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作者:ETtoday生活方式

記者任以芳/河南鹿邑報道

中國道家學派的先河-老子的故鄉位于河南省的鹿邑縣,位于城内東北隅的「老君台」是老子得道升天地方,還有一個真實的傳奇事件。1938年日軍侵華用炮火猛攻老君台,一連打13發炮彈全變成啞彈,這段無法用科學解釋真實事件,在曆史上真實存在。《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走訪老君台,見證當年未爆炸的炮彈和槍炮彈痕。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 老子故鄉河南鹿邑。(圖/記者任以芳攝)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陽,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創始人。曆史記載他生于春秋末期的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省鹿邑縣),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

老子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存世作品有《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明道宮是紀念老子地方。(圖/記者任以芳攝)

談起老子發源地,位于河南鹿邑的太清宮與明道宮在曆史和地位上有所不同,這兩處古建築群都見證老子文化和道家思想在曆史上的重要地位。

明道宮是紀念老子地方,最早建于唐朝,作為皇家行宮,是皇帝祭祀老子并居住的地方。明道宮内有一處老君台遺迹,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同樣位于老子故鄉,為紀念老子而修建,相傳這裡是老子修道成仙于此處飛升,也曾是老子設壇傳道講學的地方。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老君台是紀念老子得道升仙之地。(圖/記者任以芳攝)

「老君台」始建于漢代,盛于唐代,經過曆代戰火,多次修葺,至今有2000多年曆史。《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實際走訪老君台,必須步上33節台階,正門是祭拜老子大殿,東邊的牆體和柏樹留下槍炮彈痕,以及日軍使用的炮彈。

明道宮解說員表示,「老君台有一個傳奇的故事。」1938年,日軍侵華攻打鹿邑縣城,目标對準兩座高大的建築,縣城城牆的東南角樓的「奎星樓」,以及城牆右邊是老子講學得道之地「老君台」。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牆上是當年彈孔遺迹。(圖/記者任以芳攝)

當時領頭的日軍是梅川太郎受命發炮,第一炮擊中左側「奎星樓」當場被炸垮,日軍高興的歡呼聲,接着狂炸「老君台」,奇怪的是,一點聲音都沒有,日軍一連打了13發炮彈,通通變成啞巴彈。

沒有爆炸的炮彈分别卡在大殿東山牆、殿東柏樹樹杈、東偏殿後牆,共有炮彈13發,還有無數發機槍彈,這樣場景讓日軍吓壞了,因為當時的鹿邑縣成被徹底破壞,唯獨「老君台」毫發無傷,13發炮彈都沒有爆炸,機率極低。

▼ 還原當時炮彈卡在樹杈。(圖/記者任以芳攝)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日軍瞄準「老君台」一連發射13發炮彈,全變啞彈。(圖/記者任以芳攝)

梅川太郎透過翻譯得知,「老君台」是老子得道升天的地方,立刻改變态度。解說員指出,「梅川太郎率領軍隊向老君台緻敬,這個故事至今無法用科學解釋,被當地老百姓傳頌為神迹。」

據了解,日軍成立日僞縣政府期間,派兵力在「老君台」駐守,允許鹿邑人可以參觀叩拜「老君台」。傳奇真實曆史流傳制今,「老君台」也留下當年日軍侵華證據,13發炮彈被完整保留,提醒世人們,珍惜現有的和平。

老子升仙地讓日軍吓破膽!13發炮彈狂轟「老君台」全變啞彈

▲太清宮是老子的誕生地,曆史上曾有20多位皇帝來祭祀老子。(圖/記者任以芳攝)

來到河南鹿邑,太清宮也是必去地方,這裡是老子的誕生地,道教文化發源地,也是道教的祖庭和李氏之根。唐代時期被列為太廟,是朝聖的聖地。

太清宮解說員介紹,「曆史記載有十幾二十位皇帝曾來到此地,包括漢桓帝劉志、魏文帝曹操、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女皇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恒、宋徽宗趙佶以及明太祖朱元璋等,這些皇帝的到來,無疑是對道家文化和老子思想有朝高的認可與尊敬。」

作為道教全真龍門派的祖庭,太清宮與台灣有緊密宗教文化聯系。太清宮解說員表示,「90年代開始至今,扣除疫情三年,太清宮的道長們頻繁前往台灣各地,如宜蘭縣、基隆、高雄、台中、台南以及桃園等地,與當地的道教協會進行關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