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作者:婦産科任向前主任

手術,是人類外科史乃至醫學史發展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具有革新性和突破性的一項醫療手段,手術的問世和發展,解決了許多過去人類完全束手無策的疾病,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但,沒有神醫能夠包治百病,手術亦不能挽救所有人。

張大媽前年的時候感覺肚子痛,在醫院檢查時發現了結腸癌。起初通過手術,她恢複的很好,一家人也是充滿了希望。然而今年上半年時,張大媽覺得頭痛,總是莫名流淚。

結果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癌症複發了,并出現了多器官的轉移,甚至出現了腦轉移,遺憾的是這一次的手術沒能拯救張大媽。臨床上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非常多,為什麼明明手術成功了,患者還是撒手人寰了呢?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一、為何手術成功的患者,人還是走了?這些原因值得注意

現代醫學已經非常先進,但是手術本身也是帶有比較高的風險,是以特殊情況下,即便手術成功了,患者還是可能發生意外。比如以下幾種:

1.手術有不能根治的患者

有相當一部分疾病,手術是做不到根治的,最典型的是中晚期發生遠處轉移,或者全身轉移的癌症。

因為此時癌細胞已經發生大面積擴散,手術隻是能切除某一部分的癌腫,并不能清除全身的癌細胞。是以對于這一類癌症患者來說,手術隻能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并不能根治,患者還是可能會因病去世。

如艾滋病和白血病也是,手術隻能是緩解某一部分組織器官的感染,并不能做到根治。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此外,如搭橋手術和心髒支架手術,通過手術僅僅是為患者撐開堵塞的血管,或者改變血流方向,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動脈硬化的問題。是以,患者依然可能會因為動脈粥樣硬化導緻心髒缺血發生意外,而手術的目的,隻是降低這種風險。

總之,類似于癌症、艾滋病和心血管疾病這類病因很複雜或者無法找到病因的慢性病,手術的作用就是“治标”,而無法“治本”,隻是治療某一種症狀,不能從根源上幫助患者康複。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2.術後感染

手術本身會一定程度的破壞機體的免疫功能,細菌更容易入侵患者身體内部,是以,術後發生感染的風險會更高一些。再加上患者術後可能會長時間卧床,皮膚可能會因為長時間的摩擦出現破潰,也就是壓瘡,這也可能會造成感染。

常見的術後感染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較嚴重的術後感染也會導緻患者死亡。

3.術後破裂出血

術後發生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止血不完善、血管結紮不牢固、急性溶血反應、凝血功能障礙等等。術後出血可能會導緻患者出現急性的貧血或者休克,特别是重要器官的出血可能造成器官缺氧甚至衰竭,進而誘發死亡。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4.患者身體抵抗力差

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比較差或者營養不良,那麼手術可能會加劇免疫力損傷,術後營養需求更高,這類抵抗力差的患者,術後發生感染的風險會更高,恢複起來也更困難,出現意外的風險也相對高一點。

總之,手術是許多疾病的必要治療手段,但是手術本身也是高風險的,本身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是以看待手術一定要理性,術後并不是不會發生一些極端情況!

不過也不用過度擔心,現在醫療衛生條件發達,發生術後感染和出血的事件也越來越少了。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二、婦産科手術後,多久能恢複夫妻生活?

即便如此,術後妥善的康複還是非常必要的,就拿婦産科手術為例,除了及時補充營養,注意休息之外,關于夫妻生活也是有着比較嚴格的限制。

首先,是流産術後。

無論是自然流産還是人流,子宮内膜不可避免都會留下傷口,宮頸口會開放,陰道分泌物也就會增多,這本身就能夠削弱陰道的自淨能力,提高感染的風險。

是以,術後的女性太早進行同房,男性很容易會把細菌帶入生殖道,引起陰道、子宮甚至輸卵管和盆腔感染。在人流剛剛盛行的年代,人流術後的女性發生子宮内膜破壞甚至輸卵管閉塞等不孕性疾病的風險提升很多,可能就是因為術後不久就參與同房的原因。

