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作者:極光的世界y

前言:

它們是否真的來自地獄?

當你第一次看到道氏深水虱時,是否曾懷疑過它們究竟從何而來?這種外形奇特的生物,充滿了未知的神秘感,讓人不禁想要探索它們的世界。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道氏深水虱為何長相如此怪異?它們的生存環境是什麼樣的?又有哪些驚人的生活習性?這一切的一切,是否真的來自地獄?讓我們從深水虱的起源說起,逐漸揭開這一層層迷霧。

一雙冷酷的雙眼,連接配接着地獄與人間

如果你曾有幸目睹過生命最後的景象,也許會在那雙漸漸失去神采的眼中,看到一絲來自地獄的影子。

而道氏深水虱身上的那對獨特眼睛,正是這樣的寫照。

它們巨大的複眼直徑能達到2厘米,表面覆寫着上百個小眼睛。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在漆黑的海底,這是它們與外界連接配接、擷取資訊的視窗。

而這雙眼睛背後,是道氏深水虱漫長進化的見證。

200多年前的1815年,首次有人類發現了這種奇特生物的存在。

那是一次普通的考察活動,考察隊在墨西哥灣的深海區域進行采樣,意外捕獲到了這種從未見過的長相怪異的甲殼類。

考察隊員們驚呆了,他們從未想過在有生之年能遇到外星生物。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直到鑒定結果出來,這才發現是一種僅存于海底超過3000米深處的未知甲殼動物。

為了紀念這一發現,人類将它命名為“深海虱”。

200多年的時間并不長,但對于道氏深水虱的種群而言,卻已經超過了上萬代。

在這漫長的時光裡,它們的眼睛在黑暗中逐漸進化,最後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般模樣。

而這雙冷酷的眼睛,也正是它們與外界,乃至人類世界聯系的唯一通道。

螢光閃爍,道氏深水虱的聚會現場

在道氏深水虱栖息的海域深處,光線幾乎無法到達,一切都是黑暗的。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好在它們并不孤單,同類之間還保有着某種聯系。

當你在3000米深的海底行走時,會發現周圍螢光頻閃。

這就是道氏深水虱的聚會信号。

為了不在黑暗中迷失方向,它們會互相發出熒光,彙聚在一起生活、覓食。

在道氏深水虱中間,也有一些“名人”。

它們體型巨大,能長到17厘米,遠超同類平均水準。

這些“大明星”往往成為同類崇拜、仰望的對象。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小蝦會自發地聚集在大蝦周圍,形成一個生物圈。

當食物來臨或者遇到危險時,它們會集體行動,互相照應。

正因如此,每次捕撈道氏深水虱回來時,漁夫們都不會感到意外,因為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出現。

這種“星團式”的生活方式,也成為它們在漆黑深海的重要生存法則。

而當這些道氏深水虱被撈上水面,離開它們熟悉的黑暗環境後,這些聚集的信号便再也發揮不出作用來。

它們很快便會陷入迷茫和驚慌,最終眼中的生機消失殆盡。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海底美食家,道氏深水虱的食量驚人

曾有漁夫開玩笑說,把道氏深水虱撈上來當作幹糧,再也不用為遠海作業憂心補給不足了。

這話一點也不假。

作為居住在黑暗海域的生物,道氏深水虱有着出色的食量與抗餓能力。

這得益于它們巨大的食道與胃囊構造。

道氏深水虱的胃可以伸縮變形,最大時體積甚至能占據它們80%的身體内部空間。

這樣,它們便可以在一次進食中吃下一整條死亡的大型海洋生物。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有記錄顯示,一些體型巨大的深海甲殼類,比如大王九眼龍蝦,可以在不進食的情況下存活5年以上。

這得益于它們高效的新陳代謝,把吃下去的食物轉化、儲存,變為體内的能量。

正因如此,道氏深水虱可以長期蟄伏在海底洞穴中,靠吃殘羹剩飯為生。

它們會選擇某個地點駐紮,然後收集周圍海域所有死亡、腐爛的生物屍體入腹,直到再也塞不下為止。

可惜這些儲存并不穩定。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隻要一不小心觸碰傷口,道氏深水虱體内堆積如山的食物殘渣就會噗噗冒出,散發出難以形容的惡臭。

