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1949年的天津,正值國家風雨飄搖之時,一個平凡的家庭誕生了他們的兒子牛群。這個懂事聽話的孩子,性格活潑愛說笑,給家中帶來了無限歡樂與生機。

牛群自小喜歡聽相聲,能将父母逗笑不已。1974年,有相聲基因的他進入軍隊文工團,開始系統學習相聲表演。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起初牛群緊張無比,生怕自己的節目帶不動現場氣氛,結果就是台下的寂靜無聲。這成為牛群決心成為好演員的轉折點。

1980年,在劉學智推薦下,牛群拜師學藝,師從相聲大師常寶華。在大師悉心指導下,牛群的相聲造詣日益增進。

到1988年,已經小有名氣的他在拍攝電視劇中邂逅了馮鞏。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一生的知音好友。他們合作無間,創作出多段脍炙人口的作品,讓觀衆捧腹不已。

這對金童玉女搭檔,曾經令整個相聲界為之震驚。當他們攜手并進,相聲事業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時,牛群卻在命運的安排下,選擇離開了這片讓他夢開始的舞台。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1993年,事業如日中天的牛群毅然選擇進入北大學習,為提高自己的相聲創作水準。北大蒼茫的校園開啟了他人生新的篇章。

在求學路上,牛群嘗試各種興趣愛好,最終他對攝影産生了濃厚興趣。學習期滿後,牛群鼓起勇氣告訴馮鞏,他決定離開光鮮的舞台,開始另一段攝影之旅。

1996年,經商失敗的牛群陷入迷茫。這時,老搭檔馮鞏再次伸出友誼之手,兩人短暫複出在春晚攜手。2000年,正值事業低谷之時,牛群接受了蒙城縣的挂職副縣長邀請。

離開熟悉的相聲界,在這個偏遠小縣裡,牛群盡心盡力為當地争取資金和發展機遇。他憑一己之力,改善了教育設施,發展了特色産業。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正當蒙城小縣因他的到來而煥發出新的生機時,牛群和縣裡的蜜月期卻遠比想象中短暫。

牛群在蒙城縣任職期間憑借人脈和影響力為當地謀福利,然而他無意中踩到了蛇尾巴。有關牛群在任期間利益輸送的傳聞始終糾纏不休,讓牛群心力交瘁。

2009年,牛群在恩師常寶華的宴會上,與同門師兄侯耀華發生了争執。看着曾經最信任的師父選擇信任後來者,牛群心如刀絞。

這場誤會成為兩人師徒情分破裂的導火索。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2018年,常寶華老師揮一筆離開了塵世。牛群心中百感交集卻不知如何是好。他遲遲沒有出現在老師的葬禮現場,内心的痛苦無人可說。

這一次,牛群和恩師就此永訣。名譽掃地的他,再也回不到從前燈紅酒綠的日子。

牛群離開事業高峰投身政界,一路走來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風光順遂。面對接踵而至的質疑和打擊,牛群曾多次自我懷疑。

二十多年過去,那個青蔥歲月裡與馮鞏攜手同台的少年,變成了頭發花白的中年人。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生活在舞台上,他獲得了觀衆的掌聲和名利;離開舞台,他體會到鄉野生活的甘苦。盡管走過許多彎路,但牛群用他的實際行動,诠釋什麼才是忠于内心的生活。

我們也許無法評判他的選擇,但命運和現實已經給了他最公正的答複。

人生道路上,選擇意味着放棄。當牛群再次回首來時路,他是否會為自己23年前的青春癡心(執拗)而感到遺憾?每個人都無法對自己的命運心知肚明,但我相信經曆這23年的曆練,牛群已經成長為一個更加睿智和果決的人。

牛群的故事充滿跌宕起伏,他的人生經曆了太多命運的無奈。然而正是這23年的波瀾壯闊,成就了現在的他。

“消失”23年的牛群,已經走上了另一條大道

年少輕狂時,牛群與馮鞏攜手并進,登上人生巅峰;中年之時,他甘願放下身段,在鄉村揮灑汗水;而今,銀發蒼蒼的牛群早已曆盡人生百态。他或許會回憶起從前轟轟烈烈的歲月,但命運的洪流依舊向前,他亦無法複制昔日的輝煌。

我不了解牛群全部的選擇,但能感受到這個普通人背後承載的不平凡。舞台的掌聲褪去,挫折和打擊接踵而來,這才是大多人的真實寫照。

我無法猜測牛群内心的波瀾,但堅信他已無怨無悔。因為人生的路還長,風雨過後,總有陽光穿透,指引着我們走上另一條道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