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了六年的正義與審判,終于有了結果。
2017年3月26日在法國巴黎,一位華人男子在家中被法國警察一槍擊斃。
留下了自己的妻子與五個孩子。
法國警方稱,這名男子當時手持剪刀向警方襲來,是以警察開槍屬于正當防衛。
但是根據死者女兒介紹,當時現場情況完全是另一回事。
自己的父親原本正在家準備做晚飯,手持剪刀是在收拾魚,恰逢此時多名警察前來敲門,
敲門聲越來越響,最後演變成直接撞門。
門被撞開後,第一名沖進來的警察
在沒有做出任何警告的
情況下開槍射中死者。
這件慘劇在法國引發華人群體巨大憤怒。
在事發後至今的這六年時間裡,死者的家人們一直沒有停止上訴謀求正義,但卻一次又一次被打回。
終于在2023年11月24日,法國民事法庭作出判決,
法國當局存在“嚴重過失”,
賠償劉某家屬13.8萬歐元。
華男在家殺魚被擊斃
家屬警方各執一詞
2017年3月26日這一天晚上八點鐘左右,56歲的法國華人劉某在巴黎的家中殺魚,準備給家人做一頓晚餐。
突然家裡被三名法國警察破門而入,劉某被一槍擊斃。
為什麼警察突然上門,還破門而入?
原來是劉某的鄰居——一位退休的老警察——報警稱他看到劉某拿着疑似刀具的東西發出巨大聲音,看起來情緒很不穩定。
于是警方上門檢視情況。
事件發生後,據警方說,當時劉某用“利刃武器”襲擊了一名警察,是以開槍擊斃他屬于自我防衛。
關于“利刃武器”的種類,據巴黎人報報道是一把剪刀,據當時警長說則是一把刀。
但是當時在現場的劉某女兒卻表示情況完全不是警方叙述的那樣。
但是劉某正在廚房殺魚,門口響起了敲門聲,小女兒通過門鏡看到外面站着三個人攜帶槍支的人,兩男一女,她沒有開門。
但敲門聲越來越大,劉某于是從廚房出來檢視,這時警方開始撞門。
門被撞開後,
槍聲立刻響起,
自己的父親根本沒有任何襲擊警察的時間,便應聲倒地了。
劉某的家人表示他當時并沒有任何傷人的意圖,手持剪刀不過是因為去檢視門之前還在刮魚鱗。
另外據劉某女兒表示,警方在敲門和破門而入前都沒有向其表明身份。
華人群情激憤
家屬不斷上訴
槍擊發生後,急救部門曾試圖營救劉某,但已經無力回天,劉某就這樣死去,留下了自己的五個孩子與妻子。
這件事引發了法國亞裔群體、特别是華人巨大的憤怒情緒,多次組織上街遊行抗議,要求司法公正。
事發後第二天星期一晚,大約150名抗議者聚集在第19區警察局外,高呼“殺人犯”的口号,并用蠟燭拼出“反對暴力”的字樣。
一群憤怒的團體沖破了警察設定的路障,向警察投擲飛彈,并縱火焚燒了一輛汽車。
周二上午,大約100名巴黎華人聚集在警察局。抗議者用法語喊道:
“正義必須得到伸張,
兇手必須受到懲罰。”
随後6000在巴黎的華人上街抗議,認為警方濫用武力。
人們在巴黎共和國廣場中間的雕像下挂着“警察是兇手,我們要正義”的條幅和劉某的遺像,抗議者在此為死者舉行默哀。
事實上,法國華人經常感到受到保護不夠,以及當地媒體對他們所處困境的忽視。
巴黎第八大學中國問題專家皮埃爾·皮卡爾表示:
“中國人是法國種族主義态度的受害者,尤其是阿拉伯人等其他族裔群體。”
“他們容易成為犯罪目标,因為他們經常攜帶現金,而且許多人沒有居住證,是以很容易受到威脅。他們對警察沒有給予足夠的保護感到憤怒。”
2016年9月,一名中國裁縫被毆打緻死後,約15,000人舉行集會抗議,呼籲結束歧視性暴力和種族緊張局勢。
皮誇特說:“中國人不喜歡公開抗議或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以當我們看到他們這樣時,
就意味着他們非常非常憤怒。
他們已經受夠了歧視。”
據悉,法國有大約200萬華人,比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都多。
中國在得知此事後“立即指令駐法使館啟動應急機制,并向法方提出交涉,要求法方查明事件真相”。
法國警方在3月28日宣布對這一事件啟動調查。
而劉某的家人對此事悲痛欲絕,決心為他讨回正義。
然而進展卻異常不順利,審判的結果讓家屬難以接受。
2019年7月第一次審判時,該警察被裁定不予起訴。
2020年11月,上訴法院認為警察開槍屬于正當防衛,再次裁定不予起訴。
家屬決定向法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但今年2月16日,
最高法院決定
不受理劉某家屬的上訴。
眼看刑事法庭訴訟無門,家屬最終決定向民事法庭提起訴訟,最終獲得了勝訴。
民事法院裁定
當局有嚴重過失罪,
并判決國家應向劉妻女
支付13.8萬歐的民事賠償。
(約合22.7萬澳元,106.7萬人民币)。
至此,這場遲遲未到的正義終于姗姗到來。
劉家屬的代理律師表示,
“這個判決在法國司法史上開了先例,當警察渎職罪被駁回後,民事法院依然裁定當局有嚴重過失罪”。
海外華人屢遭不公正待遇
盡管近些年來中國的國際地位有所上升,但是海外的華人群體依然不時遭受不公正的歧視性待遇。
2020年,在澳華商劉輝峰被澳大利安全局 (ASIO)和聯邦政府裁定其參與外國幹預行為,并撤銷了其簽證。
ABC對此進行了多次長篇報道,将劉輝峰作為一名生意人進行的正常社交活動,描寫成“間諜活動”。
就在上周五(11月24日),澳洲聯邦法庭在悉尼做出了一項裡程碑式的判決:
撤銷内政部長拒絕向劉輝峰頒發商業技能(永久居留)簽證的決定,
也撤銷國家安全局長兩次針對劉輝峰所做的不利于國家安全的負面評估。
并且需要賠償劉輝峰的訴訟費用!
這次民告官的訴訟勝利又是一次海外華人争取合法權益、抗争不公待遇的巨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