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的汶川地震,老師範美忠“一跑成名”。
震後,他遭受了很多的輿論譴責,本以為“範跑跑”會就此無處安身,但誰曾想,他不僅沒有銷聲匿迹,而且還下海經商,發了财。
不久前,有人看到範美忠開着豪車,帶一家人外出遊玩。此事被廣大網友知道後,迅速引發了大量的議論。
不過,這一次,網友對範美忠的口誅筆伐少了一些,有的人還對他現在的人生表示了肯定。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範美忠都經曆了什麼?
少時陰影
1972年,範美忠在四川出生,他是家裡的第六個孩子,也是最小的孩子,因為家中孩子衆多,父親又是個賭鬼,一家人經常過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有一次,範美忠的父親五天五夜不着家,在牌桌上連賭了五天五夜。
母親本就是個性格軟弱的婦女,每天不僅要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還時不時要充當丈夫輸錢後的出氣筒。
每次父親将拳頭揮向忍氣吞聲的母親時,家中的其他幾個孩子隻敢在一旁默默地哭,不敢發出一點聲音,生怕被父親遷怒。
但範美忠卻敢站出來,指責父親的不是,維護母親。當然,人微言輕的他并沒有救母親于水火,反而讓他在父親的拳頭下度過了童年時光。
在這樣的環境中,小小年紀的他,心思已經發生變化,他想要反抗一切。
那時,有一條鐵路從村外穿行而過,範美忠經常去鐵路邊一個人發呆。看着疾馳而過的火車,他的思緒也飄到了遠方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我一定要去看看。”範美忠暗下決心。而要想實作這個目标,範美忠唯一能夠依靠的就是努力學習。
原生家庭的陰影激勵着範美忠更加刻苦地學習,他在班級的成績一直遙遙領先,而這份優秀,他保持到了聯考。
聯考成績出來後,他被北京大學曆史系錄取。
但進入北大的範美忠根本不願走“尋常路”,大學的生活反而讓他的一身“反骨”顯露出來。
現實碰壁
按照慣例,大一新生剛入學要軍訓。軍訓期間,學校會實行半軍事化管理,諸如撲克牌等娛樂産品被禁止攜帶。
而範美忠對這樣的規定視若無物,根本不予理睬。
入學後,範美忠對待學業玩世不恭,對待老師也沒有最基本的尊重,甚至公然諷刺課堂上的老師。
因為讀了很多書,包括一些西方的著作,他深受西方的自由學派影響,為此,他還提筆寫下了一篇文章——《評北大曆史系諸君》。
文章中,他挨個将學校的各個曆史老師點評了一番,而得出的結論是“不為尊者諱”。
就這樣,範美忠抱着憤世嫉俗的态度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涯。畢業後,他成為一名曆史老師。
而他在接手班級後,想的從來不是教書育人,更多的是将自己接觸的西方價值觀以及自己對中國教育的偏激想法灌輸給孩子。
而這種教學模式很快引發了家長和孩子的強烈不滿。
一些家長将範美忠告到了校長那裡,校長在聽了家長們的意見後,親自聽了範美忠的幾節課。
課上,範美忠并沒有因為校長的到來就老老實實講正常内容,依舊我行我素,根本不按照教學大綱來講授知識。
最後,學校辭退了範美忠。之後,範美忠本着“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精神繼續去其他中學任教。
不過,他的特立獨行很少有學生和學校接受,他也面臨着被頻頻辭退的境況。
在離開大學任教的八年時間裡,範美忠換了七家學校。直到2005年,再次被辭退的範美忠,接到了一所中學的邀請。
都江堰光亞中學,這是範美忠生命軌迹改變的地方,也是他“一跑成名”的“戲劇之所”。
一跑成名
都江堰光亞中學是一所私立性質的國際化中學。在這所學校的學生大多是想要出國留學的。簡單說,隻要學生修夠了學校的學分,就可以申請國外的大學。
是以,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不受原有的教學大綱的限制,課程内容也可以由授課老師靈活安排。
對範美忠而言,這所學校簡直是他夢寐以求之地,而特立獨行的他更是将自由的教學氛圍發揮到了極緻。
他的課,學生想聽便落座,聽厭了擡腿便可走,不需要和他示意。
如此自由的氛圍,加上範美忠博覽群書,對很多問題都可以侃侃而談,是以他的課很快得到了學生的肯定。
三年過去了,範美忠妻女雙全。本來,日子該就這樣慢慢度過。直到2008年5月12日,一場人類曆史上都罕見的災難發生了。
