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鴻章訪美時看到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

作者:不凡的十萬個正能量

無聲的絕望與悲傷

李鴻章曾是大清帝國的重要重臣,但他通路美國後卻陷入絕望,回國後沉默不語,不久便安然離世。這次訪美讓他認識到大清國的落後,看到了美國的現代化和國力,使他對大清的未來感到可怕的不安。

李鴻章訪美時看到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

1896年,李鴻章奉命去參加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儀式後,順便決定前往美國通路。他乘坐遊輪漂泊了六個月、跨越了九萬公裡,終于在8月26日抵達紐約。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美國的土地,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踏入異國他鄉。當時的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迎接李鴻章,給予了他尊重的待遇。

然而,當李鴻章看到眼前現代化的紐約街頭、車水馬龍、高樓大廈時,内心充滿了無盡的悲傷和心酸。李鴻章的身着清朝官員服裝,身在現代化的美國,感覺自己像是穿越時空。他意識到大清國根本沒有能力實作這樣的現代化,甚至連他曾經通路過的沙俄也沒有這樣壯觀的建築。在進入華爾道夫酒店後,李鴻章更加驚訝,他看到美國的高樓中早已安裝了先進的電梯,仿佛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想象。坐在電梯上,他已年過七旬,深感自己的無力

李鴻章訪美時看到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

李鴻章一生緻力于洋務運動,希望大清能夠迎頭趕上西方國家的步伐。然而,這次美國之行卻讓他徹底認識到大清的努力如同一個笑話。大清閉關鎖國百年,世界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的慈禧太後還為汽車的造型驚歎,卻不知倫敦地鐵已經運作了38年,諾基亞公司已在芬蘭成立,世界知名學府哈佛大學已經存在。甲午戰敗後,李鴻章的洋務運動竟敗給了日本。于是,他在73歲的高齡親身赴歐美考察,這次考察讓他徹底認識到了大清的落後,也看清了自己一人之力無法振興大清的事實

李鴻章訪美時看到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沒有驚訝,而是說了句話

回國後,李鴻章時常黯然寡歡,心生不甘和絕望。不到五年的時間,他便離世了。他的訪美之行讓他看到了大清國的軟肋,也使他深深地懷疑起大清帝國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