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條風斯應,候曆維新。

時光的長河,奔流永不停歇。

新舊交會的時間點上,我們總是會習慣性地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會為過去未能實作的願望而遺憾,也會為未來夢寐以求的向往而憧憬。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有所願,有所憾,這不僅僅是人生,也是世界的本來面目。

希望一直存在。正如四十五年前的那個冬天,點燃了思想的火炬,讓千年大國,萬裡神州,從此春潮湧動,激情燃燒,每一次年輪的咬合滾動,都在曆史的長卷中镌刻下國運的走向。

希望一直存在。正如世界和平成為永恒的主題。俄烏戰場的硝煙尚在彌漫,巴以民族的百年世仇,又重新踏進仇恨的槍火。世界地緣政治的穩定與和平,就像馬克·吐溫所說,“曆史不會重演,但自有其韻律”,

世界與我們的世界觀往往是大相徑庭的

希望一直存在。正如大國腳步铿锵,足音雄壯。中美關系開啟全新互動,“一帶一路”迎來黃金十年,伊朗沙特“北京和解”,緬北電詐土崩瓦解。國産大飛機商業首航,“大學教師”圓夢太空,中國人的太空家園遨遊蒼穹。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希望一直存在。

正如2023年初百業複蘇的春天,沖破了時空的牢籠,奔赴身邊與遠方的煙火。

濟南超然樓下,萬衆矚目,每一個人都在點亮自己心中的那一盞燈;淄博燒烤城中,大快朵頤,每一個人都在找回自己不再麻木的情緒味蕾;貴州村超賽場,綠茵圓夢,每一個人都在釋放自己潛藏内心的激情力量。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希望一直存在。正如普通人在人世間的每一次出手。臨沂2元炒菜哥的樸實,杭州外賣小哥的本能跳下,河北暴雨中的女列車員、普通旅客與救援者的“逆行”互救,還有甘肅積石山地震中傳回教室救人的山東援甘教師。

每一年的時光刻度上,普通人的名字,與他們的善良、勇敢,一起熠熠生輝。

……

希望一直存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以反向面目出現的。

持續追問深圳“北極鲶魚”事件,讓公權力的傲慢再次低下頭顱;多方還原阿裡女子被捐血真相,誇大其詞的背後讓公權力再次躺槍受傷;揭露阜新煤礦事故瞞報事件,漠視生命的渎職讓真相無法掩埋;直播齊齊哈爾第三十四中學體育館坍塌現場,警醒世人的是人禍往往比天災更甚。

正如英倫作家阿蘭·德波頓所說:“媒體揭露錯誤并予以公開的唯一正當目的,是控制錯誤的泛濫。”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希望?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因為ChatGPT的出現,2023年開始步入AI時代。人造機器與人類文明的融合,将讓我們經曆人類曆史上第四次認知喚醒。

人工智能指數級的變化,可能會帶來更多挑戰常識、冒犯真相的應用功能,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日常,重塑我們的生産秩序和生活邏輯。

如果把我們所經曆的世界比喻成一個巨大的風洞,我們不知道,下一陣風會吹落樹上的哪一片葉子;我們也不知道,被吹落的葉子會飄落到哪個村莊哪片荒野。

但我們知道的是,葉子可以到達我們想象不到的無邊大地,然後在想象的盡頭,随着季節輪轉,葉子連同破土的種子重新生發,在春天裡拔節生長。

希望就是這片葉子,這粒種子。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無論是芸芸衆生,還是家國故鄉,在時代的大潮面前,都有屬于自己的種子;都會種下屬于自己的夢想,然後穿透冰凍的大地,向着陽光生長,向着天空進發,向着雲端飛翔。

寒意從不逼人,隻要心中總有火把。

如果說希望是一粒種子,火把就是自己的信念。保持信念的堅定,才可能在未來擁有無數種走向的道路上,踩踏出屬于自己的輪廓與軌迹,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此刻,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那就和2024年的太陽打個招呼吧,新年快樂!

新黃河·新年獻詞 | 每一粒種子都在呼喊春天
新黃河用戶端·濟南時報編輯部 新黃河·2023新年獻詞>>

新黃河·新年獻詞 | 重新擁抱那平淡的日常

編輯:呂冰 校對:李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