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稅友股份進階副總裁楊培麗:“以數治稅”疊加AIGC浪潮 數字财稅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陳俊傑

2021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金稅四期正式啟航。從金稅三期到金稅四期,智慧稅務、“以數治稅”的大浪潮正奔湧而來。

彼時,距離稅友股份IPO上交所敲鑼還有3個月,這家聚焦财稅領域的SaaS平台在過去二十餘年時間裡深耕财稅數字化市場。金稅四期的到來,中小企業财稅數字化的程序進一步深化,也為稅友股份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一年後,稅友股份競标成功入圍金稅四期系統建設。

目前,市值突破130億元的稅友股份在G端(政務端)和B端(企業端)市場共同發力,2023年三季報披露,前三季度稅友股份營收11.95億元,同比增10.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1.03億元,同比增13.03%;扣非歸母淨利潤0.85億元,同比增39.05%。

CIC灼識咨詢2022年4月釋出的《中國财稅SaaS行業白皮書》顯示,目前中國财稅SaaS行業尚處于基礎發展階段,财稅SaaS廠商仍在積極探索挖掘市場需求。随着财稅SaaS的滲透率逐漸提高,整體市場空間有望擴大。稅友股份進階副總裁、财務總監楊培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亦表示,金稅四期建設驅動的财稅數字化轉型疊加目前AIGC的浪潮,數字财稅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财稅數字化浪潮的機遇

聚焦财稅SaaS市場的美股上市公司财捷(INTU.O),如今已坐擁1747億美元市值,股價突破600美元/股。據此前媒體報道,财捷是美國财稅SaaS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在全球SaaS企業市值排名中列第三位。

資料顯示,美國财稅SaaS行業萌芽于二十世紀後期,經曆了從軟體到雲端的轉型更新。随着SaaS化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相關财稅SaaS企業開始探索增值服務,創造更高的産品價值。财捷成立于1983年,正是順應這一輪趨勢成長起來的頭部SaaS企業。

在楊培麗看來,财捷是未來稅友股份要對标和學習的企業。和财捷成長背景相似的是,當下稅友股份也正處在新一輪數字化和科技革命的浪潮中。

2023年三季報顯示,稅友股份的營收和淨利潤同比都呈現雙位數增長,是行業内為數不多增長強勁的企業之一。

之是以能取得這樣的業績,楊培麗分析,營收的增長主要得益于B端業務增長,為公司帶來了比較大的信心,尤其是服務小微企業的億企代賬SaaS業務,增速較快,超額實作了年初設定的目标。“這背後既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有合規發展的服務訴求,我們的産品正好契合這個方向,故而增長表現還不錯。”楊培麗表示。

而在楊培麗看來,目前财稅領域更宏大的一個趨勢是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一方面得益于國家金稅四期建設,“以數治稅”趨勢下,中小微企業面臨着上雲和數字化轉型的訴求;另一方面,技術的發展,AI、GPT技術的進步,以及企業“降本增效”訴求的推動下,數字财稅行業迎來了進一步發展空間。

專訪|稅友股份進階副總裁楊培麗:“以數治稅”疊加AIGC浪潮 數字财稅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稅友股份進階副總裁、财務總監楊培麗 圖檔來源:受訪者供圖

從傳統SaaS向服務型SaaS轉型

事實上,國内使用者對SaaS工具的付費意願普遍較低,SaaS企業如何持續盈利也往往考驗着從業者,如何以工具型應用為抓手,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打通SaaS企業盈利模式是當務之急。

目前,稅友股份正在從傳統SaaS向服務型SaaS轉型。

楊培麗表示,财稅SaaS行業的競争門檻相對較高,如果産品僅僅是服務于提升票賬稅等業務流程處理效率的基礎工具,那麼使用者的客單價實際上非常低,如何平衡營收和成本并通過專業服務提升産品附加值,這是财稅SaaS服務商能否持續經營最優先要解決的課題。在商業模式的摸索中,稅友股份在持續探索建立在底層應用基礎上的服務功能,譬如稅務規劃、納稅管理等服務,對有這方面痛點的企業而言,付費意識就高了很多。

2023年前三季度,稅友股份B端業務份額占比達65%,主要包括億企财稅和億企代賬兩部分。從上半年披露的資料來看,聚焦中小企業客群的億企财稅活躍使用者120萬戶,高價值使用者4.6萬戶,較年初增長32.8%。聚焦小微企業的億企代賬,活躍使用者650萬戶,較年初增長10.2%,付費使用者430萬戶,較年初增長13.2%。使用者平均客單價進一步提升。

而當下,GPT技術的發展,又為SaaS企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

“GPT技術的發展會讓财稅數字化服務内容更智能更有智慧、客戶體驗會更好、服務品質更可靠、服務成本更低。”楊培麗分析,從整個财稅SaaS行業來看,随着技術與服務的推進,整個行業的服務會更趨于數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外包式的特點。

楊培麗透露,稅友股份目前正在着力推進稅務領域垂直大語言模型的建設。“不過,稅務行業是一個對資料準确要求極其嚴格的行業,為了保證準确率和安全性,我們使用的是自身積累了20多年的專業稅務資料進行訓練、微調。”

同時,由于涉及到财稅相關的資料都極為嚴謹,财稅垂類大模型未來也主要是通過輔助财稅從業人員進行決策,而非運用大模型技術直接決策。

大模型技術加速了SaaS行業生态的繁榮,但同時也加劇了SaaS生态之間的競争。在目前政策、科技、行業疊代風口期,登陸資本市場的稅友股份如何做好市場卡位,完善生态布局,後續是否有更多的資本布局,是另一個更被投資人關注的點。

對此,楊培麗表示:“我們也希望後續有一些可以互相賦能、互為生态的合作夥伴加入進來,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技術、更完善的服務,共同賦能千千萬萬中小企業,幫助其實作可持續高品質發展,賦能代賬服務産業,幫助其實作産業更新。是以我們也在看一些合适的投資或者合作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