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3囤旅遊報告:親子人群為消費主力,大牌酒店是首選

作者:南方都市報

“囤旅遊”已從潮流進階為一大主流的旅遊消費趨勢。12月29日,飛豬釋出《2023年度“囤旅遊”報告》。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囤旅遊”的消費者規模同比去年增長超100%。在供給側,商家以套餐形式開展經營的熱情持續高漲,截至目前,中國平均約每4家高星級酒店門店中,就有1家接待過“囤旅遊”的客人。此外,出遊确定性提升、二次預約供給數量擴大、内容豐富度提升等因素共同帶動套餐核銷率大幅增長,已完成線上預約的酒店套餐間夜量同比去年增長超12倍。

2023囤旅遊報告:親子人群為消費主力,大牌酒店是首選

據《2022年度“囤旅遊”報告》,過去三年,“囤旅遊”的規模已呈持續擴大趨勢,套餐商品成交額年均增長55%,消費者的年均增幅也高達49%。

有别于過去先選日期再下單的預訂方式,消費者在“囤旅遊”時無需确定出行計劃,可以先購買旅遊套餐,再根據實際需要,標明日期二次預約出行。同時,套餐往往比月曆型産品更具價格優勢,并能夠支援在預約前無理由退款。從消費體驗上看,“囤旅遊”為消費者降低了決策難度。

對商家來說,基于套餐商品的售賣和服務模式與月曆商品相輔相成,已成為一種新經營标的。利用套餐及平台提供的庫存管理工具,商家可以更好地分析遠期需求波動,進而更有效地進行全年收益管理。

《2023年度“囤旅遊”報告》提出四大趨勢,折射旅遊消費理念及行為變化,為旅遊商家及行業研究者提供資料參考。

趨勢一:“大牌”酒店依舊是“囤旅遊”首選,旅行社貢獻210%高速增長

高星酒店品牌住宿套餐仍是消費者今年“囤旅遊”首選。今年以來,已完成線上預約的高星連鎖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超14倍。飛豬平台上銷量最高的前十個線上預約酒店套餐,全部由高星級度假型酒店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品牌酒店和航司,廣大旅行社特别是出境社,包括中小型出境社,也開始積極融入“囤旅遊”的潮流。

今年以來,線路遊、玩樂套餐等旅行社核心經營的二次預約商品預訂量同比去年勁增超210%。在“囤旅遊”集中爆發的2023年雙11大促中,飛豬上破億的品牌旗艦店中,有接近一半是旅行社商家。

趨勢二: 大促爆發力重新整理曆史紀錄,日常下單占比穩步提升

雙11、618等大促曆來是“囤旅遊”的集中爆發節點。在今年618,飛豬大促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60%。今年雙11期間,飛豬多項名額重新整理平台曆史記錄。截至11月11日24時,平台活動商品成交額同比去年增長超80%,交易使用者數同比去年增長約100%。

“旅遊商家可以利用‘囤旅遊’集中爆發打造爆款套餐型産品。” 萬達酒店及度假村副總裁王鑫表示,在雙11等大促的節點上,商家通過平台豐富的内容營銷矩陣、達人主播等資源推廣,可以在短時間内實作成交額的快速爆發,“這個效果很難在月曆型商品上實作。”

一個日益明顯的新變化是,“囤旅遊”的消費熱已不止局限在雙11和618等超級大促。飛豬資料顯示,平台上今年非大促節點的酒店套餐預訂增速快于整體增速。在新店開業、品牌日常營銷等節點,“囤旅遊”已經成為商家鎖定潛在新使用者、打響品牌心智的重要抓手。

趨勢三: 親子人群為“囤貨”主力,白山、三亞目的地最熱

親子人群是“囤旅遊”消費的核心群體。1985年至1995年間出生的有娃人士是今年在飛豬“囤旅遊”的主力人群。

同時,年輕人作為興趣消費的主力軍,依然是“囤旅遊”的增量客群來源。95後、00後“囤旅遊”人數占比較去年顯著提升。今年雙11期間,“囤”度假旅遊商品的95後和00後消費者人數同比增長超3.3倍。

“囤旅遊”的熱潮從北上廣深杭等一線城市向外延伸。福州、西安、合肥、武漢、東莞等成為飛豬今年預訂酒店套餐消費者數增長最快的城市。

目的地方面,白山、三亞這對旅遊勝地的“南北CP”穩居今年酒店套餐線上預約量的前兩名。一批“囤旅遊”目的地迎來高速增長,中衛、北海、哈爾濱、上饒、揚州、重慶等地的酒店套餐預約量增長速度超過800%。

趨勢四:套餐豐富度大幅提升,郵輪、海島等玩法翻倍增長

作為國内長線遊和出境遊全面複蘇之年,今年消費者“囤旅遊”選擇的豐富度創近幾年最高。海内外長線遊玩法悉數回歸,去南極探訪企鵝,到北極追逐極光,奔向坦尚尼亞觀看動物大遷徙,躺在東南亞的溫暖海灘上欣賞落日……把全世界的美景“囤”進訂單清單已不再是夢想。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郵輪、海島度假等品質玩法特别受“囤旅遊”消費者的歡迎。

今年以來,飛豬上“囤”國際郵輪的消費者規模已經超越2019年同期。郵輪套餐整體預訂情況全年保持着高速複蘇的态勢。12月以來,飛豬上郵輪商品的日均成交規模環比暑期旺季的7月增長超2倍。

海島度假套餐在全年曆次大促中表現突出。以今年雙11為例,期間“囤旅遊”套餐預訂最熱的前10個海外目的地中,以海島遊為特色的目的地占比近半。其中,馬爾代夫是今年雙11飛豬上“囤旅遊”最熱的海外目的地。

業内人士分析,“囤旅遊”的覆寫面将随消費習慣的變化而繼續擴大。開元旅業集團副總裁兼酒店事業部總裁金杭甬認為,“囤旅遊”的出現是旅遊消費需求的自然結果,早在三十年前我們就知道歐美國家的消費者提前半年就預訂自己的度假假期了。“囤旅遊”一定會和月曆産品一樣,成為旅遊市場的一支主流,隻是擔任的角色不同。随着人們的消費水準不斷提升,大家越來越傾向于提前制定節假日的規劃。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消費者,往往更多地先規劃出遊、再考慮假期安排。

中國民航高品質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綦琦以“随心飛”“機票次卡”等産品為例,表示:“航司借助年輕人更喜歡的‘先囤後約’的商品形式,刺激出行需求、擴大自身銷售的同時,也實作了更精細化的航線庫存營運管理,為提升收益管理留出更大空間。”綦琦認為,大量出行和旅遊企業在正常銷售戰場外,正在開辟出全新的“囤出行”“囤旅遊”戰場,進入新一輪的服務創新和産業更新階段。

此外,平台也正在通過産品更新優化“囤旅遊”體驗。2021年雙11期間,飛豬已實作境内酒店套餐100%線上預約,并将适用于交通行業的線上預約系統開放給航司、租車等商家。今年11月,飛豬在酒店套餐線上預約的基礎上推出候補功能,在酒店熱門日期已經約滿的情況下,購買套餐商品的消費者可選擇“協商入住”,在确定入住日期、送出候補訂單後,商家能夠根據消費者需求和庫存情況及時釋放房源。

采寫:南都記者 許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