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菲尼迪辛宇:中國将成為戰略優先市場,2024年加大支援力度

作者:Beiqing.com

12月26日,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正式釋出全新概念車QX Monograph。同時,從東風日産轉任英菲尼迪全球首席品牌官的辛宇也再次登台亮相,并許下對中國市場的承諾。

雖然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新的形勢,但辛宇表示:“英菲尼迪将堅定不移地深耕中國市場,并将中國作為戰略優先市場持續投入,目前我們正積極籌備、制定計劃,并得到了日産汽車的全力支援!”

英菲尼迪辛宇:中國将成為戰略優先市場,2024年加大支援力度

辛宇 圖/企業官網

對于34歲的英菲尼迪來說,如何将其在全球市場取得的成功,在中國市場複刻,将是一次大考。

汽車分析師淩然表示,英菲尼迪作為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需要在堅持自身實力的同時,以創新為錨點,推出更加貼近中國使用者需求的産品。

2023年開啟全球品牌煥新,2024年或聚焦中國市場

成立于1989年的英菲尼迪,作為日産汽車的高端品牌,已經在全球市場走過了34個年頭。在全球汽車市場,英菲尼迪以FX系列、M系列、G系列、QX系列等産品赢得了市場認可。

在北美市場,英菲尼迪品牌銷量僅在二十一世紀初就突破百萬輛,一度是市場的熱門選擇。

英菲尼迪辛宇:中國将成為戰略優先市場,2024年加大支援力度

英菲尼迪QX系列産品 攝/貝殼财經記者 白昊天

2007年,英菲尼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QX50、QX60和Q50等車型也陸續被引入國内,部分産品甚至實作了國産化。

此前,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一度達到5萬輛,頗具市場競争力。一位英菲尼迪QX80車主表示,他為英菲尼迪的獨特設計、低調的品牌形象和可靠的産品力吸引,選擇花費百萬元購買了愛車。他已駕駛這款車12年,行駛了18萬公裡,從未出現故障。

在電氣化與智能化的變革之下,英菲尼迪也在經曆着不小的挑戰,品牌産品煥新速度也在數年間略有放緩。但英菲尼迪相關人士認為,車市的洗牌與技術變革也給英菲尼迪帶來全新的機遇。

2023年上半年,英菲尼迪開啟全球品牌煥新,在更換全新品牌LOGO的同時,品牌也帶來全新的品牌理念,甚至釋出了全新的品牌專屬聲音、品牌香氛等,意在進一步加強與使用者的聯系。

英菲尼迪辛宇:中國将成為戰略優先市場,2024年加大支援力度

QX Monograph 攝/貝殼财經記者白昊天

在兩個月前的東京車展現場,英菲尼迪在其新曙光之夜上官宣四款全新車型,分别是英菲尼迪Vision Qe概念車、新一代全尺寸旗艦SUV英菲尼迪QX80(該車型将于2024年上市)、全新跨界轎跑車英菲尼迪QX65和英菲尼迪純電動SUV。

英菲尼迪高管表示,品牌将堅持“2030年全球主要車型電動化”的戰略目标不動搖。

對于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英菲尼迪方面尚未給出具體的規劃細節。但辛宇介紹,英菲尼迪将把中國市場視為戰略優先市場,在2024年會加大各方面的支援力度。

在此次英菲尼迪概念車釋出之際,品牌方還再請歌手現場還原了其2023全球品牌煥新時的品牌之音。此外,活動現場還使用了英菲尼迪的品牌香芬,意在展現自身的豪華屬性。

也有英菲尼迪相關人士表示,自辛宇加入英菲尼迪全球,對中國市場的支援日漸增大。一些全球其他市場的優質案例與素材,雙方也加速接軌,在營運效率上有了很高的提升。

雖然英菲尼迪在中國市場的大戰略還沒有正式宣布,但是根據企業相關人士的分享,好的趨勢似乎正在逐漸出現。

多款SUV車型陸續登場,英菲尼迪走出什麼樣的戰略選擇?

英菲尼迪開始将資源向中國市場傾斜,品牌可能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從近年英菲尼迪的行動趨勢上看,以豪華SUV為基礎,加入智能化與電氣化的品牌元素或許會成為其發展的主基調。

中國汽車市場SUV熱潮正在持續,從2023年的SUV和轎車的銷量就可見一斑。2023年,銷量出圈的SUV比比皆是,理想系列、問界系列、小鵬G6等車型持續熱銷。但在轎車市場似乎沒有新産品出圈。這一現象,已持續多年。多位專家認為,中國汽車個人市場上,SUV熱度高于轎車。

英菲尼迪辛宇:中國将成為戰略優先市場,2024年加大支援力度

QX80 攝/貝殼财經記者 白昊天

英菲尼迪似乎看到了中國市場的發展點,在最近幾年,企業對轎車産品的更新速度較慢、頻率較小,但先後引進了QX50、QX55、QX60和QX70等多款豪華SUV車型。

而在活動現場,英菲尼迪帶來的概念車QX Monograph也是一款SUV車型。而這款車型幾乎就是在老款QX80的底子上做了全方位的更新。

或許英菲尼迪下一款引入中國市場的新車,就是這款旗艦概念車的量産版。據悉,QX80的售價在百萬元級别,與QX80定位接近的概念車若引入中國市場,其重視中國市場的“标杆意義”或高于“走量”。

目前,SUV市場容易出現爆款車,但也是一片紅海,競争劇烈。包括深藍汽車總經理鄧承浩等多位車企高管都曾表示,目前中國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态,産能過剩問題仍然萦繞在每個車企掌舵人心頭。

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僅僅将全球經驗導入中國市場可能并不夠。汽車分析師淩然指出,中國汽車市場變化日新月異,本土品牌與本土從業者對于市場的認知更加深刻。

無論是豐田、本田還是大衆,都在中國市場尋求新的合作模式與可能,以更好地适應與了解中國汽車市場。就連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都曾承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技術頗具競争力,是以Stellantis才選擇入股中國造車新勢力零跑汽車。

對于英菲尼迪來說,想要再次在中國市場實作銷量回暖與品牌振興,在導入全球資源的同時,實作人才、制造、技術研發與産業鍊協同的本土化必不可少。

英菲尼迪正在加速智能化的落地,進階别輔助駕駛,智能座艙以及電動化等技術也在緊跟行業步伐。但在電氣化上,品牌目前規劃有限,2024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或将達到新高,這家頗有個性的豪華品牌或許仍需盡快制定本土化戰略,或靜靜等待,選擇合适的時機投入更多次元。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白昊天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李立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