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劇“出海” 微短劇開辟“新航線”

作者:中國經營報

文 張靖超

在國内,以愛奇藝、騰訊視訊、優酷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公司一直被視為影視行業的新興勢力。近幾年,這些新勢力通過在流量、内容、技術等方面的積累,在電影、劇集、綜藝等領域都占據了一席之地。與此同時,長視訊平台也在不斷探索、開拓海外市場。

這些新勢力目前在海外“主戰場”便是東南亞市場。這裡的民俗文化與中國接近,在過去幾年裡,一直是國内影視公司取景拍攝、海外發行的重要地區之一。2023年,東南亞作為中國影視行業出海橋頭堡的作用越發明顯。

OneSight釋出的《BrandOS TOP 30應用類(非遊戲)出海品牌社媒影響力榜單》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WeTV、iQIYI 、Bilibili、MangoTV 分别拿下榜單前四位。

但相比于東南亞市場,消費能力更強的歐美市場一直以來更被中國影視人垂涎。不過,由于好萊塢和矽谷科技巨頭在全球巨大的影響力,中國公司在此的存在感并不強。

2023年,又有一股新的影視業新勢力出現,利用短視訊的特點,新勢力将微短劇這一新的内容品類成功“出口”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以來,先後已有網文平台新閱時代旗下短劇應用GoodShort、暢讀科技的MoboReels、社交平台赤子城的Mini Episode、國内小程式劇平台九州文化的99TV和ShortTV等多個國内制造的微短劇App在海外上線。其中,多數出海的微短劇平台将北美市場作為出海主陣地。

東南亞成為“橋頭堡”

長視訊平台出海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國内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大幅減少。與此同時,東南亞市場龐大的人口流量與娛樂消費需求又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

Google、Temasek和Bain&Company聯合釋出的《2023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e-Conomy SEA 2023)》(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23年東南亞數字經濟GMV預計将以11%的速度增長至2180億美元;到了2025年,東南亞數字經濟GMV預計以1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950億美元。

市場的存量與增量對長視訊平台來說都頗具吸引力,同時東南亞與大陸文化的共性強、壁壘低,是以一直是國劇出海的主攻區域,并累積了強大的影響力和号召力。

事實也證明,長視訊平台在東南亞更容易打開市場。愛奇藝在2023年第三季度财報中透露,愛奇藝國際版華語劇集播放時長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33%。《蓮花樓》在第三季度的累計播放量、播放時長均居愛奇藝國際版第一,同時登頂東南亞、東亞及北美多區域市場播放量榜首。據“WeTV Always More 2024”會上的官方消息,WeTV(騰訊視訊海外版)的月活躍使用者已超過1350萬,擁有超過2000條内容。

不過,在東南亞市場,格局尚未明晰,這裡既有中國的影視新舊勢力在布局,還有本土傳媒機構,此外,歐美的奈飛、迪士尼等公司也對此非常重視。

奈飛在2023年年初釋出的财報顯示,2022年在亞太地區的内容投資達到了19億美元(約合140億元人民币),支出金額同比增長15%。其2023财年第三财季的财報顯示,無論是截至2023年9月30日前3個月的表現,還是之前9個月的表現,奈飛在亞太地區的付費會員數量、來自每位會員的付費收入等多項營運資料都實作了不同幅度的同比增長。

可以看到,雖然東南亞的經濟增長潛能、與國内文化相近形成的累積優勢為長視訊出海開辟了一條“捷徑”,但想在東南亞站穩腳跟,還需要靠内容産品的實力。

一位長視訊平台的人士向記者總結了三條經驗:一是從當地使用者的興趣偏好和觀影習慣出發,借助持續優化翻譯字幕、語境轉換和本地化配音等方式,降低觀看門檻與推進文化融合,同時通過同步宣發上線消除内容時差;二是大手筆采購東南亞本土的影視版權;三是在本土自制内容上持續投入。

“無論是向東南亞輸出的劇集,還是本土攝制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找到打破地域界限的普世價值,并且把這種價值觀加入作品中,才能産生共鳴。”從事電影制片的金妍(化名)說,縱觀過去幾十年,能夠風靡全球的作品,基本符合這一規律,隻有這樣,内容影響力才會更深遠一些。

