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作者:一個人精彩

前言

2010年4月6日,北京,伴随兩個新生嬰兒奏響的生命樂章,一項新記錄誕生了。

56歲的郭敏是這對龍鳳胎的母親,她重新整理了北京産婦的最高年齡,轟動一時。

雖然郭敏在北京有一套價值上千萬的學區房,但她對這雙兒女未來的規劃卻簡單豁達的很:“等他們上完九年義務教育,就讓他們上個技校,學個手藝,早點找份工作養活自己,為了他們,我得活到100歲。”

在世俗的眼光中,哪個父母不是希望自己的兒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而且年過半百,本該安度晚年,哪還有精力和體力再把一對孩子撫養長大?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嘛。

人們在不了解之外,更多的是好奇。

她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能讓她做這樣大膽的決定?

渴望擺脫貧困,郭敏勤奮向上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郭敏生在江西一個典型的農村家庭,從小家境貧寒。她清楚地知道父母的不易,盡管還是個孩子,但已經學會了吃苦耐勞,早早開始分擔家務。每當郭敏看到村裡的其他小孩可以無憂無慮地玩耍時,她心裡也會湧起一絲羨慕和向往的心情。

但是她更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有多麼重大。如果不是她辛勤地做家務,分擔母親的重任,這個家恐怕會更加困難。是以郭敏忍痛放下玩耍的心思,甘願承擔起比同齡人更重的責任。她清楚地意識到,想要改變這個家的命運,自己就必須更加努力。

于是,郭敏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同時也十分珍惜讀書的機會。絕大多數時間,她把自己埋在書山裡。樸素的文具和破舊的桌椅無法阻擋她求知的決心。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郭敏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擺脫貧困的生活。她深知,讀書是女性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一個農村女孩,要獲得城市的機會,教育至關重要。

憑着勤奮好學,郭敏如願以償地考入了中專,并在畢業後成為一家公司的會計,實作了擺脫貧困的小小心願。當時的郭敏因為有了穩定的工作,又孝順父母,很快便成了當地最搶手的兒媳人選。

之前那些羨慕她學習機會的小伴侶,現在都望着她優渥的生活與美滿的婚姻盼個不亦樂乎。許多家庭主動将她列為首要考慮的對象,甚至專門給她說媒。郭家的門檻簡直被求親的人踏出了坑,而郭敏的父母則樂開了花,感謝女兒讓全家過上了好日子。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嫁給心上人,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在衆多求婚者中,郭敏選擇了自己公司的劉先生。劉先生謙遜勤勉,工作非常出色。郭敏對他工作中的那份認真努力十分欣賞。兩人在工作中頻繁接觸,漸漸産生了好感,最終确立了關系,結為連理。

很快,他們組建了一個小家,共同生活得非常美滿。1981年,女兒劉令晖出生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劉令晖聰明伶俐,乖巧可愛,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郭敏把全部的愛都給了女兒,她是她的寶貝和希望。

每當郭敏疲憊或難過時,女兒甜甜的聲音與笑臉都是她最好的解藥。 看着女兒漸漸長大,郭敏由衷地驕傲與欣慰。她時時提醒自己,一定要保護好這個可愛的孩子,不能讓她經曆自己當年的艱辛童年。

然而好景不長,丈夫的不忠導緻兩人在1996年離了婚。離婚對郭敏是個打擊,她萬萬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幸福家庭,就這樣在一夕間土崩瓦解。

郭敏整夜難以入眠,腦海裡反複浮現出曾經的點點滴滴。她不禁自問,自己有哪裡做的不夠好,才會導緻最終走到離婚的地步。這些自責的念頭折磨着郭敏,她的信心也跌到了最低谷。

