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擁創紀錄現金的風投,2024會怎麼投?

作者:财富中文網
坐擁創紀錄現金的風投,2024會怎麼投?

Canvas Ventures聯合創始人麗貝卡·林恩(Rebecca Lynn)表示,這是十多年來——自上次經濟衰退以來——風險投資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圖檔來源:COURTESY OF CANVAS VENTURES

風險投資是周期性的,是以每隔7到10年就會出現“風投已死”的頭條新聞。這一次,隔了15年,再一次出現這樣的頭條新聞。

我開始職業生涯時,正好趕上了上一次經濟衰退。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雷曼兄弟公司破産的那一周,我們募集完成了一隻4億美元的基金。結果證明,該基金取得了巨大成功,投資的公司包括面向醫療專業人士的領先數字平台Doximity(股票代碼:DOCS)、借貸俱樂部(Lending Club,股票代碼:LC)和軟體服務商Check公司(已被财捷集團(Intuit)收購)。當時,iPhone的出現,以及圍牆花園(注:封閉的平台或生态系統)的消亡,成為強大的助推器,為新公司和現有企業創造了機會。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為新的助推器。

我認為,這是十多年來——自上次經濟衰退以來——風險投資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一方面,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利率上升、經濟不确定性和全球不穩定性等宏觀環境因素使得投資者暫停投資。初創企業獲得的資金同比下降了48%,是以,企業必須在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更加精挑細選。與2009年的情況類似,風險投資公司擁有創紀錄的現金可供投資,但他們并沒有将其投入到新交易中。2023年,近一半的A輪和B輪融資由内部人士領投,以保護2021年以來的過高估值。由于後期市場仍處于當機狀态,我們将看到這一趨勢持續下去。

另一方面,脫穎而出的公司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創始人必須就把時間和金錢花在哪裡做出艱難而深思熟慮的決定。對于那些能夠獲得資金的公司來說,人才和廣告費用方面的競争已經有所緩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催生新公司,并推動現有公司實作發展。

有鑒于後見之明,以下是我對未來一年将出現的六大趨勢做出的預測。

随着新人工智能公司和用例嚴重超過人工智能算力,人工智能氣球将破裂

很少有技術創新能像人工智能那樣見證生态系統的快速發展。ChatGPT在2022年11月才被廣泛使用。然而,到2023年,每4美元的初創企業投資中,就有1美元投向了人工智能。許多人工智能模型的開源,以及從這些模型中開發新用例相對容易,意味着我們将繼續看到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的爆炸式增長。誠然,我們所看到的人工智能創新意義重大,且卓爾不群!但是我們也需要從現實情況出發來看待這一問題:難以将算力規模和降本提升到足以滿足需求的地步。擁有現有客戶群和獨有資料的現有企業可能會成為主要受益者。

大多數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甚至無法獲得擴充其應用程式所需的算力,更不必提及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負擔得起算力費用了。即使是大型科技公司也在努力尋找有利可圖的用例,但至少它們擁有支援長期實驗和開發的現金引擎。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和微軟(Microsoft)正在向OpenAI和Anthropic的基礎模型投入最大一筆資金,以換取FAANG平台上的雲計算合同支出。一些人開始将此稱為“雲計算洗錢”,但所有參與方都予以否認。對于那些規模較小的初創公司來說,這一切都構成了不公平的優勢,并為其獲得價值不菲的算力資源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注:FAANG是美國市場上五大最受歡迎和表現最佳的科技股的首字母縮寫,即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NASDAQ:FB)、蘋果(NASDAQ:AAPL)、線上零售巨頭亞馬遜(NASDAQ:AMZN)、流媒體視訊服務巨頭奈飛(Netflix,NASDAQ:NFL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NASDAQ:GOOG,NASDAQ:GOOGL)

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精英文憑将被“減記”

