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作者:環宇簡科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你知道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的哪些技能是他們想學都學不會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亞洲蹲

這個技能算是最能反映這個話題的了。亞洲蹲就好像是刻進我們中國人的DNA裡了,與生俱來的特殊技能。亞洲蹲的這個姿勢,就是下蹲時雙腳全部着地,并且臀部要貼近腳踝,雙喜自然分開。看着這麼簡單的動作,但在外國人的身上,學起來比登天還難。而對此也産生了很多說法,有人說這跟身材比例有關系。外國人普遍上身短下身長,是以他們在做蹲姿的時候身體會不受控制得向後仰,是以他們做的蹲姿基本都是在蹲的時候臀部擡起腳後跟不着地。也有種說法是,跟後天的生活習慣有關系。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都知道自古以來,中國人有獨屬于自己的如廁方式,那就是蹲廁。據考古發現,中國的蹲廁可以直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每一個中國人從小就是蹲着上廁所,自然而然當做起亞洲蹲的時候就輕而易舉。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而西方國家沒有蹲廁的曆史,中世紀的歐洲就已經出現了坐便廁所。那時候随着城市化程序和工業革命的推進,坐便廁所又發展成了抽水式馬桶。是以除了身體條件特征不同外,也跟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喝熱水

為啥中國人那麼喜歡喝熱水,家裡和飯館等所有地方幾乎都提供的是熱水,然而外國人卻沒有一點喝熱水的習慣。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一位法國史學家就曾說過:中國人喝熱水的曆史能追溯到4000多年前,而西方根本沒有這個傳統。《孟子》一書裡這樣記載,“冬日則飲湯”而這裡的“湯”指的就是熱水。因為在中國人的眼裡,熱水除了能殺菌外,還有很多的益處。就比如:緩解鼻塞,一口熱水下去,整個人整個身體都瞬間舒暢了很多;幫助便秘,熱水可以使腸道收縮,促使腸道内的廢物排出;緩解焦慮,熱水能間接的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緩解心理上的焦慮等等。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但外國就不這樣認為,他們隻會在喝咖啡或者喝茶的時候使用熱水,其他時間都是直接喝水龍頭裡的常溫水或是冰箱裡的冰水,他們認為喝水不僅是因為口渴才喝,使身體降溫也是他們喝水的一個原因。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午睡

在中國,很多職場人士會選擇在吃完午飯後小睡一會,保證下午的工作品質。然而對于這個習慣,西方人卻無法了解,他們認為睡覺是屬于私密行為,而将私密行為暴露的公衆場合就是不禮貌的,是以他們見到午睡的中國人時,第一時間會覺得你很失禮,其次他們還會覺得你是不是生病了。那麼這個中西差異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飲食

在我們中國講究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是以在中午我們會攝入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食用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随之升高,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而後進入大腦會變成血清素。血清素越高人就會越犯困。而西方人的飲食中碳水的含量并不是很高。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還有就是外國人有喝咖啡的習慣,據國際咖啡組織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荷蘭人平均每人每天要喝2-4杯咖啡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社會因素

大陸的人從上學就開始有午睡的習慣,中午會在學校午休,保證下午上課的清醒,上班後午睡來保證下午的工作品質;但在西方,他們完全沒必要。因為學生們下午放學早,而且下午的課基本都是活動課,沒有必要中午再進行午休的環節,上班族也是同樣的。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然而午睡沒有第二次,隻有無數次。一旦喜歡上午睡,就會沉迷午睡無法自拔。午睡的好處隻有午睡過的人才深有體會。午睡可以降血壓、增強大腦記憶力、預防抑郁和保護心髒。

嗑瓜子

相信大家都看過外國人嗑瓜子吧,那場面,放在忍笑挑戰裡都能脫穎而出。而我們中國人隻會覺得嗑瓜子不應該是必備的技能嗎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大陸的嗑瓜子曆史雖無法确定,但在吳越之地廣為流傳的一句歌是這樣唱的: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可見大陸嗑瓜子的曆史尤其悠久。中國人會在閑暇時、唠嗑時、過年過節時手裡抓上一把瓜子,沒有瓜子就沒有氛圍。嗑瓜子也就像呼吸一樣簡單,但會的人怎麼樣都會,不會的人怎麼樣都學不會。在嗑瓜子時,先将瓜子豎着卡在上下牙之間,然後一咬,瓜子皮咬開後,手再一撚,舌頭随之跟上一挑,一套嗑瓜子的流程就完成了。而外國人他們也不是不吃瓜子,隻是他們吃的都是機器都剝好的,他們買到手裡的隻有瓜子仁。曾在網上有個調侃是這樣說的:原來在外國人眼裡,比起瓜子仁,他們更喜歡和更鐘愛于瓜子殼上的調味。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吃炒菜

為什麼西方很多國家的家庭包括餐廳都沒有炒的菜,而中國卻格外的偏愛炒菜呢

我們知道,中華有八大菜系,而這些菜沒有哪一個菜系能脫離炒這個流程。因為炒更能激發和融合食材的味道,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究的菜要色香味俱全才能夠好吃。中國人更在乎的是去享受和品味食物,并不僅僅局限于填飽肚子。就比如魚香肉絲,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是怎麼能把肉做的好吃,做的好看,其次想到的才是吃魚香肉絲能攝入蛋白質;而外國人則跟我們恰恰相反,他們是為了要攝入身體所需的蛋白質,是以隻有吃進嘴裡的是肉就可以了,不再過多的在乎這個肉好不好吃。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炒菜的好處就是不僅要吃飽還要吃好,我們會花費時間去研究才要怎樣炒菜好吃,而外國人他們的觀念就是隻要能滿足身體所需或者說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會把洋芋做成酸辣洋芋絲,而外國人它們隻是簡單地把洋芋煮熟或者是蒸熟,連菜刀都不用動一下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中國人能輕松做到的5件事,在外國人眼裡想學都學不會,難如登天

以上五個隻是很經典的例子,文化差異絕不隻是展現在這上面。從中我們也能深刻的感受到文化帶給我們的差異,在這些差異中也越發的彰顯了我中華文化所擁有的獨特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