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銅綠山管委會主任:弘揚青銅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

作者:央廣網

視訊加載中...

專訪銅綠山管委會主任:弘揚青銅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

中華經典誦讀大會訪談間(央廣網見習記者左洋 攝)

央廣網大冶12月28日消息(記者張卓 見習記者趙玲 左洋)古城隆冬,文韻悠揚。央廣網大型文化展演活動“中華經典誦讀大會”(第一季)全國總展演12月21日至23日在湖北大冶舉行,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鄭正盛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表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曆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青銅文明的标志,已成為大冶城市之根和發展之魂。

專訪銅綠山管委會主任:弘揚青銅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

楚劇《銅草花》劇照(央廣網發 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委會供圖)

在本次活動的舉辦場館大冶市北門劇院,懸挂着大幅楚劇《銅草花》劇照,十分吸引眼球。據悉,這部劇講述了豎爐工匠銅六為保護有限的礦資源、提高生産效率,刻苦鑽研“鼓風豎爐”煉銅技術的故事,“是想向觀衆傳遞‘弘揚青銅文化、傳遞工匠精神’的理念。”鄭正盛說道。

大冶有着4000多年的采冶史,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大冶市境内的礦冶遺存多達135處,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人們認為是采冶延續時間最長、采冶規模最大、采冶鍊最完整、采冶技術最高、儲存最完好的一處古銅礦遺址。

專訪銅綠山管委會主任:弘揚青銅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央廣網發 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委會供圖)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考古發現“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也是中國考古學新開辟的一個領域。”中國現代考古學創始者之一的夏鼐先生曾經這樣評價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保護與傳承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鄭正盛介紹,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加強遺址本體的保護,實施6個遺址本體保護項目,數字化監測與管理水準得到有效提升;二是加強展示利用,建成博物館新館和遺址公園的核心區;三是加強宣傳推介,将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據了解,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于1984年建成開放,這是國家繼西安半坡遺址、秦始皇兵馬俑遺址之後興建的第三座遺址博物館。2023年6月,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

專訪銅綠山管委會主任:弘揚青銅文化 傳承工匠精神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央廣網發 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管委會供圖)

“在博物館近四個月的試營運期間,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可,累計接待遊客量達8萬多人次。”鄭正盛介紹,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成為了中國礦冶遺産發掘研究和保護利用的标杆,極大推動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礦冶考古學的新發展,在傳承青銅文明,增強文化自信方面,收獲頗豐。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是大冶的,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鄭正盛自豪地說,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将以更豐富的考古資料和生動的展陳形式,向世人呈現銅綠山作為中國青銅文化奇迹、中國礦冶考古奇迹的曆史文化價值。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央廣網”用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