作為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學生,我在密蘇裡州長大,并在那裡上學,我一直覺得自己與這個國家中部地區的人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也曾在歐洲生活過,但與美國不同的是,在歐洲,職業學校是四年制大學學位的熱門替代選擇。這些職業課程為畢業生的職業生涯和更高的生活水準鋪路,而在美國,大學畢業生往往發現自己背負債務,找不到工作。在美國,職業教育應該成為強有力的、可行的選擇,我們不應該再強迫每個人都去上大學。相反,我們應該確定為學生提供教育訓練和教育,讓他們掌握技能,過上富有成效的生活。

我對非傳統教育的偏重也得到了資料支撐。四年制大學的入學人數全面下降,而建築等職業課程的入學人數卻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不過,随着職業學徒的增多,這不僅僅是白領和藍領之間區分的問題。學徒制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往往包括小額工資和現場學習,人們通常會在社群大學學習作為補充,有時也由公司支付這筆費用。《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專業服務咨詢公司怡安集團(Aon)去年的90個職業學徒項目名額吸引了1100名申請者。今年,則是1500人申請100個項目名額,這使得該項目“與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和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一樣對申請者嚴加篩選”。

替代教育途徑的興起既提供了經濟上的獨立(通常可避免終身貸款),也提供了雇主所需的硬技能。據美聯社今年早些時候報道,美國國家學生資訊交換所(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的資料顯示,從2021年春季到2022年春季,機械和維修職業計劃的入學人數增長了11.5%。

這和風險投資有什麼關系?如果這類趨勢持續到2024年——我希望如此——我相信我們将看到一個更加健康的經濟生态系統:1)為更多的人提供新創業途徑,這些人天生擅長提供那些對普羅大衆來說最重要的産品和服務;2)為實作新創新輸送所需的高技能勞動力。他們做出的貢獻有可能擷取價值,并比我們過去所看到的更平均地配置設定價值,進而提振美國中産階級(這正是他們亟需實作的)。

舊金山:衰落但未被淘汰

2023年,關于科技和文化中心舊金山消亡的哀歌不絕于耳,但它會像往常一樣再次反彈,而且會在越來越多的重返辦公室運動的推動下實作反彈。

無論是從投資資金份額、實際辦公空間還是首次公開募股來看,舊金山一直是人們對科技的普遍态度的風向标。盡管自疫情爆發以來,這座城市的發展軌迹坎坷不平,但2024年,舊金山将重新成為吸引建築商的磁石。人工智能的繁榮隻是其中一個例子,它将展示聰明絕頂的人在近距離内互相競争、互相學習所帶來的積極影響。OpenAI剛剛從優步(Uber)轉租了使命灣(Mission Bay)48.7萬平方英尺(約合4.5萬平方米)的優質辦公空間。Anthropic 計劃在SoMa區租用25萬平方英尺(約合2.3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Slack之前就在這裡辦公。

建築商和他們周圍的整個創業生态系統産生了能量、對話,然後建立了更多建築。雖然疫情結束後,人們普遍期望封城後迅速“重返辦公室辦公”,但這種期望尚未全面實作。但很快就要實作了。員工将無法在居家辦公時渾水摸魚。(即使是我所投資的那些熱衷于倡導分布式工作的公司也發現,他們的員工希望定期聚在一起,而建立這些辦公地點是一項昂貴、耗時的工作。為什麼不一直聚在一起工作呢?!)分布式工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因為人們還牢記将聰明絕頂、雄心勃勃的人聚在一起的樂趣和好處,這樣可以更快地将産品推向市場、減少繁文缛節、縮短協調時間,并最終解決重大問題。

很少有地方能像舊金山那樣迅速實作複蘇。在未來的一年時間裡,随着新一批初創企業以優惠的價格轉租使用率不高的空間(以前大型公司占用着這部分空間,如今這些公司實作了精簡),我們将看到更多這樣的情況。

