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跨國公司高管說——新的一年,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作者:海峽網絡

2024-01-01 10:30

來源:海外網

連結已複制

字型:小大

聽跨國公司高管說——新的一年,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圖①:強生旗下創新制藥業務從業人員正在做實驗。受訪者供圖

圖②:天絲集團紅牛飲料(四川)生産基地生産線上的産品。受訪者供圖

圖③:霍尼韋爾西安工廠,勞工在工廠中的房間忙碌。受訪者供圖

圖④: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片區。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年份的更替,在企業裡感覺明顯。那是投資者對市場的預期,是公司的業務決策,是新的一年經營目标……

不少跨國公司的全球報表中,中國一直是難以忽視的存在。而在中國,2023年1—11月,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078家,同比增長達36.2%,吸引外資規模也處于曆史高位。

2024年,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怎麼看?有哪些新願景、新期待?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跨國公司高管,一起來聽他們的心聲。

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中健一:

“将長期緻力于中國市場業務經營”

本報記者 王俊嶺

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總使用面積近2700平方米……2023年12月15日,富士膠片(中國)在上海市闵行區舉辦了“富士膠片智慧醫療技術教育訓練中心”啟動儀式,宣布富士膠片集團旗下全球首家完全自主管理的智慧醫療技術教育訓練中心正式面向行業亮相。這成為富士膠片在華持續興業的又一最新寫照。

“自從20世紀60年代,我們就開始在華展業。”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田中健一說,2001年,為了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富士膠片株式會社在上海成立了獨資公司——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并在2002年成為首批獲得上海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認證的企業之一。

紮根中國,富士膠片(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規模、員勞工數、業務範圍、納稅金額等都取得了巨大發展,從成立之初以銷售影像類産品起步,到現在富士膠片(中國)在全國設有5處分公司、近15個事業部門,業務涉及醫療健康、生命科學、影像、光電、高性能材料、印藝傳播等領域。

在田中健一眼裡,超大體量的市場規模、完整成熟的産業鍊、良好的創新環境和人才資源等,讓中國市場有着獨特吸引力。“這些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企業也享受到了中國開放發展帶來的紅利。特别是上海市打造的優質營商環境以及持續優化總部增能政策,對外資企業發展形成了充分的保障和吸引,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内生動力,帶動企業積極布局未來前沿領域。”田中健一說,“我們對這樣的營商環境充滿信心,将堅定深耕上海,長期緻力于中國市場業務開拓和經營。”

事實上,富士膠片智慧醫療技術教育訓練中心建設,正是這家外企依托自身技術積累和研發實力,與中國經濟同步成長的創新性舉措。

新落成的教育訓練中心内,有多間手術教育訓練室、内鏡洗消中心,手術教育訓練室配置了富士膠片吊塔、透視攝影X射線機等裝置,可實作多平台實時關聯教學。“這個教育訓練中心是我們與全球醫療專業人士共享知識、共享成功的平台。”田中健一說,富士膠片将繼續紮根中國市場,尋找更多深度參與中國發展的機會。

“對在中國投資創新充滿期待”

本報記者 李 婕

截至2023年12月,強生創新制藥業務的33個産品中,已有30個被納入中國國家醫保目錄;強生醫療科技業務旗下全資子公司廣州倍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更新擴産項目”正紮實推進,投資1.5億元,項目投産後整體産能預計将提升140%……

過去一年,強生公司在中國的業務又有許多新進展。

“在強生的全球業務版圖中,中國是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強生全球資深副總裁、中國區主席宋為群說,紮根中國近40年,強生旗下的醫療科技、創新制藥兩大業務獲得長足發展,每年服務超10萬家醫療衛生機構,為1億人次提供醫療産品和解決方案。

持續發展的動力在哪兒?宋為群感受最深的是兩方面:政策和市場。

“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給世界經濟發展增加一抹亮色,也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宋為群說。同時,他觀察到中國百姓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政府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力度不斷加大,這也堅定了強生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

對強生來說,中國不僅發展速度最快,也是“全新的創新戰略市場”。

據介紹,中國是強生公司在美國以外唯一在各大業務都設立了研發中心或研發部門的市場。同時,強生積極與各類本土創新領軍企業合作,在手術機器人、AI診療、CAR-T細胞療法等方面持續突破。