當天下午,範美忠和往常一樣,給學生們講課。然而,課程進行到一半,教學樓突然開始震顫搖晃,範美忠意識到,地震了。
他做出的第一反應是第一時間沖出教室,直奔學校操場。當時,他是學校裡第一個跑到操場,成功避難的人。
而他的學生在意識發生地震後,都茫然無措,在其他班的班主任指引下才慌忙下樓避難。
據很多學生反映,範美忠跑出教室時,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而老師的獨自避難行為不僅讓學生心寒,也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
面對紛至沓來的指責和議論,範美忠開始了自我的辯解。在地震發生的十天後,他在網上釋出了一篇文章,名叫《那一刻地動山搖》。
文章中,他不斷地強調自己的危機意識強。
是以,在地震發生的那天,他抛下學生獨自逃跑是出于本能反應。同時,他還認為,自己在那種情況下,能做的隻有逃跑,否則隻會徒增傷亡。
而文章中,他的一些言語更是驚人。範美忠說到,在面臨生與死抉擇的時候,他可能隻會考慮自己的女兒,就算是母親,自己可能也不會管。
這番言論掀起了更大的輿論和熱議,一些媒體和職業點評人都開始對該事件進行點評。
北安發文抨擊範美忠不斷美化自己的逃跑行為是“懦夫”的表現。
某鳳凰網評論範美忠是沒有師德,沒有人情,無比虛僞的人。
而自由撰稿人五嶽散人更是發文,怒斥範美忠為“範跑跑”,而這也是“範跑跑”稱号的由來。
但即使面對千夫所指,範美忠絲毫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依舊宣揚自認為正确的價值觀。在事件不斷發酵後,國家也出手了。
離開學校
2008年6月,當地教育部門要求範美忠所在的學校永久取消其教師資格。也就是說,國家徹底否定了他作為教師的身份和資格。
不過,學校還是認可範美忠的教學能力,依舊讓他留在學校教書,隻是對外宣布,範美忠已經被辭退。當教育局過來檢查時,學校才會臨時暫停範美忠的課程。
範美忠在這所中學教學,一教,又是數年時間。
後來,為了更好的生計,範美忠辭掉了曆史老師的工作。他和幾名朋友開了家公司,做起了教培行業。
在他的機構中,他盡情地将自己的教學理念付諸實際,吸引了不少的學生。通過在教培行業的努力,範美忠的收入水準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家中原有的兩室一廳,被他換成了四室兩廳。在閑暇時間,他還會帶着自己的妻女外出旅行,小日子過得十分惬意。
許多曾經指責過範美忠的人看到這些,态度上也有了緩和。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他不是一個高尚的人,或許不配當老師。但,作為一個男人,他赢得了人生。”
“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了家庭條件,這個角度,已經勝過很多人了。”
而後來的範美忠在經曆了大量的輿論之後,開始通過讀《莊子》來獲得内心的平靜。
他說人的人痛苦來自于對是非對錯的執念,但是莊子讓他走了出來。
面對網上的輿論,他表示:我們中國人還是處于一種蒙昧狀态,我們的蒙昧就在于,我們不知道倫理道德本身不是通過謾罵他人而得到提高的,而是通過自我檢討。
他也曾在采訪中說自己正在逐漸變得平和,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的尖銳。
面對輿論,他會由世人評說,因為他想說的在幾場訪談中都說完了,他不想重複為自己解釋。
小結
範美忠的行為算不上“十惡不赦”,也不算道德敗壞,隻能說他更加自我。
人人都自我,但是在不同的行業裡,職業道德是限制自我的一根繩,也是衡量老師的一把尺。
作為一名老師,在危險來臨的時候,選擇抛下學生,獨自一人逃跑。這就是缺失職業道德的表現,是對學生的不負責。
這樣的老師,教學水準再高,也不能稱之為好老師。
不過,從人性的角度,我們的确無法過多苛責他,畢竟,求生是本能。
這個世界,沒有懦夫就沒有英雄,平凡才凸顯偉大。雖然沒有守護大家,但至少如今的他通過努力讓他的小家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對于範美忠的選擇,你有什麼想法?如果你當時遇到那種情況,你會跟他做出一樣的選擇嗎?
(圖檔及故事素材均來源于網際網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文章首發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