微短劇打開北美市場

2023年,微短劇在國内成為長視訊平台、短視訊平台、影視公司、國資傳媒機構争先布局的賽道。與此同時,也有部分中國公司把微短劇的生意做到了海外。

其中,中文線上旗下的ReelShort在北美、歐洲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應用商店排名也一路狂飙。據資料分析平台Appfigures統計,其2023年11月前17天的下載下傳量已超過190萬,累計下載下傳量超過1100萬。

多位國内影視制作相關從業者對記者表示,近段時間來,包括國内的小程式劇分銷商、長視訊平台、影視公司、網文平台等很多不同類型的玩家都在積極尋求微短劇出海。就出海目的地而言,北美市場正在成為新的兵家必争之地,東南亞和中東地區也成為不少玩家試圖開發的熱土。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介紹,從2022年年底開始,總部位于矽谷的ReelShort團隊開始嘗試更本土化的制作方式,采用海外拍攝班底,啟用歐美演員,在保留中國火爆的短劇題材核心的同時,結合歐美觀衆更熟悉的狼人、吸血鬼等題材,進而打造更本土化的短劇。

而經過本地化包裝、每集不到2分鐘的歐美式“土味”短劇,在随後半年通過在TikTok、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推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當地使用者。

在張毅看來,短劇的本質是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隻不過是通過低成本的方式滿足人即時的、碎片化的娛樂需求,本就具備跨越社會地位與階層、國别的能力。同時,随着工作壓力的增加,這種需求越發凸顯。

在采訪中,多位受訪者認為,如今,中國短劇出海已具備了很多基礎條件。

一方面,雖誕生不久,但國内微短劇市場已經逐漸走向成熟。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有望達373.9億元,同比上升267.65%。張毅認為,在人所追求的精神生活大體相通的背景下,微短劇在國内市場供需兩旺,放在全球也大機率可以找到市場。

另一方面,微短劇也被許多影視行業人士稱為“短視訊版的網文”,此前中國網文成功出海,為微短劇打下了閱聽人基礎,同時為微短劇提供了豐富的、經過市場驗證的IP源頭儲備;此後,TikTok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開疆拓土,也為微短劇的推廣與轉化提供了便利的基礎設施。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先後已有網文平台新閱時代旗下短劇應用GoodShort、暢讀科技的MoboReels、社交平台赤子城的Mini Episode、國内小程式劇平台九州文化的99TV和ShortTV等多個國内制造的短劇App在海外上線。其中,多數出海的微短劇平台将北美市場作為出海主陣地。

記者了解到,微短劇出海已經衍生出不同的模式。九州文化主要面向英語市場的ShortTV,短劇來源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将題材和制作适合歐美市場的國内短劇通過翻譯、重新配音後在平台上線,另一種是在歐美市場采購合适的小說IP,然後由自有及合作編劇團隊進行劇本改編,劇本敲定後在海外聯系當地團隊執行拍攝與制作,這也是目前面向歐美市場的短劇平台更主流的出海方式。

而在商業模式上,目前出海的微短劇App普遍依靠付費及廣告兩大收入,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二者比例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別。

不過,中國公司想要通過微短劇在歐美市場站穩腳跟,依然面臨較大挑戰,首當其沖的便是内容供給。公開資料顯示,目前ReelShort大約一個月更新兩部短劇,整個平台隻有20多部短劇儲備;ShortTV目前每月更新海外拍攝短劇3—5部,目前累計更新10部。而根據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2023年上半年國内共上新短劇481部,相比之下,現階段出海短劇的數量少了很多。

“其次,歐美的演員一天也就工作8—10個小時,還有工會參與幹涉。相比之下,國内的演員,尤其拍攝微短劇的演員基本上沒有名氣,片酬低,一天拍攝十幾個小時也能接受。”金妍告訴記者,這一特點也讓影視劇在海外本土拍攝制作的成本增加,生産周期拉長。在此情況下,微短劇出海想要制造出更多的爆款内容,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