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自從今年豐田高調宣布要大力發展固态電池之後,似乎國内市場也迎來了一波固态熱潮,不少電池企業乃至車企都開始跟風,規劃起了固态電池的産品線。有趣的是,當固态電池被炒得越來越火之時,豐田卻跳出來說要把固态電池的量産商業化時間從原來的2027年左右,推遲到2030年。

如此看來,就連豐田也覺得,固态電池這東西的确距離還有很大的距離,那麼為何汽車固态電池的商業化,會如此困難呢?而未來的汽車又真的需要固态電池嗎?就在上個月舉行的2023中國汽車供應鍊峰會上,不少來自電池行業的專家,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讨論。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對于固态電池前景,來自零跑汽車的副總裁宋憶甯表示:“我這邊是主機廠。其實對于固态電池,包括我自己,對全固态來說我還是持比較保守的态度。我覺得雖然說現在豐田說率先于2027~2028年,我認為至少得2030,因為你沒有發現新的媒體,成本達不到商業化的要求,就不能批量化”。

也就是說,站在宋總的角度來看,目前固态電池所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沒有合适的電池材料作為媒體,這裡所謂的合适并不單純指的是能夠達到性能要求,還要滿足商業化量産的要求,說通俗一點,就是擷取容易且價格便宜。如果汽車固态電池的造價居高不下,那麼性能再好也不可能被應用。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由于全固态電池的導電媒體互不相容,理論上來說,在自然界裡是無法找到可以直接利用的媒體的,這與傳統的動力電池有着很大不同,即便傳統電池的原材料開采以後也需要做技術處理,但總體來說,成本是可控的範圍,而固态電池的媒體必須要通過大量的化學反應來人工合成。

對此,來自江西安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徐小明總經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其實全固态電池并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兒,這東西在航天、化工等很多領域都有應用,問題是如何解決,固态電池成本過高的問題,而這其中又包括了類似“正極材料锂離子如何遷移到電解質中”的技術難題。相比之下,他更看好半固态電池,就是有一部分液體加入其中,可以很好的解決上述锂離子遷移問題。

此外,汽車的使用場景非常複雜,各種特殊的工況決定了電池穩定性必須要足夠好,雖說所謂的“安全性”可以靠堆料完成,如果是一部幾千塊的手機倒也還好,畢竟電池體積小,增加一些防護措施也不會太貴,但汽車電池又大又重,若要保護好它,必然會付出相當巨大的經濟代價,如果算上其本就高昂的造價成本,那麼想要讓固态電池上車,難度還真的不小,就算廠家願意,消費者也未必願意。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結合上述專家的看法,那麼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固态電池的量産之路必然困難重重,至少在2030年之前,我們是很難開上使用固态電池的汽車,而這又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

事實上,即便是現在,主流廠家所制造的電車,其續航已經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的通勤需求了,真正促使我們想要更長續航的原因,無非是充電方面缺少保障,是以想要能夠讓車的續航更持久,以減少“充電”焦慮,這也是固态電池能夠吸引廠家進場的原因。

等固态電池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或許站在2023年的時間節點來看,我們的确需要固态電池這種,電池密度高,續航持久的高性能電池,可等等到2030年,我們真的還需要嗎?

答案或許是否定的。畢竟,以現在國内的發展速度來看,未來5~10年,國内的充電基礎設施大機率是可以完善的,而普通锂電池也會在工藝的進步下,不斷提高性能。

是以,在充電設施完善的前提下,普通锂電池三五百公裡的續航,其實完全足夠,廠家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追求上千公裡的續航而徒增成本,消費者也沒有必要為了“過剩的性能”而多掏腰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