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大買賣”有“大陷阱”……小心“網賺”騙局!

作者:環球網

來源:法治日報

上網應聘,看網劇真的能賺錢?

“免費洗衣液”真的免費?

你“大爺”真的是你大爺?

“大買賣”真的是賺錢“大機遇”?

臨近年關,騙子詐騙手段更加多種多樣,引人“中招”入坑。

近日,山東省煙台市警察局萊山分局将近期多發的真實詐騙案例進行梳理,幫你擦亮眼睛,快速識破騙子“套路”。

看網劇賺傭金步入陷阱

近日,郝先生在網站看到一則“看網劇賺傭金”的兼職招聘資訊,便将自己的履歷發了過去。

幾天後,郝先生收到回複,讓他添加QQ号,并下載下傳一個App,稱會有“客服”聯系。郝先生下載下傳了App,發現裡面有很多網劇。“客服”說,隻要郝先生随便選擇一部網劇就可以刷單,賺取“傭金”。

随後,郝先生在“客服”指導下刷單。剛開始一單一個任務,郝先生賺取了5元至20元不等的傭金,共計256元。後來,“客服”給郝先生“出主意”,稱為了提高效率可以做“網劇增收單”。任務規則是,郝先生按照單個網劇對應金額的二維碼進行微信掃碼支付,十幾分鐘後,再由對方将本金及傭金一起返還。

嘗過“甜頭”的郝先生欣然應允。為了謹慎起見,他特意挑選價格稍低、本金為800元的網劇試水。付錢後,“客服”稱操作有誤,本金和傭金都無法提出,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個5400元的“大單”來彌補損失。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大買賣”有“大陷阱”……小心“網賺”騙局!

圖為郝先生掃描騙子二維碼支付“網劇增收單”。

“謹慎”的郝先生稱隻有1500元。“好心”的“客服”表示願幫其墊付剩餘的3900元,讓郝先生通過微信掃碼支付1500元。郝先生答應了,可微信掃碼顯示異常。對方不斷安撫他,讓他加了三四個人的微信,分多筆将1500元轉了過去。

随後,“客服”又主動聯系郝先生,說隻要還上3900元,他就可将所有本金和傭金返給郝先生。郝先生并未多想,立即按照對方要求,将3900元錢彙了過去,卻未收到本金和傭金。此時,他聯系上“客服”,對方卻稱郝先生的信用積分差2分,需要補上5000元現金才能将本金和傭金返還。此時,郝先生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遇到了詐騙。

郝先生随即前往煙台市警察局萊山分局望海派出所報案,接報案後,民警立即對郝先生付款賬号進行止付當機,并對相關網站資訊進行研判分析。目前,該案已立為詐騙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所有要求墊資做任務的兼職刷單都是詐騙,遠離刷單,從我做起。

一袋“免費洗衣液”被騙20餘萬元

12月22日,張女士接到一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App的從業人員,免費為張女士提供一袋洗衣液,張女士給予線上好評後會為張女士返現。張女士心想自己也不吃虧,于是答應了對方。随後,張女士被拉入一微信群,按照群内要求完成“刷單”操作,并擷取了“傭金”。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大買賣”有“大陷阱”……小心“網賺”騙局!

圖為騙子與張女士的聊天。

次日,張女士看到群内消息稱,今後任務統一通過某App進行結算,于是下載下傳了該App并新增賬號。張女士進入App以後就有“助理”接待,張女士通過自己的銀行卡向“助理”提供的銀行卡賬戶轉錢來模拟購物過程,随後張女士傳回App錢包,發現“本金”和“傭金”都回來了,于是張女士多次進行“刷單”。

在轉賬20餘萬元後,張女士接到了一單10萬元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助理”通知張女士提現失敗,随後以各種理由推遲返現。張女士意識到被騙,到煙台市警察局萊山分局濱海派出所報警。

派出所受理該案後,立即與刑偵大隊配合關聯,對張女士付款賬号進行止付當機,成功止付1.2萬元,但其餘資金已被騙子轉走。同時,辦案民警立即開展偵查工作,通過分析研判,發揮反詐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及時通報開戶銀行對收款賬戶進行當機,成功攔截部分被騙資金。