幸運的是,法院判決劉令晖的撫養權歸郭敏。這讓郭敏稍微寬慰了些,女兒會陪伴在她身邊,她還有希望。她下定決心,為了女兒,繼續前行。

北漂謀生養女,待女成人仍不松懈

為讓女兒過上好生活,1997年,郭敏來到了北京這個陌生又喧嚣的城市,開始了漂泊奮鬥的生活。頭幾個月,郭敏感到手足無措,面對高樓大廈,她有些不知所措。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曾幾何時,她也憧憬過城市生活,但真正來到這裡,才發現一切并不像想象的那麼美好。找房子,找工作,每一件事似乎都令人頭疼。那幾年郭敏過得很艱難,好幾次在寒冷的天氣裡縮成一團哭泣,想要放棄回家。

然而每當她想起女兒劉令晖天真爛漫的笑臉,郭敏就會鼓起勇氣再次前行。她告訴自己,不能在半路放棄,那樣女兒的未來就沒有着落。

終于,四年後的堅持終于換來了成功,郭敏在北京找到了穩定的工作。雖然收入不多,生活仍然拮據,但郭敏欣慰地意識到,女兒和她一起,這裡就是家。

2001年,郭敏再婚,丈夫任漢生是一名離異的勞工。任漢生性格溫和,待人熱情,和郭敏邂逅之後便熱切地追求她。郭敏也很快被他真誠格外的性格打動,兩人确認了關系。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次年,她将女兒接到北京一起生活,還為女兒購買了一套朝陽的房子。劉令晖順利就業,成了一名出納。郭敏欣慰地看着成長 的女兒,為她感到無比驕傲。女兒漂亮溫柔,工作兢兢業業,前途一片大好。這就是她北漂奮鬥的果實。

女兒車禍猝逝,母親郭敏悲痛欲絕

然而,在2005年的一個電話,讓郭敏的世界崩塌了。女兒劉令晖,他最心愛的寶貝,在一次車禍中喪生,年僅24歲。這個噩耗猶如晴天霹靂,把郭敏轟得粉身碎骨。她整個人都崩潰了,她不相信這個可怕的事實。

在奔赴女兒的事故現場時,郭敏歇斯底裡地大喊大叫,痛心疾首。她不顧一切地沖到事故中,企圖抱起已然冰冷的女兒。周圍人都心疼不已,苦苦哀求她離開,但郭敏置若罔聞。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直到醫生遞給她女兒的死亡證明,郭敏這才明白女兒已經永遠離開了她。巨大的悲痛讓51歲的郭敏蒼老了許多,頭發隻餘寥寥數縷,幾乎全白。

日日夜夜,她泣不成聲,用盡全身力氣哭喊女兒的名字,希望她能回來。郭敏整日整日地坐在女兒的房間,一動不動,拒絕進食。周遭的人都擔心她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來。

60歲再生雙胞胎尋回生命希望

在女兒離世的陰影中,郭敏過了兩年枯萎麻木的生活。丈夫任漢生眼看郭敏整天失魂落魄,心中也是悲哀。他盡己所能地照顧着郭敏,生怕她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

直到2008年,一則日本60歲婦女再生育的新聞喚醒了郭敏内心的渴望。她意識到,也許,再要一個孩子,可以治愈她的傷痛,讓她重新拾回生活的意義。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能夠起死回生,讓她燃起希望。

于是,54歲的郭敏下定決心,要再生一個女兒。任漢生勸說無果,最終還是支援了妻子,陪她前往醫院做了兩次手術,輾轉多個醫院,才終于找到了成功受孕的契機。

2010年4月6日,56歲的郭敏生下了龍鳳胎。為了照顧嬰兒,郭敏和任漢生搬去了偏僻的郊區。一家五口住在了簡陋的小房子裡。郭敏終于再度成為了母親,她由衷地感到驕傲和開心。懷裡兩個小生命成了她重新點燃生命激情的源泉。即使生活再艱辛,她也樂得承受。

經濟拮據,郭敏不畏艱難養家

任漢生的終身俸和郭敏的工資,勉強可以養活這個五口之家。為了節省開支,他們過得非常節省。任漢生和郭敏吃得非常簡單,常常是面包和白菜充饑。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所剩無幾的錢全都給了兩個孩子。孩子們也漸漸長到了上幼稚園的年齡。然而,任漢生在2013年突發腦梗,住院治療耗盡了積蓄。這對老夫妻陷入了經濟的困境。

