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支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新出台這4個檔案有何特點?

作者:Beiqing.com

為支援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近期,國家發改委報請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橫琴規劃》《前海規劃》《橫琴特别措施》和《營商環境行動計劃》4個檔案。12月28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表示,國家發改委将與有關部門和地方一道,全力抓好檔案的貫徹落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行穩緻遠。

橫琴的所有工作都要展現澳門關切

其中,《橫琴規劃》全稱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是貫徹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的一個綜合性規劃,充分發揮了“指揮棒”作用,明确了幾個目标,包括在橫琴就業的澳門居民數、在橫琴居住的澳門居民數、在橫琴生産經營的澳資企業數以及在橫琴的澳資産業增加值等,着力把橫琴的工作引向為澳門服務的初心。

郭蘭峰介紹,橫琴合作區是為澳門産業适度多元發展服務的,實施的是“四共”機制——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橫琴的所有工作都要展現澳門的關切。

《橫琴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執委會中包括澳門60多個從業人員都參與了規劃編制;國家發改委與澳門、廣東方面經常一起溝通協商,還通過各種方式聽取澳門各界意見,包括澳門居民、澳門行政人員、澳門企業等。檔案規劃成熟以後,又專門征求了澳門特區政府的意見。

“在規劃過程中我們就用這種方式來展現對澳門的關注。”郭蘭峰舉例,比如,橫琴合作區的一個重要目标就是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檔案中明确打造融合互動的琴澳“一河兩岸”合作軸帶,推進琴澳從同源走向一體化,要求建構琴澳同城化的立體化交通體系,暢通澳門交通聯系、開設輪渡航線、建設智能化口岸等。再比如,澳門社會高度關注“分線管理”落地及人員、貨物等要素跨境便捷流動的問題。橫琴很快就要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理”。在規劃中,“二線”封關以後,将實施智慧監管、信用監管、分類監管、風險監管,建構與橫琴發展相适應的海關監管制度。同時,針對澳門居民關心的食品能不能友善進入橫琴的問題,規劃中提出要持續深化輸入内地的澳門制造的食品安全監管合作,便利更多的澳門制造食品進入合作區。

再比如,澳門居民特别關注在橫琴生活居住的便利性。目前,在橫琴專門面向澳門居民建設的澳門新街坊已經開售,大概有4000套,小區配套建設了澳門特色學校、衛生站,還有長者服務中心。在規劃中,圍繞便利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居住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包括要建設更多趨同于澳門生活的街坊,推動澳門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民生公共服務延伸到橫琴等。

前海合作區全力支援香港鞏固提升競争力

《前海規劃》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是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系統全面安排。郭蘭峰介紹,《前海規劃》有兩個特點:始終突出深港合作、服務香港,緊緊圍繞服務香港來制定政策、謀劃改革、布局項目,全力支援香港鞏固提升競争優勢;堅持聚焦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郭蘭峰表示,這兩個特點是前海合作區的“立身之本”。前海合作區的全稱是“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是地名,深港是深圳和香港,現代服務業則是一個領域,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前海合作區全力支援香港鞏固提升競争力的初心。

他表示,現代服務業是香港最優勢的一個産業,《前海規劃》是對2021年9月出台的《前海方案》具體落實的一個“工筆畫”。在突出深港合作方面,國家發改委與有關地方一起充分聽取了香港各方面的意見,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前海規劃》,同時征求了香港特區政府的意見。在規劃内容上,設計了一些名額,立足于用這些名額引導前海合作區建設。

在聚焦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檔案中設定了“現代服務業的增加值、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境外專業人士備案執業人數”等具體名額,明确重點發展金融、會展商貿物流、科技服務、專業服務等,也提出了具體支援舉措。比如,在财稅領域,對前海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并适時調整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在便利執業領域,推動具有港澳或者國際職業資格的金融、稅務、規劃、文化、旅遊等領域專業人才,經過備案或者注冊後可以在前海提供服務等。

聽取經營主體意見,聚焦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營商環境行動計劃》)重點突出了“三個結合”:宏觀着眼與微觀着手相結合,目标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一體推進與示範引領相結合。

郭蘭峰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現狀和問題,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特别是經營主體的意見。聚焦解決企業提出的問題,對“4大環境、1大工程”作出部署。

市場環境方面,提出以統一高效、競争有序為目标,優化市場準入環境,維護公平競争市場秩序,降低企業生産經營成本。比如,研究取消或放寬對港澳投資者的準入限制,推動橫琴、南沙、深圳等地放寬市場準入特别措施落地實施,清理取消港澳企業面臨的差别化待遇。

政務環境方面,提出以規範便捷、公開透明為目标,規範行政許可運作,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優化涉企服務,推進政務資料共享。比如,推動灣區資訊資源共享互認、政務服務“同僚同标”,推動“一網通辦”“免申即享”,健全常态化政企溝通機制和投訴處理機制。

法治環境方面,提出以公平公正、健康發展為目标,提升監管品質和效率,強化知識産權創造運用和保護,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比如,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知識産權執法保護協作,探索允許港資、澳資企業選擇港澳作為仲裁地。

開放環境方面,提出以循環暢通、合作共赢為目标,提升“引進來”吸引力,增強“走出去”競争力,建設國際人才高地,促進包容普惠創新。比如,充分發揮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推動大灣區企業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鍊供應鍊,實施面向港澳人才的特殊支援政策。

同時,《行動計劃》還聚焦加快提升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準,以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為抓手,在提升跨境通關便利度、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跨境便利執業與行業标準共通、便利港澳居民來粵發展生活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允許港澳導遊跨境執業,優化民生設施服務

《橫琴特别措施》全稱為《關于支援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放寬市場準入特别措施的意見》,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建構促進澳門經濟适度多元發展的市場準入體系和市場環境。《橫琴特别措施》聚焦現代金融、文化旅遊、科技創新、醫藥健康、專業服務和其他領域6大領域,都是澳門未來要發展的重點産業,由此部署實施了一批首創性、引領性改革舉措,旨在為橫琴量身打造便捷的市場準入政策安排。

首先,着眼于橫琴特殊定位,精準促進澳門産業多元發展。郭蘭峰介紹,文化旅遊是澳門特色的産業,比較有競争優勢,是以在特别措施中專門提出,允許港澳導遊跨境執業,放開澳門單牌營運車輛中的旅遊客車出入橫琴,下放涉外涉港澳台營業性演出行政審批權限等針對性舉措,積極引導文旅産業健康發展。

其次,着眼于優化“澳門新街坊”等民生設施服務,便利澳門居民在橫琴生活創業就業。比如,檔案中提出完善琴澳雙向跨境轉診合作機制,優化轉診流程,更好解決澳門居民看病就醫現實困難。又如,允許在橫琴特定區域布設澳門政務服務智能終端,在橫琴居住的澳門居民不回本島就可以辦理政務服務事項;允許布設澳門銀行内地分支機構的電子智能櫃台及服務視窗,友善居民取錢存錢。

再次,着眼破解市場準入梗阻,推動集聚更多國際優質資源。檔案提出,為更好吸引國内外優秀人才,創新實施“居住在澳門、工作在合作區”“科研在澳門、轉化在合作區”模式。研究建立合作區科研試點機關研發用物品“白名單”,對合作區科研裝置、樣品、試劑、耗材等物資入境免于強制性産品認證。

最後,着眼于規則銜接改革引領,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發揮橫琴對外開放視窗的重要作用,推動更高水準的制度型開放。檔案提出,支援重點行業企業聯合成立在澳門注冊、在合作區營運的國際綠色能源認證中心,重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葡語系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認證業務。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