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種化學物質,真的能改變胎兒性别嗎?

作者:大河網
這種化學物質,真的能改變胎兒性别嗎?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這種化學物質,真的能改變胎兒性别嗎?

來源:環球科學

作者:王怡博

這種化學物質,真的能改變胎兒性别嗎?

圖檔來源:pixabay

常用化學品會影響男性後代的生殖能力,甚至讓人們更容易生女孩嗎?

我至今還記得結構化學老師曾在課上說,我們系的老師們大多生的是女孩。這不是老師的一家之言,化學系似乎一直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化學家生的女孩比男孩多。

據科學作家Ivan Amato于1992年在《科學》(Science)雜志上的報道,許多化學家都表示相信這種說法,甚至還争着為自己的細分專業奪得這種“頭銜”。比如,幾位理論化學家告訴《科學》雜志,生女兒的傾向隻發生在理論化學家中,接着核磁共振波譜學家和X射線晶體學家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然後有機化學家說,有機化學家有更多的女兒。不管生物學家等人怎麼看待這些化學家的說法,他們似乎喜歡在茶餘飯後談論相關的“八卦”,将這當作一種娛樂,盡管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援這樣的觀點。

在大衆眼裡,化學物質的影響同樣重要,但印象似乎不是很好。如果要宣傳某種化學物質對健康的不良影響,效果可想而知。當我看到科學報道稱,有一類化學物質可以影響男嬰的發育、甚至可以降低男性後代比例時,我第一時間并沒有懷疑這樣的說法。

圖檔來源:pixabay

減小男性的陰莖尺寸?

說起這些報道,就不得不提一位專注于研究内分泌幹擾物(一種可幹擾内分泌系統的化學物質)的科學家——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環境流行病學家莎娜·斯旺(Shanna Swan)。2021年,斯旺出版的《倒計時》(Count Down)一書稱,一種環境污染物會影響男嬰出生時的陰莖尺寸。這種說法随之便在網上瘋傳。

實際上,斯旺關注的是一類名為鄰苯二甲酸酯的化學物質,它們常用在水瓶和食品包裝、電子裝置以及個人護理品等多種産品中。更重要的是,它們屬于内分泌幹擾物質——廣泛來說,它們可以模仿或影響人體内的雄激素或雌激素。斯旺通過大鼠和人類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會影響生育率,并導緻生殖器畸形。

其中,斯旺對人類的研究要追溯到2005年,那時她發表了一項調查産前鄰苯二甲酸酯暴露與人類生殖器發育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她和同僚收集了134名年齡在2-36個月大的男孩的身體資料,檢查了他們睾丸的位置和大小,陰莖大小以及肛門生殖器距離(anogenital distance,AGD)。同時,研究人員還收集了其中85名男孩的母親懷孕期間的尿液樣本,以便分析産前鄰苯二甲酸酯的暴露量。

此前的齧齒動物研究表明,雌性産前接觸某些鄰苯二甲酸酯會影響雄性後代生殖道的正常發育,導緻肛門生殖器(肛門到陰莖)距離的縮短、睾丸未降(指睾丸未降至正常位置)以及睾丸異常等。其中,肛門生殖器距離被用作齧齒動物生殖毒性的标志,因為距離較短與睾酮水準降低、精子數量減少以及陰莖尺寸減小有關。

結果顯示,斯旺他們得出的結論與動物研究的一緻:母親的鄰苯二甲酸酯暴露量與男嬰肛門生殖器距離的長短有關,暴露量越大,肛門生殖器距離越短,陰莖也就可能越小。

斯旺2015年的研究進一步表明,暴露于鄰苯二甲酸酯與人類男性的生育能力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具體來說,當準媽媽在孕早期接觸一種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時,她們的男性後代在以後的生活中可能有更大的不育風險。

但其他科學家對斯旺使用的實驗方法以及得出的結論提出了質疑,認為還沒有充足且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鄰苯二甲酸酯對男嬰生殖功能的影響。但鄰苯二甲酸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是以那些研究必然引起了大家的擔憂。

這種化學物質,真的能改變胎兒性别嗎?

