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作者:一個人精彩

前言

2015年8月3日一大早,向來幽靜的安徽含山褒禅寺意外的喧嚣。

從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記者早早湧進寺廟内,不約而同地将“長槍短炮”的攝像鏡頭,對準了僧侶中一個頭上還蓄着頭發的男人。

這一天是他正式接受剃度,出家為僧的日子,這麼多的記者全是為他而來。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此人名叫劉景崇,在來到這座寺廟之前,他是廣東佛山某企業的總經理,年薪高達百萬,父母雙全,還有賢惠嬌妻和聰明懂事的兒子,是所有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是以當得知劉景崇決定出家的消息時,所有認識他的人都感覺不能了解,懷疑他是不是瘋了。

但是無論大家如何勸說,劉景崇還是毫不動搖地堅持了自己的選擇。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會讓身為“人生赢家”的劉景崇作出了遁入空門的選擇呢?

出身平凡

1976年的一個寒冬,劉景崇在一個偏僻貧困的小山村誕生。他所在的山村地處廣東山區,交通不便,醫療條件差,大多數村民都過着貧困的生活。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劉景崇一家五口住在一個破舊的土房裡,父母靠着種些薄田勉強度日。小小的劉景崇從不覺得家裡貧寒,母親常常絮絮叨叨對他描述祖輩們曾經的輝煌。他知道,自己身上似乎背負着改變這個家運的重任。

從小家境貧寒,劉景崇走了好幾年山路才上到學校,磨破了好幾雙鞋。上學的路很遠,劉景崇每天背着書包,和村裡的其他孩子一起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時候路太滑,他們幾個人還要互相攙扶着。

劉景崇非常珍惜讀書這個機會,刻苦用功在班上。然而好景不長,在劉景崇即将上國中之時,由于家裡無法承擔學費,隻能選擇讓劉景崇辍學在家務農。

當劉景崇放下書包,拿起鋤頭的時候,輕飄飄的童年夢想落入塵埃。這對勤奮好學的劉景崇是一次打擊,他紅着眼眶目送同學們背着書包遠去,他的讀書夢想似乎渺茫起來。

奮力打拼實作夢想 從18歲開始,劉景崇離開家鄉,開始了漂泊奔波的生活。一開始,他經曆了許多失敗。來到陌生的城市,劉景崇發現自己既沒有專業技能,也不存在任何社會關系,想要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比登天還難。

最初的日子,他不得不流落街頭,所做的任何工作都隻能勉強填飽肚子。看着身邊形形色色來犯罪都市碰運氣的人,劉景崇有時也會質疑自己的決定。

但是每當這種念頭出現,劉景崇就會克制住自己。他是那麼地想要改變命運,想要給父母一個安穩的晚年。這個信念支撐着劉景崇在城市中漂泊掙紮。最黑暗的時刻,他會偷偷找一個無人的角落默默地流淚,但第二天依舊會繼續奔波。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終于,當劉景崇穿着整潔的新衣服出現在那家服裝店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喜歡上了這個眼神堅定的年輕人。他獲得了這家服裝店銷售員的工作機會。從銷售小兵做起,劉景崇日複一日地學習工作,被老闆看中後得到重用。

劉景崇努力學習所有的銷售技巧,豐富自己的市場知識。下班後,他還會花時間閱讀各類管理和上司類書籍。這樣勤奮好學的劉景崇很快就成了銷售頂尖人員。

到2000年,劉景崇已經是這家公司的年薪百萬的總經理。可以說劉景崇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奮鬥,從一個落魄的移民,逐漸實作了事業上的成功。

獲得幸福 但依舊空虛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事業有成的劉景崇,在一次聚會上邂逅了表妹的好友阿麗。阿麗大方漂亮,很快就俘獲了單身的劉景崇。兩人迅速墜入了愛河,不久之後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後他們又迎來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

一幢幢房産,幾輛名車,看似擁有了人生的全部,但劉景崇内心卻依然有一種難以言表的空虛。這種空虛似乎源自靈魂深處,在寂靜的深夜更加清晰。

重複的商業應酬、社交聚會使得劉景崇身心俱疲。他會在宴會上神遊,想起兒時在山野裡追逐蝴蝶的情景。他發覺自己已經無法忍受這喧嚣的生活了。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一次啟發改變人生方向

在劉景崇30出頭的時候,壓力和空虛感越來越大。于是他選擇離開繁華的城市生活,去了一趟長達一個月的旅行,希望這可以治愈他的心靈創傷。這一去,竟然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在旅途中,劉景崇偶然在一家旅店讀到一本關于終南山隐居生活的書。那是旅店老闆推薦他的。書中描寫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給劉景崇帶來了巨大震撼。安靜、祥和、遵循自然規律的生活似乎正是他一直在尋找的狀态。這和他現在的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歸來之後,劉景崇想念起山間的鳥語花香來。他白天處理公務都心不在焉,常常神遊到山野之間。于是,劉景崇開始頻繁地去終南山生活,逐漸對其上似有魔力的吸引。更關鍵的是,在那裡,劉景崇遇到了一位導師樣的紹雲法師。

法師的氣質與涵養讓劉景崇自慚形穢,法師的佛法人生觀也影響着劉景崇,激發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家人極力阻止 卻無法改變主意

當劉景崇回家,向家人表達要出家為僧的想法時,如他所料,遭到了強烈反對。阿麗這個溫柔娴靜的女子第一次大發雷霆,她不解地問他是否不要自己和孩子了。母親埋怨他遊手好閑,要放棄事業和家庭;朋友也紛紛勸他這是中年變脆,是一時腦熱。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但是,沒有人能改變已經下定決心的劉景崇。他就像在終南山上聽到佛祖在召喚他一樣,堅定而平靜。劉景崇開始逐漸斷絕人世聯系,辭去了總經理一職,将财産劃分給家人,和妻子離婚。

離别時,阿麗眼中噙滿了淚水,她知道這個男人已經離她而去:"願我們不再有來生。"她輕輕在他耳邊說道。

剃度出家 放下塵世一切

2005年,在終南山生活一年有餘的劉景崇,被他最敬仰的紹雲法師收為入室弟子。當法師為他剃去最後一縷頭發時,劉景崇眼中盈滿熱淚。他剃度出家,取法名“衍定”。從此,他舍棄了人世的一切牽挂,一心投入修行和禅宗研習。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過上了朝夕打坐、燒柴煮飯的日子。林間鳥語,溪水淙淙,是他生命中最美妙的樂章。一次又一次地領悟着生命的意義,劉景崇越來越覺得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終于找到了内心真正的所在。

當我們反思劉景崇的選擇時,不禁會有兩個聲音在内心争論:一方面,他放棄了事業和家庭,中年出走似乎太過自私;但另一方面,他也在追求内心的平靜,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境界的提升和升華?每個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評判呢?

2015年他放棄百萬年薪出家為僧,與家人告别時,妻子:願再無來世

劉景崇的峥嵘人生,既充滿了對成功的垂涎,也警示我們要慎重看待所謂成功。我們必須正視内心,而不是被外在的名利符号所迷惑。面對他出家的選擇,我們該持怎樣的态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