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精準畫像樹典型 争先創優作示範

作者:南方+用戶端

一個個鎮村你追我趕、比學趕超、内外兼修,典型引領效應不斷顯現;一場場比學趕超擂台賽展現風采、展示成績、展望未來,鎮街一級的潛在動力被激發……

今年是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開局之年,汕頭堅持典型引領,選取3個區、14個鎮(街道)、155個村(社群),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跨上新台階。11月6日,汕頭1區4鎮51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名單,成績單亮眼。

首批典型縣鎮村具有标杆示範作用。緊抓這一契機,汕頭加大典型培育力度,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創造更多可學可鑒的新鮮經驗和工作成果,營造大幹快上、争先進位的濃厚氛圍。

可以預見的是,典型引領,示範推廣,汕頭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路上将越走越寬。

做強主導産業 塑造獨特優勢

入冬的濠江區,氣象萬千,海上風電全産業鍊擘畫着“風馳電掣”新圖景。

驅車行駛在疏港大道上,遠遠就能望見兩台巨大的風機,這是濠江區海上風電産業園的地标。産業園内,機聲轟鳴,風機整機、發電機、齒輪箱、柔性直流裝置等産業鍊上下遊項目相繼落地,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一個海上風電全産業鍊創新制造的智慧園區雛形初現。

汕頭海洋風力資源豐富,擁有230公裡大陸海岸線和167公裡海島岸線,海上風速達每秒8—9米,海上風電年有效平均利用小時數在3000小時以上,屬海上一類風電場。其中,濠江區憑着臨海臨港優勢,成為汕頭海上風電産業的主陣地。

精準畫像樹典型 争先創優作示範

11月初,濠江區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名單,系汕頭唯一入選的區縣。 南方+ 張偉炜 拍攝

時間的指針撥回2022年11月,國内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落戶汕頭市濠江區海上風電産業園。此前,該園區已有包括生産機艙罩、塔筒、柔性直流裝置等在内的多家海上風電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入駐。

從“強區”這一層級看,今年濠江區以“頭号工程”的力度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把産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推動區域發展能級躍升。

不止于此,着眼區域特色,汕頭堅持精準畫像,塑造因勢而為、差異發展的獨特優勢,提出要充分發揮濠江區廣澳港區、綜合保稅區等平台優勢,加快建設國際風電創新港,推動形成港城融合格局。

12月14日在濠江區召開的市委常委會議上,明确提出堅定不移做大做強主導産業,圍繞建構“1+3+3”海上風電生态體系,全力推動海上風電全産業鍊發展,加快“四個一體化”、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等産業鍊關鍵項目建設投産,打造服務全國、輻射東南亞、面向全世界的國際海上風電産業根據地和創新策源地。

風電産業向新而行,幫扶協作出新出彩。今年以來,濠江區搶抓珠三角産業有序轉移、深圳市南山區與濠江區對口幫扶協作機遇,多次赴深圳對接對口幫扶協作工作和開展招商推介活動,并推動省級産業有序轉移主平台(濠江片區)的建設,為承接産業轉移提供保障,為高品質發展蓄勢賦能。

無疑,以共建産業園為新起點,深圳汕頭通過創新合作模式,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取長補短,挖掘發展潛力,提升産業能級——深汕兩地“協同關聯、雙向共赢”由藍圖化為現實,指日可待。

活力密碼共鑒 繪就城鄉共美

推進“百千萬工程”,如何增強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要求“百千萬工程”不隻要大處着眼,還要細處着手,進一步下沉到鎮村,找到鎮街和農村各自的“活力密碼”,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隆都鎮加快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打造“紅僑”特色鄉村振興示範樣闆;兩英鎮圍繞打造“四個三”發展思路,統籌推進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營商環境等各項重點任務……仲冬寒風起,汕頭大地卻是一派産業興旺、鄉村和美的奮進新氣象。

鎮域一頭連着縣城,一頭連着農村。以培育典型鎮為目标,勾勒出汕頭奮戰“百千萬工程”的生動輪廓——把“百千萬工程”轉化為讓村民富起來、讓鎮村美起來、讓民風好起來、讓發展快起來,在推動城鄉融合和産城融合路上全速沖刺。

隆都鎮按照澄海區第十四次黨代會和區委《關于落實省委、市委“百縣千鎮萬村高品質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意見》賦予的發展定位,确立了“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特色旅遊、發展集鎮商貿”三大主攻方向,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充分發揮中心鎮作用,加快推動農文旅商融合發展,着力打造“紅僑”特色鄉村振興示範樣闆,全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兩英鎮緊緊圍繞打造三大片區、加快三産融合、建構三大商圈、提升三大環境的發展思路,強化黨建引領,統籌推進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營商環境等各項重點任務,努力把兩英鎮打造成為工業發展新型化、農業發展現代化、市場發展多元化、城鎮發展規範化的潮南區域副中心。