圖檔來源:pixabay

2022年5月,FDA收到了兩份食品添加劑請願書和一份公民請願書,要求機構對食品接觸應用中的鄰苯二甲酸酯采取行動。對此,FDA于2022年9月撤銷了對23種用于食品接觸的鄰苯二甲酸酯的授權,以及另外兩種用作增塑劑、粘合劑、和表面潤滑劑等的鄰苯二甲酸酯的授權。這25種鄰苯二甲酸二乙酯其實已經被工業界放棄使用了。這一舉措導緻隻有9種鄰苯二甲酸酯可以用在食品接觸應用中,其中8種被授權用作增塑劑,另一種被授權用作單體。不過,這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對,FDA又收到了重新考慮禁止一些鄰苯二甲酸酯使用的請求,但FDA在2023年7月再次拒絕了那些請求,理由是沒有證據表明它們在食品接觸應用中的安全性問題。

此外,鄰苯二甲酸酯還可以用作香水和其他香料制劑中的溶劑和穩定劑,可能含有鄰苯二甲酸酯的化妝品包括指甲油、發膠和洗髮乳等。迄今為止,化妝品中主要使用過4種鄰苯二甲酸酯,但是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2010年的調查,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似乎是唯一仍在化妝品中使用的鄰苯二甲酸酯了。消費者可能無法從産品标簽的成分聲明中确定是否存在鄰苯二甲酸酯,但FDA表示,目前用于化妝品和香水的DEP的使用沒有安全問題。不過,如果消費者不想購買含有DEP的化妝品,不妨選擇成分标示中不含香精的産品。

改變胎兒的性别

相比于這些研究,更讓人震驚的是,科學家在争論包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内的化學物質是否會影響後代的性别比例。

據《衛報》(the Gurdian)2007年的一篇報道,格陵蘭島和俄羅斯東部出生的女孩是男孩的兩倍,而北極監測與評估計劃(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AMAP)的科學家稱,孕婦血液中含有大量人造化學物質這一事實可以解釋女嬰多于男嬰的原因。這些科學家測量了女性血液中模仿人類激素的人造化學物質——比如多氯聯苯(PCBs),發現它們能夠通過影響激素,使妊娠前三周未出生的嬰兒發生性别轉變——從男性胚胎變成女性胚胎。

但是到了2014年,AMAP釋出了他們“ArcRisk”項目的最新結果。荟萃分析顯示,父母暴露于多氯聯苯,并不會影響後代的性别比例,但與低出生體重、早産、死産和嚴重畸形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

此外,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來自南韓和美國的科學家起初發現,母親暴露于PCB 128和父親暴露于六氯苯,與女性後代增多顯著相關,而母親暴露于滅蟻靈和父親暴露于PCB 128,與男性後代增多顯著相關。但是當他們調整了比較方法後發現,隻有母親暴露于滅蟻靈與第二性别比(剛出生嬰兒的性别比,SSR)相關,其餘的相關關系均不成立。這些研究表明,還沒有明确證據表明這些化學物質與後代性别比例相關。

性别偏頗

關于第二性别比的流行假設之一是W.H.詹姆斯(W.H.James)提出的荷爾蒙假說,該假說認為受孕時父母的荷爾蒙水準是第二性别比變化的部分原因。

事實上,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就意外發現雌激素可以影響生殖器的分化。當時,他們為了防止孕婦流産而讓她們服用一種名為己烯雌酚(DES)的合成雌激素。但治療沒有顯示出預期效果,反而發現超生理劑量的雌激素可以抑制男性後代生殖器的發育。

這似乎不足為奇,但在關于性别決定的研究中,女性性發育往往被認為是通過一種“預設”(default)途徑發生的,而雌激素在阻止男性性發育方面具有抑制作用的發現,對此提出了質疑。

關于性别決定的研究從一開始就是在男性主導的科學世界裡發展起來的。是以,它顯然繼承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偏見。例如,睾丸的形成被視為關鍵的性别決定事件,而女性的發育則是“預設的”。科學家也重點關注雄激素和Y染色體,以及雄性表型的發育。即便是在性别相關的研究中,也存在着性别偏頗。

封圖來源:pixabay

參考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324211507/https:/www.foxnews.com/health/pollution-taking-a-toll-on-penis-size-scientist-claims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8100

https://academic.oup.com/humrep/article/30/4/963/613595

https://www.fda.gov/food/cfsan-constituent-updates/fda-limits-use-certain-phthalates-food-packaging-and-issues-request-information-about-current-food

https://www.fda.gov/food/cfsan-constituent-updates/fda-responds-petition-phthalates-food-packaging-and-food-contact-applications

https://www.fda.gov/cosmetics/cosmetic-ingredients/phthalates-cosmetics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07/sep/12/gender.sciencenews

https://www.amap.no/documents/download/1901/inlin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17311544?via%3Dihub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medgen-2023-2040/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如需轉載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