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米造車,雷軍超級大押注

作者:虎嗅APP
小米造車,雷軍超級大押注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作者:判官,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小米釋出米14第二天,我在《小米發新機,果裡果氣》一文裡預判了小米第一款車的緻敬對象是Model S和保時捷Taycan:

小米造車,雷軍超級大押注

我真是太懂雷總了。

雷總也很懂我,把我微網誌拉黑了。

小米造車,雷軍超級大押注

作為從米1開始就堅持關愛小米和雷總的老粉,咱不能錯過小米造車這般大事。

雖然這款“米時捷”上市還遙遙無期,但按照小米慣例,各方面參數必須遙遙領先,以至于昨天的釋出會文案充滿各種極限詞,廣告法看了直呼内行。

我其實不關心這些技術細節。衆所周知,我米在參數上從來沒輸過。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最關心的是這款車的定價政策。

當然,雷總也知道大家關心這個,是以很貼心地賣了關子。不然,正式釋出會的時候如何連夜說服高管?

有趣的是,釋出會上雷總重點講解了名為“超級大壓鑄”的一體化鑄造裝置,号稱能提供9100噸的鎖模力,比友商最先進的裝置還多100噸。

我也确信,雷總在造車這件事,尤其是定價政策上,面臨的壓力遠不止9100噸。因為,造車這件事,是雷總的超級大押注。

模具是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基礎工業裝備,用于高效大批量生産工業産品中的零部件和制件的工具,是以又稱“工業之母”。

說到基礎,小米公司的“模具”,就是他的手機業務。小米的一切軟硬體業務,都是在手機業務上生長出來的。

但是這個業務,這些年一直不太順利,原因之前我也分析過很多次,有品牌、管道、技術、地緣政治等很多因素。

甚至,在華為最不順利的年頭,小米也沒能吃下多少華為手機業務讓出的市場。

精明如雷總,也在思考小米在手機業務之外的出路:

靠充電寶、插線闆是不夠看的,冰箱空調之類家電又沒什麼護城河。

在民用制造領域,比手機更複雜的,隻剩汽車了;比手機市場規模更大的民用産品,也隻剩汽車了。

更何況雷總投過的蔚來和小鵬,已經在前邊打了樣;大洋彼岸的馬斯克,也成了電動車領域的蘋果。

酷愛對标行業第一的小米,造車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但是在小米進軍造車這三年,汽車行業也逐漸血雨腥風,内卷程度堪比手機市場。

一方面傳統車企紛紛轉型新能源,一方面新勢力你追我趕。

更有華為這種卷王,在手機業務遭受重創後,也盯上了汽車業務。

今年上半年傳統油車開始玩價格戰,到了下半年,新能源車也不講武德開始降價搶地盤。

然後小米第一款車又是個轎車,屬于降價踩踏的車型重災區。

這種時刻上市的“米時捷”,還沒出新手村就會遭到各路滿級玩家暴打。

為什麼所有人都在盯着小米的售價?

因為小米這個品牌的刻闆印象已經形成。小米就應該造便宜車,甚至小米第一款車就應該是老頭樂。

哪怕以SU7這種配置拉滿的車,19.98萬交個朋友,29.98萬“依托答辯”。

據我所知,今年秋天雷總下了個死指令:小米品牌高端化,要在三年内完成。

各個業務自己領了任務,分解戰略。怎麼做到不管,反正雷總鐵了心要擺脫小米的低端品牌定位。

雷總親自抓的造車業務,這種時候肯定不能掉鍊子。

細心的老鐵們肯定注意到了,昨天釋出會上,雷總絕口不提“成本效益”,這是多年來小米釋出會從未有過的情況。

是以問題擺在這:暫且認為起步價30萬,算是小米品牌拿到了高端化的門票,但是有幾個客戶能認可?

假如起步價20萬,甚至15.98萬,米粉倒是開心了,但賣一輛車吃掉幾百台手機的利潤,更慘的是高端化就沒戲了。

成本這個東西,在制造業隻看兩件事:技術和規模。技術越先進,出貨規模越大,成本越低。

更要命的是,時間視窗也在關閉。明年一季度不能開始交車的話,這車也不用賣了。

造車這件事,小米輸不起。又要品牌上浮,又不能虧死。第一款車賺錢是不太可能的,但不能連手機業務的家底都搭進去,而且第一炮必須打響。

難,實在是太難了。

那如果折中一下,起售價25萬左右呢?

大家随便去哪個4S店問問,不管是新能源還是油車,看看最近優惠幅度成啥樣了。

25萬不僅高不成低不就,還會被友商卷死。

汽車不同于手機。手機性能高還能打遊戲,汽車性能高你想幹啥呢?願意為高性能付出溢價的人有多少?

大多數汽車消費者就是代個步。什麼智能座艙、輔助駕駛、零百加速,這些東西真的比價格重要的話,沒法解釋這幾年比亞迪的銷量霸榜。

最後,你要問我SU7起售價定多少合适,我也說不出來。想平衡成本、品牌、售價,對目前的小米,實在是太難了。

以及,小米的銷售、售後網絡目前建設情況也不樂觀,到時候大家去哪裡提車呢?總不能讓車自動駕駛直接上門吧?

雷總在造車這件事上賭上了小米的一切,我是佩服的。接下來,随着小米陸續亮出籌碼和底牌,我也會繼續關注小米第一款車的後續情況。

畢竟,明年的賣車大環境,我是不太有信心。

判官:資深産品經理,微信公衆号:判官老司機(ID:panguansays)

本内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