是以流産的女性朋友,至少要等到惡露幹淨一個月後,流産兩個月後再進行夫妻生活。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其次,是會陰切開術。

一些順産的寶媽,為了避免大小便失禁、子宮脫垂等後遺症,會選擇切開一部分會陰。這種手術一般産後八周之内,都處于恢複期。是以患者在56天内不要進行同房,防止術後感染。

對于重度宮頸糜爛的患者,一般會采取雷射燒灼或者錐形切除術,這類手術創傷較大,為了防止痂膜脫落出血,建議術後兩個月禁止夫妻生活。

最後,宮頸息肉是一種附着在宮頸上的良性腫塊,醫生一般會采取血管鉗摘除,建議患者術前三天和術後兩周禁止同房,否則可能會引起上行性感染,誘發子宮内膜炎。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三、手術室這些事兒,你不能不知道!

其實就算手術成功了,關于術後恢複,我們也要慎之又慎!嚴防一切能夠造成感染的風險因素,那麼關于手術的“轶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1.患者手術前等着就行嗎?

一般來說,患者術前要禁食禁水,防止食物反流至器官的,導緻嗆咳,具體術前多長時間,是根據不同的手術判斷的。再者就是患者要保持好的心态,不要慌張,相信醫生即可。

2.為什麼患者要被固定在手術台上

患者采取特殊的姿勢,被固定在手術台是手術過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為不同的疾病發病部位也不同,手術類型也不同,特殊的姿勢能夠友善醫生操作,提高手術效率,避免手術時間延長。

而之是以要固定,是為了防止患者因為疼痛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擅自改變體位,造成手術耽擱甚至其他影響。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3.醫生做手術都不穿内褲?

這個其實看個人習慣,因為患者的手術床基本就是和醫生的腰平齊,這是防止感染,但是患者進行手術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流血甚至噴血的情況,有時候需要用純淨水清洗。

這個過程會導緻醫生腰部以下的衣服被血水打濕,而且也很難清洗幹淨,是以一些醫生不穿内褲是為了防止丢掉太多浸濕的内褲。當然這個和特殊的個人習慣有關,不一定每個人都不穿。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4.為什麼醫生做手術不穿白大褂,穿綠色的衣服?

人在長時間看紅色時,把視線突然轉移到白色上,會看到淺綠色的東西,這是因為淺綠色是紅色的補色。

舉個例子,一張紙上寫着紅色的字,你看的時間長了,再看一張白色的紙,你會看到這張紙上也有相同的字,隻不過字是綠色的。

而醫生做手術要一直看着紅色的血,如果都穿的是白色的衣服,那麼醫生看到同伴的白大褂,就會産生“綠色血迹”的錯覺,這會導緻視覺混亂,影響手術效果,相應的,穿淺綠色的衣服就會消除這種視覺補色産生的錯覺。

是以,手術室裡的醫護人員都會穿綠色或者淺藍色的無菌大衣,而不是白色的衣服了。

手術都成功了,為啥人不久後還是離世了?醫生說出實情,值得深思

寫在最後

總之,手術作為最重要的醫療手段之一,在很多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手術,特别是普通的開腹手術、開顱手術和開胸手術等,本身就有着不小的風險。

是以術後出現并發症,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是不可避免的,也有相當一部分疾病,手術是無法治愈的。

參考文獻

[1]王野,闫石,常易凡等. 遠端手術創新的現狀和進展 [J]. 海軍軍醫大學學報, 2023

[2]何貞,勾娟,張毅等. 人工流産手術後盆腔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 [J]. 重慶醫學, 2022

[3]王維娜. 手術留下的“後遺症” [J]. 人民調解, 2017

[4]田順福. 淺析婦科人工流産後遺症的研究 [J]. 中國醫藥指南, 201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