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時8天 中國西北小城震後建起1.5萬間活動闆房

作者:春河月亮
用時8天 中國西北小城震後建起1.5萬間活動闆房

拼版照片:上圖是12月19日在大河村臨時安置點拍攝的帳篷;下圖是12月29日在大河村臨時安置點拍攝的闆房。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新華社甘肅積石山12月30日電(記者任延昕、文靜)700餘台大型運輸車輛、1000多套機械裝置、4000多名建設者不眠不休、接續奮戰……29日,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災後救援安置的第11天,震後的大地上建起15812間活動闆房。

趕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經評估需要在活動闆房中過渡安置的受災群衆已入住,實作溫暖過冬。

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造成甘肅、青海重大人員傷亡和基礎設施受損。20日,甘肅省抗震救災指揮部通報,随着現場排查搜救工作結束,工作重心轉向受災群衆安置和受傷群衆救治。

由于震中位于高海拔山區,時值嚴冬,最低氣溫達零下17攝氏度。如何保障受災群衆抵禦嚴寒、溫暖過冬,成為救援後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甘肅迅速部署固定性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要求各部門通力合作,盡快讓受災群衆住進更溫暖更舒适的“新居”。

為了摸清安置受災群衆所需的活動闆房底數,甘肅省住建廳組織600多名專家,率先啟動對大河家鎮、劉集鄉、柳溝鄉、石塬鎮等重點受災鄉鎮住房應急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按照一戶一間的标準,确定搭建1.5萬間活動闆房的總目标。

用時8天 中國西北小城震後建起1.5萬間活動闆房

12月29日,在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闆房安置點,中國電信從業人員為闆房接通光纖。 新華社記者 範培珅 攝

甘肅省交通運輸部門随即開通綠色通道,制定運送計劃,通過多管道釋出用車需求。同時,利用夜間社會救援車輛活動相對減少的時機,對災區農村公路全面進行排危拓寬,打通活動闆房和各類物資運輸到村的“最後一公裡”。

“你們村今天對活動闆房的需求有無變化?”“場地是否完成平整”“一次可以接收多少?”……對照抗震救災活動闆房搭建任務配置設定表,在甘肅省交通運輸廳應急指揮車裡,排程員們的電話接連不斷,他們負責排程指揮闆房運力資源,確定闆房快速運抵。

21日淩晨4時許,第一批6軸半挂貨車進入活動闆房儲備點進行裝車作業,并于當天下午15時許,将24套活動闆房運抵震區。

連日來,參與運輸的貨車采取循環輪轉、人歇車不歇的方式,在通往積石山縣的高速公路上,排起長龍,蜿蜒而行,場面壯觀。

社會各界愛心企業、組織和志願者們紛紛伸出援手,投身于活動闆房的生産、運輸與安裝工作中。這一刻,全國的力量彙于一處。

用時8天 中國西北小城震後建起1.5萬間活動闆房

12月26日,馬明在自己的貨車前等待活動闆房卸貨。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來自甯夏、有着20年駕駛經驗的貨車司機馬明,主動報名參與闆房的緊急運輸任務。他和衆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卡車司機一起,日夜兼程運輸活動闆房到災區各個安置點。“這幾天我一共拉了5趟活動闆房。這車輪上載着的,是災區群衆的期望。”他說。

深夜裡,闆房安裝現場車輛穿梭,機械轟鳴,吊臂來回“揮舞”。數千名勞工分散在不同安置點,忙着平整土地、安裝闆房、修繕門窗,加緊安裝運抵的闆房。

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現場施工負責人徐作峰表示,由于白天安置點活動人數較多,施工材料很難運進來,為了保障施工安全,安裝工作都在晚上進行。從業人員要在零下十幾度的低溫中,為受災群衆連夜建起一個“新家”。

為了讓受災群衆住得舒心,安置點的公共基礎設施也在同步完善:電力公司為活動闆房布線接電,確定供電正常;消防部門發放了1.5萬台一氧化碳報警器,為每個闆房都配備了一個;醫療部門在安置點設立了衛生服務點,提供日常醫療服務。

近兩日,記者在臨夏州多地的鄉間道路上看到,受災群衆駕駛着三輪車,車裡裝着被褥、臉盆、暖水瓶,忙着将帳篷裡的物資轉移至闆房内。來到大河家鎮大河村一處闆房安置點,安置點的醫療室、消防站、臨時郵局、通信服務點等公共基礎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我們這個安置點共需135間活動闆房,已于27号搭建完畢。”該安置點的包抓幹部、臨夏州水務局副局長馬強說。

據介紹,截至29日15時,積石山縣已搭建完成用于學校教學、住宿、辦公用的活動闆房1165間。随着受災群衆陸續入住,孩子們在安置點就近上學的問題也得以解決。

在過去的十天裡,34歲的馬一努四搬了兩次家,地震後從家裡搬入帳篷,又從帳篷搬進了大河家鎮梅坡村集中安置點的活動闆房裡。

他一家七口共住兩間活動闆房,每間面積18平方米。“這裡米、面、油都有,水、電、網全通,剛領回來的200斤煤夠燒好幾天。”他說,由于家中物品都沒有帶出來,活動闆房内物資都是政府部門免費提供的。

當初花費20萬元蓋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受損嚴重,馬一努四愁了好幾天,但拿到活動闆房的鑰匙,看着一家人可以溫暖過冬,他的心也穩了。“先安頓好家裡人,明年開春我準備繼續出去打工賺錢,再蓋新房!”他說。(參與記者張新新、鐘思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