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作者:青橘罐頭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文 | 青橘罐頭

編輯 | 青橘罐頭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現在的夫妻之間通常用“老公”、“老婆”稱呼對方,即使是熱戀中的情侶也常使用這些稱呼,仿佛已經進入了婚後生活的狀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公”這個稱呼在古代并不是指丈夫,而是用來稱呼太監的!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根據李素玲的摘要,“老公”作為稱呼丈夫的詞語,現代女性通常使用,而這個詞語曾被認為是方言詞。

在經過考察之後發現,其實“老公”這個詞彙已經有上千年的曆史。

它是古代漢語的一個基本詞彙,有三個基本的意思:老年男人、丈夫、太監。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據曆史記載,在《三國志·魏志·鄧艾傳》中有句話是“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但這裡的“老公”指的是老人,表示七十歲的年長者。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盡管這個稱呼讓現代人感到奇怪,但原因卻很簡單,因為古代人與我們現今的稱呼習慣不同。

如果你不小心穿越到古代,就需要謹慎言辭,因為你聽不懂古人的語言,同樣古人也無法了解你的說話。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在古代民間,确實有使用“老公”來稱呼宦官的情況,但在其他場合,稱呼可能是不同的。

從官職的角度來看,宦官可以被稱作寺人、黃門、貂珰等,如果要表示尊敬,也有稱為内官、内臣、中官、中貴等。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但實際上,即使是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時代和語境下,其意義也會有所不同。

有時候它指的是老年人,有時候指向對老年人的蔑視,有時候還可以指父親。

當然,也有時候它就是指丈夫,和現代的用法一樣,既有“老公”也有“老婆”這兩個詞。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相比而言,在古代“老公”被稱為“老年人”還能夠了解,但比作為“太監”就會讓人感到非常的意外。

在明朝時期,太監通常被稱為“公公”,而那些享有高位和權力的年長太監則被稱為“老公公”。

但之後,可能由于人們懶得說這麼多字,漸漸地,“老公公”被縮略成了“老公”這個詞。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在明末農民起義上司者李自成進攻北京後,就有了“打老公”的說法。

而在清朝時期,曹雪芹的《紅樓夢》中提到“老公”是指太監。

同樣,在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中也有類似的用法,這個稱呼在明朝末年到清朝時期特别流行。

在古代宮廷中,太監實際上是被閹割、去勢後,送進宮中為皇帝和後妃們服務的“非男人”。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他們早年被稱為宦官,明清時期主要稱為太監。

可以說,太監算得上是曆史上一個又可憐又可悲的群體。

在明清時期,太監常常在宮廷中為皇帝和後妃服侍,他們必須對皇帝表現出尊重和服從,由于太監無法建立家庭和婚姻關系,他們的社會地位較低,不能被稱呼為“父親”或“丈夫”。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漸漸地,這些太監産生了扭曲的心理,開始殘酷地虐待妓女,以滿足自己的挫折感和無法表達的欲望。

作為對這些太監的侮辱和蔑視,這些女子私下裡稱他們為“老公”。

這稱呼實際上是對太監的侮辱,因為女子們深知與這些太監接觸的危險和痛苦。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雖然“太監”這個意思确實存在,但由于用法較少,相關文獻也比較少。

在曹雪芹的著作《紅樓夢》第八三回中有這樣一句話:“門上的人進來回說,有兩個内相在外,要見二位老爺。”

賈赦道:“請進來,”門上的人領了老公進來,通過上下文我們可以知道,此處所指的是“太監”。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另外,在另一本小說《官場現形記》中,也有使用“老公”這個詞指代太監。

“他就立刻進京,又走了老公的門路,”同時也可以參考“老公公”這個詞。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總的來說,曆史上不同時期對“老公”一詞的使用逐漸帶上了貶義,與太監逐漸聯系在一起,成為對太監的統稱。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詞在現代已經有了不同的意義和用法。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那麼,除了老公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可以用來稱呼丈夫的詞嗎?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相信許多熱愛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了解到,在古代,人們用各種稱呼來稱呼自己的另一半,如“良人”、“官人”、“相公”、“夫君”等等。

那我們先來說說良人,古時的丈夫通常被稱作“良人”,這個稱呼聽起來是不是很好聽呢?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唐代詩人張籍在《節婦吟》一詩中寫道:“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裡。”

這裡的“良人”指的就是“丈夫”,表示彼此都成為更好的人。

但是,“良人”這個詞并沒有顯示出性别差異,妻子也可以稱丈夫為“良人”,而丈夫也可以稱妻子為“良人”。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除了“良人”之外,古代夫妻之間的稱呼,有些單音節詞如“郎”、“卿”私密性較強,被認為适合在“閨房之趣”中使用。

是以,古人通過在單音詞前後加其他字變成雙音詞,例如“郎君”、“娘子”,來表達夫妻間親密的感情。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到了宋代時期,随着理學思想的興起和官府的稱呼為“官家”,夫妻之間的稱呼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例如有些妻子開始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官人,在民間,人們至今還使用着新郎官、新娘子等來形容新婚夫妻。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盡管這種稱呼在某些方面傳達了尊敬和崇拜的意思,但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性别角色的差異和夫妻關系的一種形态。

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古代男女的地位相對平等,這種沒有區分性别的稱呼也給夫妻之間的稱呼帶來了一些不便。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後來妻子就開始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外人”,或者更加文雅地稱之為“外子”。

而丈夫則稱呼妻子為“娘子”,或者“内人”,在他人面前,丈夫有時還會謙稱妻子為"賤内"或"家内"。

這些稱呼的變化,也間接的反應了在當時社會性别角色的地位變化,同時也展現了中國曆史文化中夫妻關系的一種表達方式。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最後,我們就來說說“相公”和“夫君”這兩個稱呼。

如果你曾觀看過平劇、越劇或者黃梅戲,你一定會對其中時常出現的一聲嬌呼“相公”留下深刻印象。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這個稱呼在古代非常流行,原本“相公”是宰相的尊稱,後來逐漸演變成對官員、士人的敬稱。

最終,這種風氣傳到了民間,妻子開始稱呼丈夫為“相公”。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在古代“夫君”這個稱呼有着相當高的敬稱色彩,被廣泛使用。

在儒家道德的限制下,人們的等級非常分明,按照“天地君親師”的原則排列,其中,“君”指的是君王,排在天地之下,萬衆之上。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再加上古代男子被視為家庭的頂梁柱,擁有管理家務的責任,是以,男子被尊重并稱為“夫君”,意味着他們可以為家庭承擔巨大的責任,撐起一片天地。

據曆史文獻記載,也常可以看到類似的稱呼,例如《紅樓夢》中的賈母稱呼賈政為“政老爺”。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也有些女性稱呼丈夫為“夫郎”、“布衣”等詞語,這些稱呼通常都是表現出女性對丈夫的尊敬和照顧之意。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

總的來說,在古時候,“老公”一詞确實被用來稱呼太監,但随着曆史的發展,我們所了解老公一次是對丈夫的親密稱呼。

不得不感歎一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聽完介紹之後,你們覺得叫自己的另一半什麼最為合适呢?

原來“老公”在古時并不是指“丈夫”,而是對太監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