精準畫像樹典型 争先創優作示範

兩英鎮牆新社群的夜晚被特色鮮明的夜間經濟點亮,顯得格外璀璨。 南方+ 張偉炜 拍攝

海門鎮緊緊圍繞打造一二三産業并駕齊驅的“産業強鎮、臨港重鎮、文旅名鎮”的發展目标,充分發揮臨港資源優勢,聚焦鎮域經濟、城鎮建設、鄉村振興,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奮力打造城鄉協調發展海門樣闆。同時與深圳市龍華區突出産業協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積極承接珠三角産業有序轉移,進一步推動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

雲澳鎮着重在環境衛生、城鎮秩序、基礎設施、服務功能、特色風貌、社會治理等方面開展建設和提升,全力推進美麗圩鎮示範建立工作,立足傳統漁業和文旅産業優勢,認真謀劃實施美麗圩鎮6大行動,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闆,打造獨具韻味的海島美麗圩鎮。同時引導多元力量參與,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鄉賢積極參與經濟建設、美麗圩鎮建設全過程,推進決策共謀、發展共建、成果共享。

搭建比武“擂台” 争先進位互學

實幹争先,用結果說話,“百千萬工程”傳遞着在高品質發展賽道上争先進位的鮮明信号。

“我深刻感受到兄弟鎮(街道)在發展新業态新産業、打造宜居綠美城鄉、激活黨建‘紅色引擎’等方面亮點紛呈。”“各個示範點效果顯著,我一路拓視野、審差距,深受啟發……”

9月8日,汕頭市“百千萬工程”典型培育第一場現場會暨“奮進百千萬 示範勇争先”現場觀摩會在潮陽區舉辦,為“百千萬工程”實地驗收打響第一炮。澄海區隆都鎮、濠江區礐石街道、潮陽區海門鎮就推進“百千萬工程”示範建立工作作經驗交流,參會鎮(街道)代表以及專家則對參加展示的示範點進行學習點評,呈現出比學趕超、賽龍奪錦的新氣象。

“這是今年以來汕頭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生動縮影。我們欣喜地看到各示範點能夠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把握發展定位,推動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在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示範樣本中給大家帶來了不少啟發。”汕頭市委副書記、秘書長、汕頭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兼辦公室主任賴小衛表示。

不隻是現場觀摩會,舉辦典型培育比學趕超擂台賽,也成為汕頭奮戰“百千萬工程”的法寶之一。

10月27日下午,汕頭市“百千萬工程”典型培育第二場現場會暨首場比學趕超擂台賽在金平區舉辦,通過實地觀摩、擂台比拼,讓全市各級在比拼交流中找到榜樣、看到差距、感到壓力、激發動力,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凝聚合力,推動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具體,打造“百千萬工程”汕頭典型樣闆。

精準畫像樹典型 争先創優作示範

舉辦典型培育比學趕超擂台賽,是汕頭奮戰“百千萬工程”的法寶之一。 南方+ 張偉炜 拍攝

汕頭市副市長趙志濤指出:“‘百千萬工程’也要注重‘百縣百興’‘千村千面’‘萬村萬象’。各區縣各鎮街各村要分類确定建設發展模式,合理開發利用生态資源和曆史文化資源,發展特色産業,‘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為改善生态環境和美麗鄉村建設注入強大的産業支撐和資金支援,才能長久地運作下去。”

事實上,在典型培育中,潮陽區海門鎮和濠江區礐石街道亮點頻現:海門鎮發揮臨港、臨海的區位優勢,引進華能海門電廠、華電豐盛電廠等大型能源企業落戶潮陽海門臨港特色産業片區,着力打造“港區+新興”的臨港特色産業基地、“紡織印染+新能源”的産業園區,提升産業集聚效應,年産值可達107億元。礐石街道依托南濱獨具潮味的現代化濱海新城,打造草地音樂彙“網紅點”,聚人氣彙商流,建構高品質文旅商業圈;提升珠浦古村落、巨峰景區自然人文魅力,建成海璇明珠等商業項目,以文旅融合推動城鄉融通,點燃發展引擎。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緻遠。放眼全市,随着典型培育步伐的加快,各典型縣鎮村出實招用新招,推動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展現新變化、煥發新活力,繪就一幅幅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畫卷。

數讀

◆前三季度,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0%,高出全省0.5個百分點,列全省第6位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增速在全省排第2位

◆固定資産投資額同比增長8.1%,增速在全省排第5位

◆準許産業園區用地4538畝;實施“工改工”3320畝

◆1—9月,承接産業轉移主平台實作規上工業産值354.47億元,增長27.45%

◆規上工業增加值83.27億元,增長27.61%

◆“三新兩特一大”産業規上工業增加值325.8億元,同比增長9.6%

◆培育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獲評省級單項冠軍企業(産品)4家

◆成立汕頭市專精特新聯盟,累計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省級200家,獲評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205家

◆推進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建設,新認定3個市級産業園,全市累計建立省級産業園8個、市級17個,新認定省級農業科技園區1個

◆全市共規劃建立鄉村振興示範帶23條,其中在建17條,已初見成效5條,全線裡程約120公裡,覆寫行政村49個

記者觀察

典型縣鎮村:内外兼修“加速跑”

