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作者:單機時代

#文章首發挑戰賽#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紅白機上排名前5的經典智力卡遊戲,絕對有《吞食天地2》的位置,至于到底應該排第幾,這個說不清楚,因為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認知看法,怎麼排都會産生分歧。反正怎麼排這款遊戲都是當年非常優秀的作品,這點絕不能否認。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但《吞食天地2》的前作《吞食天地1》就有點不好說了,如果不對比的話,《吞食天地1》在發行那個時間點,也是經典之作,但一對比,就有點不是那麼回事了。

《吞食天地1》發行于1989年,《吞食天地2》發行于1991年,相差兩年的情況下,後作比前作好那是應該的,當時的遊戲公司還是比較良心的,盡量把續作做好給玩家更好的遊戲體驗,而不是多年後玩家針對其他遊戲所說的“續作毀經典”。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那麼兩款作品對比下來,前作到底差在哪裡呢?今天就來簡單說說。

首先是文字,初次接觸《吞食天地1》時,是日文版的,那時即使看不懂,也玩得非常起勁,起勁歸起勁,因為看不懂劇情,該被卡住還是會被卡住的,是以當時一直沒通關,同時也一直不見這款遊戲的漢化版,久而久之,自然就不再奢望能通關這款遊戲了。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幾年後,在偶然的情況下,買了一盤D版遊戲卡帶(嗯,當時我的經濟隻能支援買D版),叫《三國志英傑傳》,那時為什麼會買這盤卡帶呢?是因為自己本身非常喜歡三國題材遊戲,是以才買的,結果買回去一玩,發現這不是幾年前玩的《吞食天地1》嗎,當時其實是非常高興的,因為終于玩到了漢化版。

但如果和《吞食天地2》相比,在漢化這塊上就差遠了,《吞食天地2》是由北京先鋒卡通公司漢化的,漢化水準相當高,劇情對話什麼的完全能看懂,不會給玩家造成什麼了解障礙。而《吞食天地1》漢化是由外星科技漢化的,漢化過後,連遊戲名字都改了,也造成了很多玩家并不知道這款遊戲其實就是《吞食天地1》,同時漢化水準相當差,不僅劇情對話莫名其妙,就連人物屬性面闆上都漢化錯誤。光這一點上,1和2對比就差遠了。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敵方在屬性上的設計也不是很合理,前中期的敵方無論是武力還是智力,都是比較低的,即使是名将同樣如此,比如文醜顔良,武力還不到200。這樣設計可能是不想前中期的難度太大。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造成上面那種情況的原因還是在于更新後兵力變化,因為《吞食天地1》更新後,隻有特定将領會增加兵力,其餘人員兵力不會發生變化,特定人員有哪些呢?五虎将、諸葛亮、關興、張苞和姜維,好像就這麼多,其餘将領更新兵力都不會發生變化,這樣一看,前期就關羽和張飛更新能加兵力,正因為如此,敵方在前中期屬性正常的話,那麼遊戲難度就會比較大。如果像《吞食天地2》那樣,更新後我方所有将領兵力都會發生變化,那麼也不用刻意把前中期的敵将屬性變得很低。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我個人覺得最值得吐槽的就是曹操了,絕大多數三國遊戲,不管是扮演劉備還是曹操,這兩人都是一生之敵,結果在《吞食天地1》中,曹操就是個劇情人物,并且隻在讨伐董卓中有限的出場了兩次,說了兩句話,後續就沒出現過了。雖說後面是敵對關系,但少了曹操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吞食天地1》的山洞也是讓玩家非常厭煩的,因為山洞中遇敵幾率實在太高,走幾步遇一次敵人,這種設定真的很讓玩家崩潰,當然,那時紅白機很多遊戲都有同樣的情況。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這一作的山洞比《吞食天地2》中的山洞更大更像迷宮(《吞食天地2》的景帝墓不計算在内),這一點不說好壞,因為有的玩家就喜歡迷宮,而有的玩家不喜歡。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吞食天地1》的山洞這麼大,寶箱卻非常稀少,稀少不說,還很多廢品,加上這遇敵幾率,山洞就成了很多玩家的噩夢。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如果上述都不算什麼的話,那麼遊戲最後兩章就有點惡心玩家了,因為最後伐吳伐魏時,敵方文官很多,這時的兵力也很多,好不容易把敵将的兵力打得見底了,結果敵方來一個完複計,好吧,兵力直接拉滿。尤其是最後一戰打司馬懿,弄不好打一個小時都打不完。後期兵力太多有點崩塌了。

吞食天地1:和續作相比,這款遊戲的瑕疵還是很多的!

好了,差不多就這些吧,如果還有其他地方沒有提到,歡迎留言補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