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作者:文彙網

“在原有優勢産品基礎上将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資料、機器人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體化智能戶外多功能産品平台。”中堅集團、馬赫智造、甲子光年等8家企業昨天與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簽約項目合作協定,企業看中區位優勢外,高校雲集的“大零号灣”所溢出的人才和産業集聚也受到關注,闵行區正推進“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發力機器人産業發展。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國内園林機械行業的重要企業之一,中堅科技子公司中堅高氪機器人的成立是企業布局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産業鍊的重要的第一步。中堅集團副總經理黃一洺介紹,借助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人工智能産業聚合、應用示範和人才聚集等優勢,能讓公司的全面轉型更新得到有力支撐。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據悉,中堅高氪機器人計劃率先投入建設研發中心,重點建設軟體、硬體、算法、機械結構等技術研發能力。未來規劃上,中堅科技将傳統制造、傳統工具與服務機器人、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相結合,提供面向全球的智能戶外機器人全方位解決方案和核心産品,加速建構戶外一體化機器人平台。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簽約企業中不乏有解決機器人關鍵技術關鍵部件“卡脖子”問題的科技尖兵,有智能服務機器人新賽道的行業标杆,也有獲資本青睐的單項冠軍,更有國内頭部智庫。作為全球技術領先的AI機器人公司,非夕科技專注于研發、生産集高精度力控、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技術于一體的自适應式機器人産品;馬赫智造是一家從事智能仿生手及微型電機模組研發和制造的創新型企業;作為國内領先的精品科技産業服務智庫,甲子光年通過需求封裝産品菜單的矩陣式傳遞形式為科技企業尋求融資,推動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未來這些企業将在試驗區布局前沿領域,助力試驗區“四智”産業集聚向新向實,蓄勢新質生産力。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目前“大零号灣”區域内,從事機器人研發和生産的企業共有11家,這些企業所研發的機器人産品已經涵蓋了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安防機器人及智能物流機器人等多個領域。今年,“大零号灣”所在的節卡機器人、飒智智能等7家企業簽約落戶馬橋人工智能試驗區,明确了在馬橋試驗區擴租生産2.4萬平方米廠房的需求意向,計劃于明年投産首批項目,加快培育具有市場競争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産業集聚生态,未來計劃打造以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為鍊主的30多家智能機器人産業叢集。

簽約新項目!闵行區探路“大零号灣”研發+馬橋制造模式

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好消息不斷,上海工業智能中心項目近日正式封頂,将集結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企業,打造産業創新集聚地。該中心投入營運後,預計創20億元銷售收入,助力上海建設國際AI産業競争高地。

闵行區副區長李銳表示,試驗區既有萬年岡身的文脈底蘊,又有生生不息的創新基因。“試驗”兩個字代表了勇立潮頭、銳意進取、不斷探索的意識和精神。試驗區成立以來,搶抓機遇、迎難而上,建設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目前集聚了百餘家人工智能的硬核科技企業,高品質的産業叢集和高品質的創新生态系統已經逐漸形成。

今年以來,試驗區公司聚焦“四智”産業定位,産業鍊招商取得可喜成效,新招引“四智”企業近30家,實作“量質齊飛”。向最好者學習、與最強者看齊、跟最快者賽跑。在甲子光年創始人張一甲主持的交流環節,在座的企業家、行業領軍人物圍繞“四智”産業發展展開熱烈讨論,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在座談中,與大家探讨了機器人産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他認為,未來人形機器人的發展可以帶動很多技術進步,未來企業首先要選準賽道,其次是掌握核心技術,再次是要充分依靠産學研合作。會上大部分企業家看好大模型的發展,但是也提出了目前大模型發展的一個瓶頸,即目前使用大模型去感覺認識實體世界時,細顆粒度的資訊語料庫缺失的問題。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宏韬肯定了試驗區近年來的工作,認為試驗區圍繞“四智”産業已逐漸發展成為上海人工智能發展的産業地标,在全國打響了品牌。

下一步,試驗區将繼續做好保障服務,全力護航簽約項目落地,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同時,認真汲取企業家和專家會上提出的真知灼見,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争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特色産業叢集,助力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