随後,民警順線追蹤,成功确定了兩名犯罪嫌疑人身份資訊并将其抓捕歸案。經查,兩人辦理了多張銀行卡并賣給中介人,被詐騙團夥用于轉移電信網絡詐騙贓款。

目前,兩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幫助資訊網絡犯罪活動罪,均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提醒:

不要貪圖小便宜,小心釀成大損失,時刻繃緊防範之弦,才能避免上當受騙。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

家住煙台市萊山區的劉先生閑來無事在家玩手機,突然收到了一位自稱是其“大爺”的微信好友請求。

一開始,劉先生有所懷疑。但在聊天過程中,對方不僅說出了其父親的名字,并對其年幼時所住的地方一清二楚,感覺對方對自己十分熟悉。于是,劉先生逐漸卸下了心防,開始相信這位真是其許久未聯系的“大爺”。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大買賣”有“大陷阱”……小心“網賺”騙局!

圖為“大爺”與劉先生的聊天。

随後,詐騙分子提到了以前與劉先生同村的王叔,通過王叔“如今的落魄”激發了劉先生的同情心,更以自己不友善向王叔直接轉賬,怕傷其自尊,誘騙劉先生代為轉賬。在收到騙子發來的“轉賬記錄”圖檔後,劉先生便向王叔即詐騙分子的銀行賬号進行了轉賬。事後,劉先生去銀行查詢餘額時發現并沒有收到過來自這位“大爺”的轉賬。劉先生嘗試與“大爺”進行聯絡,發現自己早已被其拉黑。劉先生意識到被騙,随即向煙台市警察局萊山分局黃海派出所報警。

受理該案後,民警立即對劉先生付款賬号開展止付當機,但騙子已将全部資金轉走。目前,民警正在全力偵辦該案件。

據民警介紹,這類騙局是騙子設計的精準詐騙,首先騙子會通過非法管道擷取事主的通訊錄和社會關系資訊,使用事主上司、熟人或親友的姓名和照片來包裝社交賬号,并添加事主為好友,然後騙子會對事主噓寒問暖,取得對方信任,再以有事不友善出面等理由,要求事主代為轉賬,進而造成事主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

破解這種冒充類的騙局,關鍵在于多方核實查證真僞,在接到自稱上司熟人轉賬的要求時,務必通過電話或當面核實确認,不要輕易轉賬。

“大買賣”有“大陷阱”

近日,丁先生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消防支隊的采購員張某,需要為消防支隊采買物資。丁先生與張某先通過網上聯系,然後張某收到丁先生報價後,稱上司已經同意采購,主動邀請丁先生到消防支隊面談。

你“大爺”是來騙你的,“大買賣”有“大陷阱”……小心“網賺”騙局!

圖為騙子添加丁先生微信。

丁先生來到消防支隊門口後,接到了張某的電話。張某表示還需要購買60張上下鋪的床,但由于消防支隊賬戶問題,無法直接跟售床廠家直接購買,張某讓丁先生用公司的名義聯系售床廠家購買床鋪。

疏忽大意的丁先生直接付了9萬元的定金給售床廠家,之後就給張某打電話,沒想到張某電話一直處于關機狀态,丁某又給售床的廠家打電話,發現此時售床廠家電話也是關機狀态。

丁某意識到自己被騙了,之後前往煙台市警察局萊山分局濱海派出所報警。民警立即對丁先生付款的賬号進行止付當機,同時對相關資訊進行研判分析,并開展調查驗證工作,在分局刑偵大隊的協助下,成功排查出涉案銀行賬戶人員。為確定群衆資金安全,辦案民警連夜奔赴外地市,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提醒:

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特别是在面對巨大誘惑面前一定要保持清醒,在沒有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切記不要轉賬,以免造成錢财損失。

護住群衆“錢袋子”,努力增強群衆反詐意識。據了解,今年以來,萊山公安全面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積極開展專項攻堅,有效宣傳預防,強力打擊,共成功當機資金1700餘萬元,止付資金2300餘萬元,追贓挽損400餘萬元。實施預警勸阻11.5萬餘人次,避免經濟損失近2000萬元。

作者|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 通訊員 陳豔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