今年是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開局之年,具有标杆示範作用的首批典型縣鎮村,将更好帶動全省122個縣(市、區)、1609個鄉鎮(街道)、2.65萬個行政村(社群)在不同賽道争先進位。

汕頭共有1區4鎮51村入選首批典型縣鎮村。從這些典型縣鎮村,可一窺汕頭實施“百千萬工程”的創新探索,以及搶抓機遇推動高品質發展“加速跑”的奮進姿态。

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品質發展的最大短闆,和全省一樣,這也是汕頭最突出的短闆。實施“百千萬工程”就是要抓住縣域這個重要發力點,更好地統籌縣的優勢、鎮的特色和村的資源,讓縣域進一步強起來、富起來、綠起來、美起來。

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必須抓好産業培育。值得期待的是,汕頭将重點支援若幹基礎條件好的鎮(街道)發展成為縣域副中心,做強做優做大制造業、特色農業和文旅産業,打造縣域經濟的新樣闆、新示範;鼓勵市、區(縣)國有企業參與鎮(街道)的開發建設、資金籌集運作,支援有條件的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創辦國有投融資公司;加大對老區特别是實力較弱鎮(街道)的支援力度,加快補齊在産業發展、城鎮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短闆,推動老區全面振興發展。

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必須抓好協作賦能。今年以來,深圳、汕頭兩地攜手下好區域協調發展“一盤棋”,落子布局産業協作、“反向飛地”、營商環境等建設,打好招商引資“組合拳”,“1+1>2”的聚合效應不斷顯現,為推動兩地深化幫扶協作蓄勢賦能。尤其是今年後半年,深圳、汕頭産業協作步伐明顯加快,深圳的南山、龍華、寶安、坪山、光明與汕頭各區縣合作共建産業園陸續揭牌,兩市幫扶協作按下了“快進鍵”。

“百千萬工程”瞄準的是解決城鄉二進制結構,服務的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目标是實作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錨定高品質發展的目标任務,汕頭将以示範帶動提升産業能級、城鄉建設水準,全面推進強縣促鎮帶村和城鄉融合發展。

值得期待的是,在新起點上推動汕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朝着更高水準、更高品質邁進,汕頭正努力推動典型縣鎮村内外兼修多向發力,讓典型更突出、亮點更多樣,向“百千萬工程”縱深挺進。

一線實踐

古墟、夜市打造城鄉消費新空間

聚人氣添活力提經濟

清晨,天空漸露魚肚白,在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後溪村,一輛輛載滿各種商品的貨車和機車穿梭于新落成的店市古墟廣場。

隆都店市古墟,曾是潮汕地區遠近聞名的商貿集市,有“無隆不成饒”的美譽。乘着鄉村振興東風,借力深圳對口幫扶汕頭的有利契機,隆都鎮申報了“隆都千年古墟保育活化”項目。經保育活化後,這一千年古墟煥然一新。

“我們賣的是粿條湯,機會非常難得,村裡争取這樣的場地給我們經營,非常高興。一早我們就賣了300多碗粿條。”

“我主要是賣鵝肉丸面和鹵串,一個上午營業額大概有2500多塊錢。”

……

古墟活化,帶來的經濟效益不僅僅是在墟市内,還激活了周邊區域的住宿、餐飲、農家樂等鄉村經濟。古墟附近的一家酒店,每到周六就一房難求。周邊賣粿條、腸粉等餐飲店也都生意火爆,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古墟人氣不減反增,商販都表示生意火爆,趕集的遊客絡繹不絕。”古墟的活化是隆都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更是澄海區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無獨有偶,今年中秋國慶假期以來,每當夜幕落下,潮南區兩英鎮牆新燈光夜市創業街區總是燈火通明,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家門,逛夜市、品美食,盡享夜晚“多巴胺生活”。

今年9月,兩英鎮委、鎮政府和深圳駐鎮幫扶工作隊以建立“百千萬工程”省級中心鎮為主線,緊扣“四個三”發展思路中的“三大商圈”要點,對原牆新社群新北橋地攤夜市進行改造更新,打造出這個“煙火氣”十足的燈光夜市,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随着天越來越黑,夜市彩色的燈帶亮了起來。長達300米的美食街人來人往,美食街兩側設有統一的帳篷和攤檔,涵蓋了燒烤、牛雜、粿品、果汁、小炒等各類美食。美味佳肴、絢麗燈光、豐富業态,讓兩英的夜間經濟持續升溫。

筆者注意到,夜市靠近兩英大溪和牆新公園,北有寬闊清澈的溪水、整齊聯排的吊腳樓,南有朝氣蓬勃的青年活動中心和草木幽香的小公園,更有百年宗祠和古宅群相依。每當入夜,這裡被燈光點亮、被美食點亮、被熱鬧氛圍點亮,讓人盡情領略“兩英圩市”的獨特韻味。

無論是古墟經濟,還是夜市經濟,不僅讓人氣聚了起來、商圈火了起來,還在規範市場經營秩序的同時,打造了獨具當地特色的新地标,給群衆提供了就業增收新管道。

南方+記者 張偉炜

點選圖檔,一鍵報料↓↓↓

精準畫像樹典型 争先創優作示範

【作者】 張偉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