為了加速創新落地,強生在上海、蘇州、西安、廣州、杭州等地建設投産了大型高端供應鍊生産基地或研發中心。例如,強生醫療科技蘇州産業園融合多品牌研發、制造、共享服務、技術創新等業務于一體,是強生全球唯一一個擁有先進外科、骨科和心電生理産品生産能力的供應鍊基地。

2023年11月,強生宣布旗下醫療科技業務的MONARCH 經人體自然腔道診療機器人在中國境内獲批上市,中國成為該産品在美國以外首個獲得監管機構準許的市場。

新的一年,強生在中國的創新、“智造”仍将步履不停。“我們對在中國投資創新、共同發展的廣闊前景充滿期待,将加速把全球創新落地中國,讓更多中國百姓用上創新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宋為群說。

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

“共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本報記者 李 婕

“我到每一個樓層,給每一位員工送紀念品,感謝他們一整年付出的辛勞。”前些天,霍尼韋爾中國總裁餘鋒和北京辦公室的同僚們一起提前慶祝了新年的到來。

年輪增長,标注的是霍尼韋爾中國業務的不斷發展。“過去這一年,霍尼韋爾喜事很多。”餘鋒說。

比如,申請的專利數量又比前一年實作大幅增長;與中國合作夥伴達成一項項合作,将共同打造年産量30萬噸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産業基地;公司在中國的首家合資企業——中石化—霍尼韋爾(天津)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

說起霍尼韋爾,大家的印象或許“五花八門”。小到一枚口罩,大到航空航天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的确,霍尼韋爾跨界工業自動化、建築、安防、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和制造企業之一。現在,中國不僅是霍尼韋爾的全球第二大市場,還是霍尼韋爾的制造基地、創新基地。霍尼韋爾在中國有20餘家工廠、近萬名員工。

2024年,霍尼韋爾還将為中國市場帶來什麼?

餘鋒在新年伊始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公司新年各項業務的目标,并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他告訴記者,霍尼韋爾公司業務圍繞自動化、未來航空和能源轉型三大發展趨勢展開,這也與中國市場和客戶的需求一緻。新的一年,還将在這些方面更進一步。

比如,很多人喜歡吃火鍋,如何将廚餘油變廢為寶?航空運輸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中,航油燃燒約占總排放量的79%,減碳的關鍵之一就是尋找更環保的替代航空燃料,如何實作?“整合并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的目标。”餘鋒介紹,霍尼韋爾約60%的新産品研發都以改善客戶的環保表現和社會效益為出發點。

新一年,霍尼韋爾對中國市場更是信心滿滿。“中國的發展還遠遠沒有達到頂峰,潛力空間很大。”餘鋒分析,需求端,人們對美好生活、美好環境的追求,飽含機遇;供給端,本土供應鍊配套完善,受過良好教育的龐大人才和工程師群體優勢明顯;政策端,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和政策利好為企業帶來信心和動力。

“我們将抓住廣闊發展機遇,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塑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餘鋒說。

泰國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

“比以往更有信心拓展在華業務”

本報記者 徐佩玉

提起泰國,有人會說一句“薩瓦迪卡”(你好),有人則會想到紅牛飲料。

2023年12月,總投資額20億元的天絲集團紅牛飲料(四川)生産基地項目正式投産,為紅牛在中國的發展打開新空間。

紅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有30年。1993年,天絲集團創始者許書标在海南成立了第一家中國紅牛工廠。“30年間,中國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有幸能夠跟随中國開放發展的機遇和脈搏,帶領天絲集團不斷深耕中國市場,加大在華投資,拓展在華業務。”泰國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說。

2022年3月至今,天絲集團先後在四川内江、廣西南甯設立了生産基地,累計在華投資達33億元。

“中國一直是我們最重要的海外投資市場。我們選擇中國市場,是因為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澎湃活力和無限機遇。”許馨雄說,一系列對外開放領域的利好政策接連落地,中泰投資貿易合作空間進一步擴大,天絲集團比以往更有信心持續深耕和拓展在華業務,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的産品。

“中國能量飲料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期,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且潛力巨大。”許馨雄表示,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高品質、多元化産品的需求加大,能量飲料産業正在經曆持續創新和快速疊代,這将為天絲集團和其他跨國企業提供更多機會。

