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茅台集團2024年度市場工作會在三亞舉行,全面盤點2023年市場工作、謀劃2024年工作任務。
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表示,作為推動品牌年輕化的重要戰略級産品,“茅小淩”美食2023年營收超額提前完成年度目标,2024年要在此基礎上再實作增長。
與此同時,茅台将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從2024年開始逐漸增加茅台酒、醬香系列酒和集團家族産品的出口量,力争在2027年實作“國際出口市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目标。
“茅小淩”超額提前完成營收目标
作為消費者最為熟悉的“茅小淩”美食,茅台冰淇淋、醬香拿鐵、茅小淩酒心巧克力“三品”,既是茅台推動品牌年輕化的重要戰略級産品,又是茅台圍繞“美酒+美食”的碰撞交融和味覺體驗,為年輕人精制了“第一口茅台”。
在2024年度“茅小淩”美食市場工作會上,丁雄軍指出,冰淇淋、咖啡、巧克力項目2023年度營業收入超額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目前,茅台已構築了“冰淇淋杯裝産品-冰淇淋小巧支-醬香拿鐵-茅小淩酒心巧克力”的産品體系,拓展建立了9個層級的産品價格帶,建成覆寫31省(市、區)的“34家旗艦店+96家體驗店+76家快閃店”的基本體系,線上以i茅台、巽風平台為主,延展至天貓、京東、抖音等平台。
丁雄軍表示,推動“茅小淩”這一新興美食品牌迅速成長,關鍵在于抓住規模化終端和數字化賦能,與消費者建立更加直接和深度的連結。
丁雄軍強調,2024年,“茅小淩”美食營業總收入要在上一年度基礎上實作再增長。要深耕“三品”的基礎款、經典款,打造爆款,開發新款,不斷提升“産品力”,塑造産品優勢。要找準場景角色占位,塑造年輕化溝通場景,融入年輕群體之中,運用年輕化語言說好産品故事。
力争2027年
國際出口市場營業收入破百億
2023年,茅台實作了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積極轉變。截至目前,茅台國際市場覆寫了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現有106家國際管道商,建有44家專賣店、3家茅台文化體驗館。
丁雄軍在茅台集團國際化市場工作會上表示,從2024年開始,茅台将逐漸增加茅台酒、醬香系列酒和集團家族産品的出口量,力争在2027年實作“國際出口市場營業收入超100億元”的目标。
資料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貴州茅台實作海外市場銷售收入29.84億元。
“下一步,茅台将圍繞‘1+2+N’總體管道布局,運用多因素分析方法,通過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中外經貿交流大國等名額,對現有市場和未來開發市場進行能級綜合評估,推動覆寫更多國家和地區。在總體堅持‘合同簽訂主體不增、合同計劃總量不增’的情況下,采用‘1+1’的實作路徑,通過激勵政策、配比政策、價格政策、業務政策等,引導鼓勵各管道商積極拓展國際市場。”丁雄軍表示。
具體來看,在保障措施方面,要圍繞2027年目标規劃,實行清單管理,研究成立“茅台國際化”工作上司小組,建立“1+1”工作協同機制。要持續優化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加快推進海關“AEO”認證。深刻了解“濮、美、茅、香、工法”等代表茅台文化的漢字,掌握其豐富内涵要義,通過漢字讓世界“讀懂茅台”,通過茅台讓世界“讀懂中國”。
提出“王炸”理念
産品為王、管道為王、品牌為王、終端為王——作為此次會議中的核心内容,丁雄軍對此進行了解析。
丁雄軍首先分析了白酒市場發展的四個時期:從計劃經濟年代的産品為王,到20世紀90年代後的管道為王,從2010年後的品牌為王,再到從目前開啟的終端為王。
在這四個時代中,茅台在做好了産品的基礎上,也跟随市場步伐開拓管道。直到品牌為王的時代,茅台在做好産品和管道的同時,更加注重做品牌和文化,逐漸開始成為行業龍頭。
“在玩撲克牌中,拿到四個王,就是‘王炸’了。”丁雄軍如此說到。
他表示,要堅持形态、業态、生态“三态”齊抓共建。要通過定義、分類、執行,科學做好“三态”工作。形态方面,要重點抓好選址和建設;業态方面,要重點抓好物流、資金流和數字流建設,提升終端業态運作效率;生态方面,重點要建構鞏固緊密的利益、情感和命運共同體。同時,終端也要落到國際市場,進一步踐行好茅台國際化戰略。
“i茅台”注冊使用者突破5000萬
長期以來,茅台高度重視數字化建設。在茅台集團營銷數字化一盤棋研讨會上,茅台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王莉表示,數字文明時代,資料已經成為企業發展重要的生産要素,數字化轉型也成了茅台的重要戰略。
王莉透露,目前“i茅台”數字營銷平台注冊使用者已突破5000萬。貴州茅台2023年三季報披露,公司通過“i茅台”數字營銷平台實作酒類不含稅收入超148.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茅台直銷收入超462億元,占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的44.9%,較2022年全年提高4.9個百分點。
王莉表示,要通過數字化技術不斷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探索新的商業業态,系統建構全面觸達終端的生态系統,打造茅台數字化生态優勢。
欄目主編:趙翰露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