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今日,大爆發!

作者:證券時報

基于明年政策發力的預期,核心資産今日迎來久違的表現,A股也出現了難得一見的逼空行情。

12月28日,以光伏為首的新能源賽道相關股票暴力反彈,帶領锂電、CRO、儲能、白酒等多個超跌行業強力反擊,券商等闆塊盤中拉升助推市場人氣回歸,而今年來持續強勢的高股息資産則震蕩回調。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38%,收複2950點;深證成指漲2.71%;創業闆指漲3.85%。今日實作上漲的股票數量超4400隻,漲幅超9%的股票有100隻。

今日,大爆發!

渤海證券的研報稱,目前A股靜态估值已位于底部,以滬深300風險溢價為度量的風險回報水準位于極值附近,靜态估值的成本效益已較高。此外,流動性環境方面,海内外均面臨寬松過程,A股以産業資本淨增持為代表的行情領先名額已現,A股已具備估值上修條件。

港股方面,騰訊控股、網易等藍籌股延續反彈走勢,華潤啤酒、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強勢走高,恒生指數大漲超2%。

光伏闆塊掀起漲停潮

光伏闆塊無疑是今日行情的主線,隆基綠能罕見漲停,收報22.75元/股,總市值達1724億元。此外,愛旭股份、晶澳科技、福斯特、歐晶科技等多股也漲停,固德威、中信博、禾邁股份、天合光能等多股漲超10%。

今日,大爆發!

進入2023年後,光伏主産業鍊大量新增産能落地,矽料、矽片、電池、元件價格均現下降。中信建投期貨研究發展部指出,多晶矽方面,新增産能投産有所加快,目前價格已跌至成本線附近,預計2024年價格有繼續承壓風險。矽片方面,庫存去化周期完成,下遊需求維持穩定,預計價格走弱空間有限。電池片方面,預計TOPCon産能釋放速度将有所加快,落後P型産能或面臨出清。元件方面,上遊成本持續回落驅動元件價格偏弱運作,目前中标價已降到低于1元/W的價格,預計2024年繼續下跌的動能不足,但如果産業鍊過剩壓力未得到有效緩解,元件價格亦難有上行動力。

展望2024年,中信建投期貨研究發展部預計市場競争将大幅加劇,主要展現在兩方面,一是部分主要光伏裝機市場需求放緩,企業經營将有所承壓;二是行業内卷加劇,價格逐漸跌破成本線,非頭部企業或面臨出清風險。光伏産業發展的本質是降本增效,在主産業鍊價格戰火熱時,企業可積極擁抱期貨工具,通過套期保值來抑平輔材價格波動,實作穩健經營。

新技術是推動行業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技術領先的企業優勢有望持續。太平洋證券研究指出,随着TOPCon滲透率加速提升,Perc産能将逐漸出清。2023年底TOPCon單月排産有望達25GW,單月滲透率近40%—50%,随着TOPCon雷射燒結、0BB(無主栅)、雙面poly等技術導入産線,技術領先的企業優勢有望持續。其他路線降本增效空間更大,産業化預期有望反轉。其中,HJT銀包銅(30%)、0BB、銅電鍍等技術有望加速導入到更大規模量産中;XBC正在從1走向10,各家路線差異化較大,成本下降空間較大,随着出貨規模持續提升,産線資料有望更加穩定;鈣钛礦GW級别産線即将建成投産,疊層電池效率不斷突破。

酒類等消費闆塊反彈

酒類闆塊今日實作久違的大漲,舍得酒業漲停,酒鬼酒、百潤股份、泸州老窖等多股漲超5%。

今日,大爆發!

消息面上,12月28日,四川沱牌舍得營銷有限公司釋出一則關于旗下産品價格調整的通知。通知顯示,經公司研究決定,自2024年1月1日起,500ml品味舍得(包含第五代及慶典裝)經銷商出廠價上調 20元/瓶。

中銀證券認為,随着地産及相關行業增速放緩,經濟增長驅動因素發生變化,同時龍頭市占率達到較高水準,行業增速與上市公司增速将逐漸趨同,白酒行業正進入換擋期。一方面,随着消費群體的結構變化,白酒消費偏好轉向高成本效益和個性化需求,另一方面,酒企從粗放式的管道擴張轉為更精細地挖掘消費者需求。

中銀證券建議,在存量競争的行業背景下,優選抗風險能力和管道掌控能力較強的龍頭酒企,以及可環繞大學營擴張的省級龍頭,長遠來看,關注能更精細把握消費者需求的酒企。

中泰證券認為,2024年白酒企業将延續分化趨勢,高端白酒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地産酒在區域内持續更新,維持增長态勢,近期酒廠頻頻釋放積極信号,2024年白酒有望實作恢複性增長。

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展望2024年,預計白酒行業延續弱複蘇趨勢,結合酒企2024年銷售目标規劃或指引來看,競争格局有望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分價格帶來看,兩端相對韌性更強,大衆消費價格帶地産酒有望延續積極趨勢,高端相對平穩且量價政策更加從容,次高端分化中靜待複蘇。

CRO迎來久違大漲

生物醫藥闆塊今日表現也較為強勢,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相關股票表現尤為突出,泰格醫藥、美迪西等漲超7%,昭衍新藥、康龍化成、藥石科技等多股漲超5%。

據開源證券研究,自2016年起,國家相繼出台仿制藥一緻性評價及帶量采購相關政策,仿制藥企需通過一緻性評價以及降低藥價獲得入圍資格,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降低藥品生産成本,為仿制藥CRO行業帶來新的市場需求。此外, 2017年起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的出台催生了衆多中小型醫藥研發投資企業參與藥品研發投資,由于團隊人員精簡且成本敏感性高,傾向于将藥品研發外包給專業的研發機構,為仿制藥CRO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動力。

開源證券認為,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加速對藥品的需求,藥品可及性問題日益凸顯,成為國内仿制藥市場擴容的長期邏輯。同時,全球範圍内多款大單品即将面臨專利懸崖,制藥企業希望在原研藥專利到期之前實作首仿、快仿,差異化競争也要求仿制藥企開發複雜劑型、特殊給藥途徑等高端仿制藥,選擇外包能有效提升研發效率、加快項目推進節奏,CRO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中泰證券表示,近期,海外CPI月度資料均低于預期,加息節奏有望逐漸放緩,投融資改善預期有望邊際向好,海外收入為主的一體化CRO、CDMO及國内臨床前CRO有望迎來估值修複機會。

責編:萬健祎

校對:王蔚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台所有原創内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機關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今日,大爆發!

點選關鍵字可檢視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十大明星私募訪談丨雷軍回應小米汽車價格,9.9萬、14.9萬不可能!“尊重一下科技啊”丨多隻港股離奇暴跌!丨人民币狂拉300點!A50突然拉升,創業闆大漲超3%!“長線資金”有大消息丨特斯拉機器人被曝攻擊工程師,地面留下“血迹”丨剛剛!京東官宣:明年大幅漲薪!丨未被小米汽車緻敬,吉利高管回應丨今起停牌!這隻A股,等待最終宣判!還有2隻也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