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雲放手支付寶

馬雲放手支付寶

馬雲放手支付寶

12月29日,央行官網釋出資訊公示,同意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這意味着,曆經一年多的螞蟻集團公司治理架構調整已經暫告一段落,馬雲已經正式放棄了支付寶的實控人地位。

支付寶在近20年的發展曆程中,已經深深打上了馬雲的烙印。

如今,撕掉了馬雲的标簽,對支付寶意味着什麼?

馬雲再施财技

實際上在今年年初,螞蟻集團股權調整已經啟動。曆經一年的時間,監管最終在年底同意了支付寶的實控人變更。

1月7日,螞蟻集團在其官網釋出《關于持續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公告稱,為了進一步适應現代公司治理體系的要求,推動股東投票權與其經濟利益相比對,螞蟻集團主要股東及相關受益人拟對螞蟻集團股東上層結構進行調整,此次調整的核心是螞蟻集團主要股東投票權的變化。

在此次調整前,螞蟻集團的股權架構如圖所示:

馬雲放手支付寶

雖然馬雲、井賢棟、胡曉明及蔣芳分别持有杭州雲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下稱“雲鉑投資”)34%、22%、22%及22%的股權,但根據該公司的現行章程及《一緻行動協定》,馬雲能夠實際支配雲鉑投資股東會、行使螞蟻集團股東權利相關事項的表決結果,進而間接控制螞蟻集團53.46%股份的表決權。

也就是說,在此次調整前,馬雲為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

1月7日,各方分别簽署相應協定,做出多項安排。馬雲、井賢棟、胡曉明及蔣芳終止在雲鉑投資層面的一緻行動關系;井賢棟、邵曉鋒、倪行軍、趙穎、吳敏芝将通過股權轉讓分别持有雲鉑投資20%的股權。

在調整結束後,螞蟻集團的股權架構如圖所示:

馬雲放手支付寶

螞蟻集團在公告中稱,在此次調整完成後,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制螞蟻集團的情形。

螞蟻集團的公告還稱,自2021年以來,螞蟻集團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準,董事會八名董事中包含四名獨立董事,下設六個專門委員會。在此基礎上,其計劃繼續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作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數。

如今,随着央行同意支付寶變更為無實控人,意味着此次調整已經獲得監管認可。

誰的支付寶?

支付寶的發展之路頗具傳奇。

2004年年初,馬雲去瑞士參加達沃斯論壇,聽了一天的會,當晚他給國内的同僚打電話,“立刻,現在,馬上啟動支付寶。”

末了,還不忘加一句:“如果要坐牢,我去。”

此後,伴随着淘寶的快速發展,支付寶逐漸壯大,使用者大規模提升。

支付寶是為了解決淘寶的信任問題,其實就是一個擔保交易支付。當時,電子支付牌照并沒有放開,阿裡做支付寶面臨一定的法律風險。

而為了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馬雲分兩次對支付寶的股權進行了轉移。

第一次是2009年6月,将支付寶70%的股權所轉入馬雲和謝世煌全資擁有的内資企業。其背景是當年4月,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企業備案。

2010年6月,央行出台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管理辦法(簡稱二号令),相關規定要求,外商投資的支付機構管理辦法,包括業務範圍,出資人的條件和比例由人民銀行另行規定,報國務院準許。

當年8月,支付寶将剩餘30%的股權全部轉入前述内資企業。前後兩次轉讓,總價約為3.3億元。

馬雲放手支付寶

完成了支付寶的股權轉移之後,2011年第一季度,馬雲與阿裡終止了對支付寶的協定控制。

但此舉引發軒然大波。

作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雅虎和軟銀提出質疑。一度雅虎方面稱,支付寶所有權變更未獲得董事會或股東的準許。

當時很多美國媒體認為,馬雲将支付寶從股東手中“偷走”了。

著名媒體人胡舒立也發文評論說,馬雲錯了,錯在違背了支撐市場經濟的契約原則,其後果不可小視。

馬雲回應說,為擷取第三方牌照,支付寶的曆次重組都在董事會層面有坦誠和開放的交流,董事會紀要明确表示,授權管理層調整支付寶的股權結構達到央行的要求。

此後經過一系列談判,2011年7月,阿裡巴巴與雅虎和軟銀就支付寶股權轉讓事件達成協定。

依據協定,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裡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價格為準),回報額将不低于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此外,支付寶每年需向阿裡支付49.9%的稅前淨利潤,用以支付知識産權許可費和軟體技術服務費用。

2014年阿裡巴巴上市前夕,阿裡、軟銀、雅虎、螞蟻金服在上述架構協定的基礎上通過了新的協定。2022年7月25日,阿裡與螞蟻集團進一步修訂《股權和資産購買協定》及《支付寶商業協定》,若幹修訂在2022年8月13日生效。

曆經一系列股權調整,馬雲成了支付寶的實際控制人。

馬雲評價說,股權轉讓事件“不完美,但這是當時當刻唯一正确的決定”。

支付寶涅槃

财經衆議院注意到,對支付寶影響最大的事件,還不是股權轉讓,而是2020年11月3日,監管部門在螞蟻上市前夜,緊急叫停了其滬港兩地IPO。

随後,在2020年12月26日,金融管理部門約談了螞蟻,并提出了整改要求。其中要求其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争。

2021年4月12日,金融管理部門再次聯合約談螞蟻集團,主要是要求螞蟻集團須正視金融業務活動中存在的嚴重問題和整改工作的嚴肅性,對标監管要求和拟定的整改方案,深入有效整改,確定實作依法經營、守正創新、健康發展。

馬雲放手支付寶

2023年7月7日晚間,處罰的靴子最終落地。

金融管理部門公布了螞蟻集團重磅罰單,71.23 億元。這是國内網際網路史上繼阿裡巴巴、美團、滴滴後第四筆的“天價”罰款!

對此,螞蟻集團回應稱,“收到金融管理部門行政處罰決定書,我們對此誠懇接受、堅決服從,并将進一步夯實合規治理水準。”

财經衆議院注意到,在業務層面,螞蟻集團不僅主動壓降了餘額寶規模,還在 2021 年 11 月分别将“花呗”和“借呗”進行品牌隔離,重新确立品牌定位,同時明确貸款責任方。2021 年 12 月,螞蟻關閉了互相寶,又與網商銀行切割。

阿裡2022财年财報顯示,雙方于2022年7月25日同意終止《資料共享協定》。

公司治理上,螞蟻集團于 2022 年 6 月新聘楊小蕾、史美倫擔任獨立董事,使董事會獨立董事占比上升至 50%。

2022 年 7 月,阿裡 2022 财年年報中披露,來自螞蟻集團管理層的相關成員包括井賢棟、倪行軍、曾松柏、彭翼捷等不再擔任阿裡巴巴合夥人,強化與主要股東阿裡巴巴的隔離。

在天價罰單開出之後,7月7日晚間,金融管理部門宣布,已善始善終推進平台企業金融業務整改,工作重點轉入常态化監管。螞蟻集團也完成整改進入發展新階段。

隻不過,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支付寶還能回到過去的輝煌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