和新能源車補貼結束的背景下,2023年中國車市開局偏弱,而随後持續走強。在出口加新能源的共同推動下,2023年全年銷量創曆史新高。

對于2024年,崔東樹認為,2024年新能源車的市場增長相對樂觀,預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将達到1100萬輛,淨增量230萬輛,同比增長22%,滲透率達到40%,新能源乘用車保持較強增長勢頭。

不過他也指出,從行業效益看,缺少穩定現金流的企業難以可持續增長。目前傳統自主品牌車企的新能源車發展日益走強,并走出像比亞迪、廣汽埃安、長安汽車等強勢企業。除頭部企業之外,新能源車仍面臨一定的虧損壓力,虧損賣車的規模難以持續擴大。

2024年,還有一個讓新能源汽車行業無法忽視的變量就是小米汽車。12月28日,小米汽車的釋出會引發全網圍觀,而小米汽車也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開啟傳遞。

值得注意的是,1月1日,澎湃新聞記者從特斯拉銷售門店獲悉,“巨無霸”特斯拉已經開啟了“迎新年”新一輪降價促銷,包括6000元限時保險補貼、金融貼息政策等。2024年車市已經“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