腳踏實地實作盈利比成為獨角獸更精彩

在過去的幾年裡,初創公司一直以獨角獸地位為榮。現在我們看到,過高的估值實際上可能是一大問題。在公開上市或退出之前,私人估值是任意的,初創公司利用(過高的)估值承擔高額債務可能會有風險。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我們已經看到數家大公司倒閉了,原因是它們在貸款人要求償還債務時面臨流動性問題。數字貨運經紀公司Convoy從估值36億美元到因達到債務上限而突然破産。同樣,WeWork在10月份透露,它手頭的現金不足以支付利息。我認為這隻是冰山一角,因為還有更多的賬單将在2024年到期。債務仍在流動,但考慮到利率高企、條款更嚴苛,它不再是免費的。

顯而易見的是,即使沒有發現保持低估值的好處,精明的初創企業也會審時度勢,在新一輪融資對話中不再強調估值,而且會在進行下一輪融資時保持适當的預期。歸根結底,我對回歸透明、可比的基本面(即在公司準備進行B輪融資時實作盈利性增長的路徑),并将其作為投資決策的關鍵驅動因素持樂觀态度。我期待與那些更關心銷售額而非地位的創始人建立聯系。

風險投資将迎來整合(一如既往)

自由現金不僅導緻出現太多估值過高的初創企業。在過去的幾年裡,許多投資管理公司成立,或者大肆招聘員工,以部署這些湧入的資金。根據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的資料,2007年有987家風險投資公司;到2021年,這一數字是原數字的近三倍,達到2889家。

新興投資管理公司,即那些隻推出了不到四隻基金的投資管理公司(根據皮特齊布克公司(PitchBook)的資料),可能會首當其沖,預計将迎來過去7年來最糟糕的募資周期。到今年第三季度末,美國新興投資管理公司僅籌集到23億美元,這是自2016年以來,該數字首次降至200億美元以下(2021年,這一群體募集到的資金高達570億美元)。

在通常的舊金山/紐約市中心之外,新興投資管理公司數量龐大,在風投生态系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動投資資金流向實作多元化的獨特力量。

此外,在過去十年中,許多大型公司隻有一兩個合夥人為其有限合夥人創造了實際回報。有鑒于此,我希望看到公司合并。也就是說,那些能帶來回報的公司合夥人将聯合起來成立新實體。我們過去已經看到過這種情況,包括基準電子公司(Benchmark)、紅點創投(Redpoint)和三一聖物科技(Trinity)等公司的成立。我們還将看到傳統公司收購最出色的新興投資管理公司,這将增加未來生态系統的多樣性。

女性高管已經學會了如何向前一步,而且她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上司力

新一代年輕女性高管已經登上了上司寶座,未來幾年,我們将在《财富》世界100強中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女性高管。女性比爾·蓋茨(Bill Gates)、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或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時代已經到來。最讓我興奮的是,如今成功的女企業家并不局限于消費品和約會應用程式領域。我們看到,在邊緣技術、企業軟體即服務、金融科技、健康科技、治療等領域,都有女性上司的著名公司,無論是上市公司是私營公司。我想到了格溫·肖特韋爾(Gwynne Shotwell,SpaceX)、梅拉妮·珀金斯(Melanie Perkins,可畫(Canva))、茱莉亞·哈茨(Julia Hartz,Eventbrite)、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Crispr)、阿迪·塔塔爾科(Adi Tatarko,Houzz)、克裡斯蒂娜·卡喬波(Christina Cacioppo,Vanta)、克裡斯蒂娜·胡恩奎拉(Cristina Junqueira,Nubank)、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Coursera)等等。在當今創意科技創業者做出艱難而深思熟慮的決定變得尤為重要的時刻,我認為我們将看到更多的女性直面挑戰。你可以說我有偏見,但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财富中文網)

譯者:中慧言-王芳

Fortune.com上發表的評論文章中表達的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财富》雜志的觀點和立場。

在财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檢視《重磅!京東宣布漲薪,馬上漲》的精彩觀點

檢視《 貴州茅台、劍南春,雙雙提價》的精彩觀點

坐擁創紀錄現金的風投,2024會怎麼投?
坐擁創紀錄現金的風投,2024會怎麼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