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

作者:夢幻海洋dY

“七七事變”爆發後,歐洲考察經濟的原29軍将領蕭振瀛接到蔣氏的電報,召回參戰。回國後,被任命為一戰區上将總參議,協助宋哲元對日作戰。然而,華北的形勢複雜,外交事務和對抗日本特務的交涉需要明智處理。29軍将領在處理這些事務上表現不佳,且間諜和走狗衆多,隐藏于29軍主要将領身邊。為此,蔣中正決定派遣明智的将領前往華北,協助宋哲元整頓局勢。

蕭振瀛以其廣泛的人脈和深厚的資源成為這一任務的理想人選。他在老西北軍和東北軍中都有廣泛的影響力,是一個在抗戰大局中能夠建立聯系的關鍵人物。蔣中正的訓示是解散29軍,将其擴編為第59、68和77軍。這看似是對29軍抗戰表現的肯定,但實質上是為了確定統一的指揮權,使蔣氏能夠掌握全國的抗戰大旗。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

然而,軍中的變革并非一帆風順。蕭振瀛在處理與馮治安、李文田、何基沣等人的會晤中遇到了難題。潘毓桂的算計讓張荩忱被迫離開北平,而蕭振瀛的任務是在這樣的混亂中理順局勢。同時,他了解到潘毓桂在日軍和29軍高層之間播下了不少誤解,使得局勢更加混亂。

華北的形勢變得越發撲朔迷離。宋哲元身邊的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變得模糊不清。蕭振瀛的到來給了宋哲元一些支援,幫助他理清複雜的關系。然而,宋哲元因為承受太多不利因素,身心俱疲,最終導緻了他英年早逝的悲劇。

随着蕭振瀛的介入,第29軍的番号被取消,部隊擴編為第59、68和77軍。這意味着29軍在華北的影響力結束,但這也是為了確定唯一的抗戰大旗掌握在國家的手中。蕭振瀛的東北人背景和在東北軍中的關系使他能夠在短時間内建立1集團軍的基礎。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

然而,此時的消息傳來,蔣中正計劃在津浦路北段設立第6戰區,由西北軍的老将馮玉祥擔任司令長官。這一消息讓整個西北軍的将領們震驚不已。馮玉祥原本在第3戰區,但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讓他失去了老蔣的信任。于是,馮玉祥被調到華北,擔任新設立的第6戰區司令長官。

這一任命引發了西北軍内部的動蕩。馮玉祥之是以被調到淞滬戰場,是因為老蔣覺得他能夠指揮得動那些驕兵悍将。然而,事實證明,馮玉祥并沒有履行他在淞滬戰場的責任。他對飛機的畏懼讓他在戰場上躲避,而不是指揮部隊。這讓老蔣感到失望,于是他被調到新設的第6戰區。

然而,馮玉祥的到來卻在西北軍内部引起了反彈。蕭振瀛起初表示支援馮玉祥,但随後改變态度,強烈反對他的重掌西北軍兵權。這一變故導緻了馮玉祥對蕭振瀛的不滿,甚至派人刺殺他。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

蕭振瀛之是以反對馮玉祥,主要是因為他認為馮玉祥在華北的行動違反了國法和軍紀。馮玉祥私下裡與西北軍将領聯系,試圖在沒有得到正式指令的情況下掌握兵權。這讓蕭振瀛感到不安,認為馮玉祥的行動是不可接受的。于是,他呼籲各将領遵守國法軍紀,不參與私人行動。

馮玉祥對于兵權的渴望可能是出于他由大帥淪為“光杆司令”的心理落差。他試圖在西北軍内部尋找支援,但卻遭到了拒絕。西北軍的舊部們已經是獨立的個體,不再受制于馮玉祥的上司。此外,由于他在淞滬戰場上的表現不佳,失去了老蔣的信任,使得他在軍中的威望大幅下降。

為了奪回兵權,馮玉祥多次派人刺殺蕭振瀛。然而,這一系列的刺殺未能成功。蕭振瀛的謹慎和明察秋毫讓他逃脫了一次次的險境。這也使得馮玉祥在西北軍内部聲望下降,最終導緻了他在華北的失敗。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

總體來說,蕭振瀛、馮玉祥、老蔣在這場權謀之戰中各自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蕭振瀛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和冷靜的處事風格,成功地協助宋哲元在華北整頓局勢,確定了第6戰區的穩定。馮玉祥則因為急功近利、追求個人兵權,最終走上了失敗的道路。老蔣通過謹慎的軍事部署和對西北軍的監控,避免了再度割據的可能性。這場權謀之戰揭示了在危機時刻,上司者的智慧和決斷力是多麼關鍵。而在這場權謀的背後,也讓我們思考什麼是真正的忠誠,何為國家和軍隊的根本利益。

這段曆史的揭秘,不僅為我們呈現了當時的風雲變幻,更讓我們反思上司者在危機時刻的應對之道。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在動蕩時刻,理性和冷靜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對于權謀來說,真正的勝利不是通過刺殺和暗算取得的,而是通過理智的謀略和公正的上司得以實作。希望我們能夠從曆史中吸取教訓,不斷前行。

蕭振瀛為何要阻撓馮玉祥重掌兵權?怕倒戈是說辭,不放權才是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