許多漁夫都是這麼中招的。

一不留神,就被熏得涕淚橫流。

為此,他們專門設計了烤爐在船邊,把新鮮撈起的深海虱直接烤了吃,免得還沒開吃就被噎退了胃口。

魚雷一樣的身姿,道氏深水虱的移動之道

黑暗海域中,道氏深水虱像一枚枚遊動的魚雷,在層層漩渦中穿行。

它們身下共有14對小短腿,末端還連着一對強而有力的尾鳍。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這些都是它們在海底活動的“發動機”。

背部的殼更像個流線型外骨骼,可以減少水流阻力,使它們在沉重的海水中迅速遊動。

與此同時,道氏深水虱嘴邊兩對觸須始終在擺動、抖動,它們在不斷地探測周遭環境,搜尋可能的食物氣息。

一旦聞到新鮮的腐肉味道,道氏深水虱便會啟動全身“引擎”,像發射的魚雷一般,徑直沖向目标。

它們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吞下整塊食物,然後快速消失在黑暗中。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在繁殖季節,母體道氏深水虱也會變得無比貪婪。

它們會在海底挖掘洞穴,占據一個固定的産卵場所。

6個月的時間裡,母蝦幾乎不會外出覓食,全部精力都放在孵化後代上。

為了提供充足的養分,母蝦會在産卵前瘋狂地暴食積累體能。

一個17厘米長的母體,能在2小時内吃掉5條大型死亡魚類。

然後它便會躲進洞穴,等待新生命的降臨。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勇士們的挑戰,道氏深水虱上桌後的命運

一種長相奇特、生存環境極端的海底生物,往往最能激起人類勇敢尋找刺激的天性。

對獵奇美食的追求,也成為許多“勇士”排除萬難、吃下道氏深水虱的動力。

實際上,最初品嘗道氏深水虱的是生活在墨西哥灣沿岸的漁民。

作為深海漁獵的常客,他們時常會在漁獲中發現這種怪異的大蝦。

起初,漁民們并不敢輕易下嘴。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誰知道這玩意吃了會不會中毒身亡?還是把它扔回海裡得了。

直到有一天,一個叫卡洛斯的年輕漁夫主動嘗試了這種奇特食材。

“這東西長得那麼吓人,搞不好肉質還特别鮮美呢?”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卡洛斯抱着必死的心态,生吞了一整隻小蝦。

出乎意料的是,卡洛斯并沒有當場斃命。

這給了其他漁民極大的鼓舞,很快這種食材就流傳開來。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有經驗的老漁夫會用煙熏的方式處理,新手則喜歡清蒸。

總的來說,道氏深水虱的肉質細嫩,是一道上佳的海鮮美食。

如今已經不僅僅是墨西哥灣的漁民了。

來自世界各地的勇士和美食家,開始聚集到道氏深水虱的栖息水域,尋找這種極緻食材。

他們把捕撈和烹饪的過程錄制成視訊,在網絡上分享,更吸引了無數口蜜前來挑戰。

然而想要吃到道氏深水虱并不簡單,巨大的壓強差讓它們很難成功捕撈。

更常見的是在深海魚類體内發現未被消化的蝦,這也被稱為“回收利用”。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此外,價格也是難以接受的。

一斤大小的道氏深水虱售價可達500美元,不少普通食客望而卻步。

為了最大程度發掘味道,清蒸是最受青睐的烹饪手法。

在食用後,不少吃貨直呼這是十八層地獄的極緻享受。

除此之外,還有人在道氏深水虱身上發現了奇妙的藥用價值。

一種提取的胃酸成分,被證明對某些癌症療效明顯。

可見這種來自深海的生物,不僅長相怪誕,它蘊藏的潛力也令人無法想象。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恐怕人類要花上幾代時間,才能徹底解開所有的奧秘吧。

結語:

道氏深水虱,一個來自黑暗的種群,與現代文明的第一次接觸,是人類好奇心的産物。

而如今,科技的進步和資訊的暢通,讓更多的“勇士”有機會一睹它們的真面目。

面對這種外形怪誕、生存環境極端的深海生物,人類的第一反應無不是震驚和懼怕。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可當掀開這第一印象的迷霧後,又會發現道氏深水虱其實與人類一樣,也在時間的洪流中不懈地生生不息、傳宗接代。

這一切似乎在提醒着我們,不要因為種族、環境的不同就妄下判斷。

地球上其實沒有什麼生物是完全邪惡或者糟糕的,它們都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配得上在這個星球上停留。

人類之是以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主宰,并不是因為力量,而是因為包容。

像大号潮蟲的道氏深水虱,隻有"勇士"才能吃下口的地獄美食

也許下一步,我們該做的不是将道氏深水虱據為己有,而是學習它們,探索更廣闊的可能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