看着手術縫合的長長傷口,任漢生的日子一去不回。郭敏心疼不已,但這個家需要她撐起家計。孩子們還小,更需要她的照顧。于是,59歲的郭敏再次走上工作崗位,開始了朝九晚五的繁重工作。

她一天工作8份,每月的收入也隻有3500元左右,勉強維持着這個家。郭敏将全部心思都放在孩子們身上,為了節省開支,她自己吃得很簡單,但孩子的衣食用度一點也不薄弱。看到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郭敏開心不已,這是她活下去最大的動力。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搬回女兒房為子女上學

孩子們逐漸長大,上學的問題擺在了郭敏面前。郭敏意識到,好的教育環境對他們未來的影響至關重要。一個好學校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

為了讓他們能上好學校,2016年,郭敏終于抛開了對女兒的思念,搬回了2002年買給劉令晖的那套房子。多年來,郭敏一直不忍住進這所房子,生怕那些關于女兒的記憶會把她淹沒。但為了雙胞胎,她願意面對一切。

重回這個曾屬于女兒的家,郭敏的内心是激動又傷感的。這些熟悉的擺設看得她淚如泉湧。女兒的點點滴滴仿佛還刻印在這些老舊的瓷磚木闆上。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然而郭敏很快打起精神來,她明白,這裡不再隻是女兒一個人的家,現在還住着兩個小生命,她不能讓思念打敗自己。果然,兩個孩子很快就上學了,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漸變好起來,郭敏欣慰不已。

浴火重生,郭敏再戰疾病

然而,長期的勞累工作讓郭敏在2017年患上了腦梗。這個五口之家的頂梁柱病倒了,一家人的生計再次陷入困境。郭敏倒在病床上,孩子們的啼哭聲令她心如刀割。她沒有退縮和放棄的餘地,她明白,這個家全靠她一個人撐起來。

為了治療郭敏,家裡被掏得精光。已攢下的微薄積蓄,不多的存款,全數投入到了治療中。到最後,他們不得不變賣了最後的一點值錢物品。然而昂貴的醫藥費仍在不斷增加。

任漢生和孩子們都擔憂萬分,可郭敏毫不退縮。她接受了所有治療,甚至還補充了許多昂貴的保健品,隻為讓自己早日康複。在長達半年的治療過程中,郭敏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從沒有絲毫怨言。

到出院時,郭敏已瘦的脫了形,但她沒有絲毫氣餒。出院第一天她就開始籌劃家計,四處尋找可以做的工作。然而郭敏還在調養身體,不能承擔過重的勞動。

迫于無奈,她隻能減少工作,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休養生息。然而這也意味着收入的減少,生活的拮據與未來的不确定再次壓在了郭敏身上,但她毫無怨言。

在病魔與貧困的雙重考驗下,69歲的郭敏仍然堅強地生活着,工作着。每當她感到身體的虛弱,郭敏就會看看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是他們給了郭敏勇氣與動力,推動她在病痛中重生。

2010年,失獨母親56歲高齡育雙胞胎:為了倆孩子,我想活到100歲

任漢生也一直陪伴在她身邊,郭敏感激不盡。郭敏說,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親眼見證兩個孩子長大成人,我一定會活到100歲。

結語

回首郭敏的人生,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農村婦女怎樣用堅韌和勤勞創造幸福,又如何在巨大悲痛中忍受和重生。兒女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寄托,她用母愛溫暖和守護着兩個世代。郭敏用自己57年的人生踐行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座右銘。面對種種磨難,她沒有低頭,隻有勇敢前行。

讓我們向這樣可敬可愛的女性學習,珍惜我們擁有的人和事。感恩她的勇氣與毅力,讓我們傳承她乘風破浪的精神。願天下所有的母親都能健康長壽,願所有的孤兒寡母都能重拾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