天絲集團2022年面向中國消費者首發“0糖果味紅牛”新品,2023年又釋出了全新的瓶裝紅牛能量飲料。未來,天絲集團會持續深化和拓展中國市場,将集團旗下的更多優質産品帶給中國消費者。

“天絲集團一直都看好中國經濟的強勁韌性。”許馨雄注意到,2023年,中國經濟持續恢複向好。他表示,天絲集團将緊跟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機遇共同成長,落實好在華長期投資計劃,在促進當地就業、提升市場活力等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德國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

“不斷加碼的資金,說明一切”

本報記者 孔德晨

2023年8月,德國卡赫投資1億元在蘇州工業園區打造的全球研發中心投入使用。對卡赫大中華區總裁唐曉東而言,這意味着他将正式開啟往返上海、蘇州和常熟三地進行辦公的新生活。“研發中心的啟用是德國卡赫在中國的又一件大事。”唐曉東笑着說,“雖然通勤時間變長了,但我不覺辛苦,幹勁十足。我們将加速研發,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定制化的産品和解決方案。”

“專注做好清潔這一件事”,是來自德國的家族企業卡赫88年來奉行的準則。“要說卡赫與中國市場的緣分,可以追溯到2002年,當時卡赫進入中國的第一站就是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成立銷售公司。”唐曉東說,“曆經多年發展,蘊藏巨大消費潛力的中國市場早已成為卡赫全球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營收持續實作兩位數增長。”

與之相對應,卡赫集團也将更多資源投入到中國,參加進博會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

回憶起初次報名進博會的時刻,唐曉東感慨頗多:“當時剛聽說有這樣一個展會,内心多少有些忐忑,不過我的疑慮很快就被展會期間爆棚的人流量和紛至沓來的訂單打消了。”

感覺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卡赫不僅成為進博會的六屆“全勤生”,還逐年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力度。“不斷加碼的資金,展現我們的信心,說明了一切。”唐曉東回憶:2019年,卡赫投資3.8億元在常熟成立卡赫中國總部,整合卡赫在中國各獨立營運的制造工廠、研發中心和銷售公司資源;2021年,增資1億元加大學地化投入;2022年,再度投資1億元在蘇州成立全球研發中心。

中國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前沿技術,也是吸引卡赫将優質資源不斷傾向中國的原因所在。“我們希望攜手更多優秀的中國科研人員,聚焦電池和機器人領域,研發出更針對中國市場、更具有競争力的産品,并将它們推廣到全球市場,惠及更廣闊的消費群體。”唐曉東說。

歲末年初,唐曉東對卡赫在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除了将整個供應鍊——從研發到制造再到銷售,進行更加徹底的本地化,我們還将進一步發揮帶頭作用,引領中國清潔行業的高品質可持續發展。”

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

“希望在中國收獲更多機遇”

本報記者 廖睿靈

2023年,愛普生在華交出了一張亮眼成績單,愛普生墨倉式列印機連續12年位居中國市場出貨量和銷售額第一。

愛普生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之一。1985年,愛普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家工廠;1998年,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在我們在中國已經有12家分公司,我們始終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深石明宏說。

作為愛普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深石明宏幾乎每周都會到中國各地出差,拜訪合作夥伴和客戶。“我們高度重視中國市場,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并及時作出反應。”深石明宏說,以愛普生的深圳工廠為例,基于中國使用者對于産品智能化、移動化的需求,公司在深圳工廠開辟了專為中國定制投影機的新産線,“中國市場産業鍊供應鍊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完善,我們希望通過本地創新、就地生産、及時供應的産業鍊條,讓中國消費者體驗到愛普生的創新産品。”

深圳工廠的創新制造是愛普生“在中國為中國”的一個縮影。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标,積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打造更具環境價值的産品,成了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力的方向。“我們以‘省、小、精’理念為持續創新的基礎,并在中國堅持‘科技+本地化+環保’戰略,努力提供更環保、更高效、更具個性化的産品和服務。”深石明宏說。

2023年3月,愛普生對外宣布了企業最新的環境聲明——精益求精,可持續創新。深石明宏表示,願和中國本土優秀合作夥伴一起,發揮愛普生綠色科技優勢,為使用者追求高品質生活貢獻力量。“2023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一系列推進對外開放、推動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政策落地見效,更堅定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希望繼續在中國收獲更多成長和機遇。”他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